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灌水帖-續瞎說如何在公司忽悠 Stay relevant

(2013-10-10 06:54:50) 下一個

灌水帖-續瞎說如何在公司忽悠 Stay relevant

感謝朋友們對瞎說如何在公司忽悠灌水帖的關注。既然有這麽多人關注,說明有不少繼續在公司掙W2的朋友對這個話題有興趣。那麽也許有價值續說這個話題。

今天本來不是老瞎正常去辦公室的日子,鑒於同事們大家的日程都很忙。預定讓老瞎給中層管理人員的午餐忽悠會就湊到了今天。不得已,老瞎瘸了拐了地在午飯前開車去了公司。一進大門,秘書就巴巴地湊上來問老瞎,午飯沒定老瞎每天吃的草,三明治行不行?老瞎假裝很大度地說:沒事兒,啥都行。:)

等全體中層管理人員都就坐以後,老瞎就滾著輪椅到了最前。大老板說了幾句開場白,讓大家開吃各自的午飯,然後就把會場交給了老瞎。老瞎沒有講稿,也沒用任何PPT,模仿著TED Talks裏麵的那些職業忽悠家們的架勢,先雲山霧罩地引出今天的話題“讀《Difficult Conversations》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再假裝表示體貼地理解大家都忙,理解很多人並沒有時間細讀這本書,然後,簡短分享了在老瞎眼裏這本書的要點是些什麽, 為什麽這本書跟我們每天的私人生活與工作相關,如何相關。為什麽管理層人員需要讀這本書,我們怎樣才能把書裏介紹的道理和技巧應用於我們每一天的溝通。加上一些不知道哪裏聽來的小故事,最後用一段油管上的一段大約一分鍾長的視頻(Change your words change your world)總結結束了大忽悠。

然後引導大家開始了討論,最沒想到的是不知道老瞎的大忽悠怎麽就觸動了不少人心中的柔軟之處,一開始討論就有兩個三四十歲的女經理就淚奔開了,說老瞎說得如何有道理,如何正中她們工作中痛處,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就說起來了,相關的經理們也趕緊跟上來猛作自我批評,信誓旦旦地保證將來會如何改進溝通技巧。兩個小時的午餐討論會感覺上一小會兒就過去了一樣。散會時,很多人意猶未盡,拉住大老板和老瞎申請額外的幫助—心靈雞湯,並且熱烈要求今後多開這樣的讀書討論會,還要聽老瞎的忽悠。

老瞎心裏這個樂呀。連讀書帶準備包括從瞎嫂那裏偷來視頻連接一共花了不到兩個小時,就把大家給忽悠暈了,以為老瞎是個HR心理專家guru似的。有人會後還特地過來說,老瞎你今天的鳥語咋和平時不一樣了呢?似乎比我們說得還地道了呢?老瞎心說了:這跟鳥語連一毛錢的關係也沒有,就是內容抓住了你們而已。

別光吹牛了,給點兒竅門如何準備的忽悠吧。很大程度上借助於前幾天朋友重新貼的蘋果教主瞧不死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講演的啟發。順便想到了我們大老板總說的“stay relevant”, 加上每天晚上騎固定自行車時總看的TED Talks,就把書中的內容跟實際工作中常看到的溝通問題串到了一起,忽悠的內容就充實生動了起來。瞎嫂審閱了:“打住!,別神吹了,其實老瞎你哪止用了那點兒時間啊!你一直都在心理醞釀這個講演。”老瞎的確是不斷地把平時表麵上不相關事務的各種觀察在腦子裏消化總結,這才有可能組織成一次觸動人心的大忽悠,在文學城與朋友們的互動也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經常在這裏灌水寫文章也是對表達能力的改善和提升,無論用何種語言來表達,關鍵還是文字背後的思考。

老瞎對自己可以這樣在公司以胡吹神侃混飯票的感覺就一個字:“爽!”兩個字:“痛快!”

多說幾句重新聽瞧不死教主講演的感悟。覺得自己的不少同胞過於看重自己的高學曆和自己在技術領域裏的專才,比如我們的國內合作夥伴的老板,一個極聰明有文化的企業家,發了財以後似乎有些誌得意滿,充電學習的意願慢慢就減退了,幾年下來,談話中顯示的那種思維的銳利就慢慢減少了。當老瞎重新聽到了瞧不死教主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警示,很自然地聯想到了海綿效應。覺得我們的大腦在某種意義上就像海綿一樣,一旦我們誌得意滿,太喜歡自己了,我們的大腦就像充滿了水的海綿,喪失了或者減弱了汲取新知識,新思維的能力。如果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我們的學習的欲望,渴望就會保持在一種比較高的水平。我們的能力也就會保持在一個相對高的水平,腦子裏新東西多了,忽悠起來就容易比較有內容了。

一不小心就忽悠一個長篇,謝謝你堅持閱讀到這最後一行。祝福大家金秋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