周末忽悠,老瞎瞎說:投資理財的反思
混投壇N年來,關於美國黃世仁階級各階層的分析和分級看到過無數版本,大多數著眼點均在物質層麵,無非是用擁有的出租房地產的單元數,或者黃世仁擁有的淨資產的多少,或者黃世仁們的正現金流的多少將美國黃世仁階級分為三六九等。
最近幾天,閑來無事,老瞎和瞎太對自己多年來的黃世仁生涯做了反思,覺得我們的反思結果也許對朋友們會有借鑒作用,這就是本文的由來。
作為第一代移民,有點兒小錢後開始考慮投資理財,不少人會考慮進入房地產投資市場。鑒於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可用來投資的資本多少不同,過去的投資經驗多寡也不同,在起步階段,每個人的經曆都會很不同。我們的體會是,經常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根據自己的特殊情況,不斷調整改善自己的思路,會對自己的投資回報的改善有很大的幫助。
根據我們很有限的經驗和體會,人進入中年以後,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思想上對外界要不關門,繼續學習,繼續接受新的事物。反思,咀嚼,從而有所頓悟。這也是中年以後人能活的越來越有滋味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麵。
投資理財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對自己擁有的資源的有效控製調配,設法讓自己擁有的有限資源使用在投資理財中得到回報最大化。每個人可支配的時間、精力、財力,都是有限的。怎樣在這有限的資源中,讓它們發揮到最大化的程度?也就是如何合理把握投入和產出的比例。這件事情,是在任何一個水平上,從很小規模到很大規模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當然,這裏有個前提。不是說你要把所有的錢,和所有的精力來投資,而是說是在你願意拿出來的的財力和精力的前提下,如何把回報做到最大化。
老瞎在自己打工的公司忽悠老板時,特喜歡順著頭頭們的說法,強調團隊中每個人的mindset需要不斷地調整以適應市場和現實的變化。根據我們的有限體會,當我們將自己的有限資源用於房地產投資時,隻有不斷的調整我們的mindset,使之與投資回報最大化目標吻合,才能不斷地改善投資回報。在剛進入房地產投資市場的初級階段,最常見的是“肥水流他人田,事無巨細,凡能自己做的,絕對不求人”。我們也不例外,以前自己很容易去做一些很具體的事情,眼看著雇人做要花錢,而自己做就額外不花人工錢了,當然自己做。這樣就把自己的時間用於做一些很具體的事情上了,比如小修理,不論水電、木工、刷油漆、換鎖,不論以前會不會做,凡能自己學著做的絕對不花錢雇別人做;等等等等。早年弄得一換房客就幾乎全家總動員,連當年九歲的小瞎都用上了,幫我們去給出租房重新粉刷,結果讓小瞎對出租房投資深惡痛絕,讓小瞎早早參加我們的修理勞動中成了非常失敗的投資啟蒙教育,把他給嚇慘了!
老瞎常常圍繞著mindset在公司忽悠別人,以前從沒認真想過mindset對應的恰當的中文是什麽,用狗狗一查,看到對應的翻譯是“心態”,很顯然這是個似是而非的翻譯。從實際應用來看,似乎“思維模式、思維方式、思維定勢”是更恰當的翻譯。幾乎所有鷹語溝通中用到所謂的mindset大都是指思維模式、思維方式、思維定勢的意思,是指在一係列假設前提下,以特定思考方法影響決策的選擇。
這跟投資理財的反思有啥關係涅?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講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那個人算了一筆賬,說有過半年時間,自己剪cupon,倒騰credit card省利息,做一些小事,也掙了幾百塊錢, 但是後來,當他把同樣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找房地產投資的deal上,回報是幾萬。這就是很有說服力的一個例子。你究竟要把你有限的時間精力放在哪裏?當然,小錢也是錢。掙總比不掙好。如果,你的目標就是這些,也挺好。另外投壇有的朋友動手能力超強,非常享受經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精美結果,過後去欣賞自己的省錢的美輪美奐的勞動成果也是一種選擇,無可厚非。但在繼續尋求投資理財發展中,就需要問問自己,怎麽樣才可以更有效率?自己做事的優先級是怎樣排的?
比如,市場需要熟悉,要了解恰當的買進和出手的價位;翻修施工的投入,多少錢,多少時間可以做得下來需要熟悉。還有,和人打交道也需要做很多的功課。這裏有幾種人:比如,和房客打交道。你要了解本州的tenant and landlord law. 當房客說, Based on law,blah, blah….你必須知道他說的對還是不對。怎樣和他們有理,有據,有節的談話,做到nice and firm。和general contranctor, 管工、電工、汗滴曼打交道,和各種city inspectors 打交道。針對每種人,你在打交道時的的側重點都需要調整。 這裏都需要花時間精力去學習,實踐,總結。有備而戰,人家才會尊重你。陌生人和人之間,就像是動物之間,都是從相互試探實力開始的。你的實力就是你的知識,經驗,洞察力,對事物和市場的把握,還有談判的技巧。這些,都是要用心在實踐中學習的。用心和不用心,學習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從自己的經驗上來看,上麵提到的方麵都比自己去刷牆省錢來得重要得多。因為有一個原則,就是你想想這件事是不是很容易花錢請人來幫你做這件事。一般來講,事情越單純,越不需要動腦,越容易請人做。那麽,你就是要把精力放在另一端上,才更值得一些。記得聽人說過,說談判、討價還價,是個了不起的技巧,但很難找到人替你做。為什麽? 因為有這個能力的人都自己去用來賺錢了。
掙錢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想方設法地開源節流。對小生意來說就是拚命擴大營業收入,竭力縮小開支、降低營運成本,最終獲得可能的最大淨收入。在投資理財的活動中,對我們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不同的時期,根據自己對資源的掌控,合理調整我們的思維模式,尋求對自己時間、精力使用的最大優化會越來越重要。前幾天,聽到在NPR(national Public Radio)上對《Beyond IQ》一書的讀後感討論就聽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據統計,IQ高於145的人群在財富積累上遠不如IQ在120左右的人群。究其原因發現單純的聰明對於積累財富遠不如更有智慧來得重要。合理利用我們的資源,恰當地平衡投資時的進取和風險控製會比僅僅具有高智商人群的過於勇於冒險更有利於增加積累財富。而智慧是和年齡直接相關的。當我們越來越年長,就越需要最大限度地用到我們的長處,綜合知識能力,資源整合的能力。提升並且運用我們的智慧會幫助我們加速財富的積累,而應該避免用我們的相對短項--體力勞動去擴大財富積累。
這就提到另一點,就是自知之明。要做到自己知道自己的長項在哪裏, 充分的發揮它。而不要打自己的短項。用自己長項掙錢,生活就會相對舒服一些,而用自己的短項掙錢,不是不行,就是掙得很辛苦。當然,咱們還得結合外界環境的切入點,價值才能被實現, 也就是說,才能轉化為錢。這一切,都是一個長期摸索的過程,了解自己,並不比了解他人更容易。找到與這個社會的恰當切入點,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你花了心思,機會來了才抓得住,錢來了,才看得見、抓得住。
人們總說美國機會遍地,金錢遍地,也有人說,遍地金錢我咋沒看見呢?能自己幹點兒算點兒,省下來的錢可是真金白銀啊!還有人說,經過長期的學習積累,發財的機會我也能看見了,可是我怎麽掙不到很多錢呢?我的資金有限,極好的房地產投資入市機會我也看到了,可惜子彈很快就打光了,機會窗口轉瞬即逝。這個市場是相對公平的,如果您在過去積累了足夠的知識和經驗,掌握了識別機會的能力,同時不斷地勇於嚐試擴大你的人脈資源,有很可靠、價格合理的維修建築力量供您調配使用,就算是傳統按揭公司借不到錢, 短期使用也可考慮所謂hard money lending,這個社會裏的遊動資本是海量的,hard money lending利息高是肯定的,不過不用擔心普通朋友間集資合作帶來的其他困擾,隻要機會算下來回報可以接受就可能捕捉到機會, 不論重新貸款長期持有出租,還是迅速轉手出售收取快速回報均可視情況而定。很多朋友顯然早就在這樣做了。這裏不過使用這麽個例子說明,事必躬親、事無巨細親曆親為僅僅適用於開始房地產投資初期,自己資源有限,自己的時間不值錢的階段短期為之。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後,唯有竭力設法使自己的時間更值錢(尋找機會,整合自己和他人的資源),才會有利於加速自己的財富積累。
顯然,擴大自己對資源的掌握的過程通常不會一帆風順,試用沒有經過別人推薦的contractors, PM往往會經曆些失敗和損失,過程總會有些痛苦,我們最近就經曆過了這樣或類似的過程。不過一旦試出來可信賴可用的隊伍,將來的日子就可能容易得多,過程中的損失也可被看成為獲取將來更大自由度所支付的成本。我們覺得還是很有價值的。
又忽悠了一大篇,僅僅是我們個人的反思體會,寫下來本身就是一種回顧和反思,若能和大家一起討論,便有了拋磚引玉之功效。
謝謝閱讀,周末愉快!
今天才看到老瞎老師的文章,沒想到看到了這麽個精辟的文章。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