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尼祿,人類曆史上最冤枉的政客

(2007-12-09 18:38:51) 下一個
尼祿,人類曆史上最冤枉的政客

前言
尼祿既不是醜八怪,也不是惡棍。羅馬不是他放火燒毀的,但是他重建了羅馬,建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美、更現代化。恐怕沒有任何一個曆史人物在後世的名聲比這位羅馬皇帝的名聲更壞,對於基督教的人來說,他甚至就是敵基督的化身。

實際上,尼祿是羅馬帝國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在他執政的14年間,羅馬帝國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盛、經濟與文化的飛躍。嚴肅的史學家早已經知道,尼祿不是放火焚燒羅馬並放聲歌唱大火的變態狂,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依舊是空前絕後的惡魔。第一個大規模“逼迫”基督徒的也不是尼祿,而是後世被讚譽為五賢帝之一的哲學家皇帝馬爾克·奧列裏烏斯(即使在這位皇帝治下,對基督徒的“逼迫”也不是係統的國家行為,而更多的是民間自發的)。尼祿並不是從總體上“逼迫”基督徒,而隻是下令審判了可能屬於縱火犯的一些基督徒。

毫無疑問,尼祿是一個有狂想症的自我表現者,一個不可救藥的自戀癖,很有可能心理不穩定,先是受著權利欲極強的母親的壓迫,後是作為一個17歲的小年輕受著治理大帝國的政務的重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位皇帝是一個琴手、歌手、詩人、演員、作家、賽車手,在科技方麵求知欲極強,同時也是探險旅行的支持者和大型項目的發起者。他那個時代的經濟與知識精英要麽不理解他,要麽是太理解他,所以才堅決反對他。元老們反對他,因為他的政策危及元老們的權勢和財富,知識分子們反對他,因為他們隻有一個目標,就是從小市民晉級到貴族並分享貴族的特權,而尼祿的同盟軍卻是平民。


引言:關於尼祿的傳說

基督教作家,比如 Vittorinus, Commodianus 和 Sulpicius Serverus,他們怎麽會把尼祿當成敵基督呢?他們為什麽甚至會相信尼祿在一定的時候還會再回來呢?他們的猜想來自啟示錄:

13:18 在這裏有智慧。凡有聰明的,可以算計獸的數目,因為這是人的數目。他的數目是六百六十六

啟示錄中的這句話,在曆史上曾不斷讓人遭受汙蔑詆毀。尼祿的名字換成希伯來文數字,其總和是 666。整個中世紀,一直到19世紀末,基督徒們都在相信敵基督尼祿的傳說,並且鬧出無數的荒唐事。比如,一位教皇曾經下令砍掉尼祿墳頭的一棵樹,並在那裏建了一座小教堂,因為他認為在那棵樹上築了巢的烏鴉是妖魔。即使在今天,基督徒們還對尼祿憤憤不平,因為他們認為他是第一個基督徒迫害者,而 Sueton 和塔西圖斯給他們提供了最佳的口實。

但是,基督教的史學家們忘了或者故意不看這兩位史書作者的曆史背景。Sueton 是一個八卦作者,他搜集的那些烏七八糟的醜聞,其可靠性很成問題;而塔西圖斯屬於元老和大地主階層,是尼祿的政敵,他對尼祿的記述,可以說是他的政治宣傳。

但是涉及到尼祿,基督教的曆史研究就不那麽講究了,隻要 Sueton 和塔西圖斯說尼祿的壞話,基督徒們就堅決信以為真實,相反,遇到說基督徒們的壞話(“因為其醜行而遭人痛恨”),他們就要懷疑作者消息來源的可靠性了。正是這樣的看問題角度在學校裏流行:醜化尼祿的都是真的,而涉及到把基督教提升為國教的康斯坦丁皇帝,他們就要故意堅決不提他曾下令殺死自己的兒子和妻子的惡行。

現在,尼祿的名聲已經被小說和不同版本的電影“Quo vadis?”徹底毀滅了。如果電影、電視把什麽人描述成了嗜血如命的怪物,那麽這人的嗜血名聲就很難再洗刷幹淨。現代史學研究中尼祿的形象遠遠沒有這麽壞。除了 Mario Attilio Levi,首先是英國、法國和羅馬尼亞的曆史學家(最重要的尼祿研究中心在布加勒斯特)批判性地研究了尼祿的成就及其為人。通過文獻來源批判和對尼祿采取的政策的實際效果的觀察,他們得到了與通常觀點完全不同的結論:下層平民不僅理解尼祿,而且熱愛尼祿,尼祿死後,民間甚至形成了正麵意義的尼祿傳說。


登基前的尼祿

尼祿公元37年12月15日生於 Antium,原名本叫 Lucius Domitius,他的父親 Gnaeus Domitius 屬於平民貴族,母親 Agrippina 與帝國創建者奧古斯都有親戚關係。從出生來看,沒有權利欲極強的母親,尼祿永遠沒有資格成為羅馬帝國皇帝。Agrippina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冷酷而肆無忌憚同時又極有心計,為此,尼祿受了很好的教育。他的一位老師是 Chairemon,一位轉信了斯多葛派的埃及祭司,此前曾經是亞曆山大博物館的負責人,寫過多種曆史和星象學著作,同時又是一位考古內行;他的第二位老師是亞利斯多德派的Alexander of Aegae,對尼祿的影響很大。這兩位老師培養了尼祿對古希臘文化的熱愛,這後來將成為尼祿施政的總綱領。

尼祿 12歲的時候,當時最負盛名的學者塞內卡受雇成了尼祿的老師,並且對尼祿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這影響隻局限於控製一切的 Agrippina 所允許的範圍內。她讓塞內卡明白,他不應該把教育注重在哲學上,因為,哲學在她看來並不適合一位未來的皇帝。但是尼祿對哲學興趣太大,當了皇帝後專門召集哲學家們到皇宮進行討論。年輕時的尼祿最主要的愛好是音樂、藝術、文學和戲劇,賽車和馬戲也是他的愛好領域。

當時的皇帝 Claudius 在48歲時讓人謀殺了自己的妻子,因而成了鰥夫,Agrippina 離自己的目標因此近了一步:她被 Claudius 看中成了新皇後。尼祿喪父很早。Agrippina 的下一步就是,說服 Claudius 讓自己8歲的女兒與12歲的尼祿訂婚。Claudius 唯一的兒子 Britannicus 患有癲癇症,健康狀況不佳,所以,在公元50年又被說服過繼尼祿。公元53年,尼祿與小未婚妻結婚。這時候,因為尼祿登基已經沒有任何障礙,Agrippina 決定毒死自己的丈夫,為其出謀劃策的,很可能就是後世備受基督教讚美的塞內卡。公元54年10月12日,Claudius 喪生。

第二天,尼祿正式登基。在多數人的心目中,他是一個熱心而隨和、頭腦機靈的小夥子。他順利通過了可以決定皇帝生死的禁衛軍和有權否定皇帝任命的元老院的嚴格考核。所有的史料都表明,尼祿登基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希望,人們都在期待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作為帝國領袖的尼祿

一般來說,羅馬皇帝的生活在我們看來就是一連串的宮廷陰謀、犯罪、群交、鋪張浪費和無休止的享樂。這種情況確實有,但是遠遠不像史書所介紹的那樣——直到不久前,史學研究還更熱衷於挖掘這方麵的奇聞軼事,但事實上,一位羅馬皇帝的首要任務是:工作。

尼祿時期,羅馬帝國的疆域空前,隨之而來的是皇帝權力空前。尼祿執政期間的特點就是懷柔。他公開表示對下層人的同情,包括對奴隸的同情,這種態度貫穿了他的在位時期。他並不熱衷於社會給他的榮譽,對當時一個奴隸犯法全家奴隸被殺的野蠻行徑極為反感。這樣,尼祿逐漸與羅馬社會過於嚴厲、野蠻的習俗產生了異化,並試圖引入希臘文化的因素,這又招致了貴族階層的不滿。盡管如此,尼祿還是試圖重新把一部分權利還給元老們。

建立並整頓行之有效的國家管理機器是尼祿的功績,沒有他的努力,羅馬帝國當時就已經崩潰了。尼祿初期的謀士是塞內卡。塞內卡出生於極端保守的家庭,他所作的一切,都是要引導舊日的學生走奧古斯都的老路,就是,一切保留原樣,絲毫不觸動貴族的金融和特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巧妙地對自己所鼓吹的政策進行了包裝,大肆吹噓摒棄物質財富、物欲的道德說教,宣揚所謂的簡樸生活。而他自己的行為中卻看不到他所鼓吹的道德:他大量囤積財富,不僅放高利貸,還是一個遺產盜竊犯。塞內卡今天的好名聲,主要得力於擁護基督教的曆史描述:基督教喜歡他,是因為他的哲學思想中包含著一些符合基督教倫理和神學的觀念。盡管塞內卡對早期的尼祿影響巨大,基督教的史學家還是把尼祿執政初期的罪行都歸罪於尼祿一人。

在法律領域,尼祿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對爭端的處理非常謹慎,作判決時多方考慮,並且把判決理由整理成文。公元56年,他下令禁止總督們舉辦角鬥士和鬥獸演出,從而斷絕了官員們勒索民眾錢財的一條路。公元58年,尼祿開始與元老院拉開距離,他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依靠千方百計維護自己的特權和巨大財富的社會上層,不可能實現什麽社會保障政策。為了救助貧困的平民階層,他增加了貨幣流行量,與此配套的是大興土木工程,希望以此給經濟帶來新的動力,羅馬的火災在這方麵也給他提供了一個良機。


反對暴力的尼祿

尼祿對戰爭和軍事不感興趣,從來沒有接管軍隊的指揮權,在對外政策上采取以外交影響和恐嚇為基礎的防禦戰略。

尼祿執政初期所麵臨的一個問題是不列顛邊境的不安定。起初,他想完全放棄不列顛,但是還無力與好戰的元老院抗爭。不列顛獨立運動被鎮壓之後,羅馬帝國帝國所麵臨的選擇是,是采取報複還是和解政策。尼祿下令對不列顛采取和平政策,重建不列顛,不列顛實現了謹慎而有效的羅馬化。

外交上的另一個衝突是與帕提亞(安息)無休止的爭端。這兩個同樣強大的帝國中間是亞美尼亞,兩大帝國都把亞美尼亞看成自己的勢力範圍。當帕提亞國王把自己的兄弟任命為亞美尼亞國王時,羅馬堅決不同意。為了避免長期的鬥爭,尼祿還是想承認這位國王,前提是,新國王要由羅馬皇帝加冕,從羅馬帝國手裏獲得主權。帕提亞起初不同意這種解決辦法,經過一係列的打鬥,帕提亞最後還是妥協。尼祿在為新的亞美尼亞王加冕儀式的最後,為了表示帝國邊境的平安,下令關閉雅努斯神廟的雙門——在整個羅馬帝國的曆史上,隻有三位皇帝曾經因為國泰民安關閉這座神廟的雙門。但是,一位喜愛和平的皇帝並不受元老院的歡迎,因為,隻有戰爭時期才能發大財。

尼祿從開始執政就有一個原則:寧要外交不要戰爭,隻有在為了維護帝國的尊嚴和帝國邊境的安穩而不得已時才采取戰爭手段;寧要探險不要占領,隻有不需要流血時才實行占領。他的這種行為方式隻有在自己突然害怕或感覺受到威脅時才發生改變。他不是嗜血如命的暴君,比如,是他禁止了角鬥士的生死決鬥,即使角鬥士是被判了死刑的,而死刑他也不輕易判,而是隻有在絕對不可避免是才判。


尼祿作為藝術家和賽車手

最受當時的人恥笑的是,尼祿公開作為藝術家和賽車手登場。他有極強的自我表現欲是肯定的,但是,尼祿公開登場還有政治和教育目的:他試圖在羅馬帝國掀起一場文化革命。現代研究中有些學者認為,尼祿的創新性工作在當時太超前,隻能失敗。尼祿的意圖是,用希臘文化來使羅馬帝國的習俗文明化。當時的羅馬帝國尚武,藝術活動與兵役和打仗相比根本就不算什麽,而尼祿親自登場參與藝術活動,試圖向民眾顯示,參與藝術活動不是丟人的事,也不受階級的限製。

尼祿作為藝術家首次登場,是在登基十年後。可以說,他用了十年的時間來為新文化創造條件。他的這一舉動並非完全是自戀的表現,而是長遠打算的結果,不然,他也不會把自己的表現欲壓製十年之久。盡管尼祿為他的文化革命作了長時間的準備,但是,他想要帶來的革新從一開始就受到了貴族和知識界的強烈反對。他所倡導的,如同文藝複興時期的宮廷風格,充滿美感、優雅、自嘲、懷疑、性感,不是不道德,而是超越道德,無論什麽內容都是質疑和討論的對象,這種新風格,對塔西圖斯來說是“值得蔑視”並“丟人現眼”的。


尼祿的罪行

後世給尼祿安置了許多罪名,仔細看下來,尼祿所作的事中隻有兩件是真正的犯罪:謀殺自己的母親和妻子。

塔西圖斯記載說,尼祿謀殺了他的前任並繼父的親兒子 Britannicus,說尼祿和他一起吃飯時給他下了毒。從各方麵來看,這個“史實”是塔西圖斯眾多的捏造之一。所有非羅馬的史料都沒有說Britannicus 是被尼祿毒死的,而一係列的理由可以說明尼祿的無辜。尼祿時期,關於皇位繼承還沒有任何法律規定,而尼祿,從母係來看屬於皇族,同時又是前任的過繼子,從法理上來講不是皇位盜竊者。塔西圖斯說,Agrippina 與 Britannicus 結盟,共同反對尼祿,要讓 Britannicus 登上皇基。如果塔西圖斯的說法屬實,那麽 Agrippina 是自己找死,畢竟是她自己讓人幹掉了 Britannicus 的父親。此外,這個時候的 Agrippina 還有能力控製尼祿,正在權力的高峰,還不會反自己的兒子。再有,羅馬人當時還沒有毒性發揮那麽快的毒藥。更重要的是,17歲的尼祿從心理上講根本就無力犯這樣的罪:連在死刑判決書上簽字都能讓這個小青年惡心半天(尼祿簽署第一份死刑判決書時說:“我要是不會寫字該多好啊!”),更不用說讓他給人當麵下毒。就在 Britannicus 死前不久,尼祿還準備為了一個情人放棄一切,權力對他來說還無所謂。Britannicus 從小患有癲癇症,從塔西圖斯的描寫來看,他很有可能是因為癲癇症發作而死。

尼祿弑母,是一場出於政治原因的謀殺。Agrippina 的權利欲和控製欲極強,不惜幹掉所有與自己不和的人,這對尼祿的懷柔政策是一個極大威脅,而尼祿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逐漸不再服從母親的控製。在尼祿與元老院發生爭執的時候,Agrippina 成了心懷不滿的元老的帶頭人,試圖獨攬大權。當時正在與 Agrippina 爭鬥的塞內卡強烈要求尼祿除掉 Agrippina。尼祿試圖與母親和解,未成功,終於在塞內卡的督促下動手:通過航海事故沒有殺掉 Agrippina,尼祿最後以圖謀暗殺罪下令殺死了自己的母親。這一罪行使他終生噩夢不斷。

至於他的妻子 Oktavia,他從來沒有愛過這位被母親強加給自己的女性。公元58年底,他愛上了才女 Poppaea,後者要求正式結婚。Poppaea 懷孕後,尼祿休掉了 Oktavia。為了讓元老院同意他離婚,他造謠說 Oktavia 與一個奴隸有性關係,隨後與 Poppaea 結婚。尼祿沒料到的是,民眾非常喜歡 Oktavia,並因此發生騷亂。尼祿對 Oktavia 的指責開始自相矛盾,最後決定讓人殺掉自己的前妻。

尼祿與 Poppaea 的婚姻據說很幸福。Poppaea 支持猶太人,尼祿對那些在羅馬城內外不斷鬧事的猶太人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公元66年猶太起義爆發後,尼祿派遣了後來的皇帝
Vespasian 前往鎮壓)。公元63年,Poppaea 生下一女兒,但女兒四個月後夭折,尼祿痛苦異常。兩年後,Poppaea 再度懷孕,懷孕期間死亡。有人說 Poppaea 的死,是因為尼祿在她肚子上踢了一腳。這種說法不可信,因為尼祿不僅愛自己的妻子,而且極其希望有孩子。從 Sueton 的描寫中也可以看出,Poppaea 死於懷孕並發症。


羅馬大火與所謂的基督徒迫害

不論是古代史作家還是現代史學研究,嚴肅的作者從來沒有人說是尼祿放火燒了羅馬,但是這並不妨礙許多百科全書把尼祿說成縱火犯。塔西圖斯在其《編年史》第15卷(此卷現存最古老的版本來自公元11世紀)僅僅提到有這樣的謠傳。羅馬失火時,推翻尼祿的密謀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有人散布這樣的謠言以毀壞尼祿的名聲,是可以理解的。塔西圖斯自己認為,這場大火純屬偶然事件,所有當時的作者也認為尼祿是無辜的,即使最初的基督徒作者也沒有把尼祿說成縱火犯。尼祿放火燒羅馬的說法,是70年後從 Sueton 開始的。大火過後一個世紀,Sueton 和 Cassius Dio 說尼祿麵對大火興奮得放聲高歌,而塔西圖斯則寫道,被大火嚇瘋了的尼祿一個人大半夜在火區的小巷裏竄來竄去。

第一個指控尼祿放火燒羅馬的基督徒史家,是公元5世紀的 Sulpicius Severus:
他把可怕的罪責推給了忍受萬般痛苦的基督徒,盡管他們是無辜的。

Severus 的說法,可能被抄書的基督徒塞進了塔西圖斯的作品——基督教在一千多年的曆史中所作的偽造遠遠不止這一個——從此,尼祿在基督教的史書中就成了縱火犯。

羅馬大火爆發於一個充滿攤位和車輛的密集居民區。塔西圖斯寫道:
為了安撫無以安家的居民,他下令開放戰神田地和 Agrippa 建築,下令建造臨時住房,以收留無助的難民,從 Ostia 和相鄰城市運來生活用品,把糧食價格降為3塊(Sesterz;平時價格的1/16)。

這,是一個瘋子的行為嗎?

那麽,是什麽人放火燒了羅馬?這場火很有可能是居民用火不慎引發的。大火發生時正是盛夏,那時,發生火災是常有的事,尼祿之前,羅馬已經被燒過多次,而尼祿合理重建後,羅馬城就沒有再發生過災難性的大火。

但如果羅馬的大火由縱火犯而起,那麽什麽人可能是縱火犯呢?幾位著名的史學家認為,這場大火是推翻尼祿的密謀的前奏,但是,勇於在滿月夜放火燒城的,要麽是瘋子,要麽是死心殉教的狂熱分子,而當時的羅馬城並不缺乏這樣的狂熱分子:基督教極端團組的成員。

現代研究已經表明,最初的基督徒和耶穌一樣在熱切等待世界末日的隨時到來,對其中最極端的基督徒來說,尼祿治下風俗自由的羅馬就是索多瑪與蛾摩拉,約翰啟示錄中所說的從海中起來的七頭怪獸,指的就是羅馬。按照啟示錄的說法,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候,羅馬必將遭受死亡、痛苦、饑餓和大火。許多現代史學家認為,這樣的說法對於狂熱分子來說無異於毀滅羅馬的號召。

不論火災是如何發生的,據塔西圖斯的記載,基督徒不僅被捕後供認不諱,而且在被捕之前就已經供認是縱火犯。這樣的行為,隻有視榮譽重於生命的狂熱分子做得出來。這些基督徒或許把羅馬大火看成了世界末日將要到來的前兆,從而在殉教的狂想中把火災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但是,也不能排除真有極端信徒縱火燒毀“墮落的落馬”的可能。為了信仰可以獻出一切的人,根本就不怕鎮壓,相反,他們甚至會自己找死。保羅在羅馬書中不就告誡他的主內弟兄們不要挑釁官府嗎?

對於基督徒來說,火是淨化的象征,將永遠滅掉世界的恥辱,如彼得前書:4:12 親愛的弟兄阿,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 4:13 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或啟示錄:18:8 所以在一天之內,他的災殃要一齊來到,就是死亡,悲哀,饑荒,他又要被火燒盡了。因為審判他的主神大有能力。甚至耶穌也有這樣的看法:12:49 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麽?(路加)

就此,總結現代尼祿研究成果的意大利文化記者 Massimo Fini 在其《尼祿,2000年的詆毀》一書中寫道:
顯然,對於基督、路加和彼得來說,火具有象征意義(對於約翰這樣中了魔一樣的狂熱分子我不敢保證),但是,頭腦簡單而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大多數基督徒倒是有可能按字麵理解這樣的話。

而即使某些天主教作者在這段曆史的問題上也不再完全自信,比如,Ernest Renan 就寫道:
用火摧毀羅馬確實是猶太基督徒的夢想。

當基督徒們公開慶祝羅馬被燒並有基督徒自己招供時,對基督徒的審判就開始了。審判程序嚴格按照特殊的針對縱火犯的法律進行,但因為也有用折磨手段逼供的情 況發生(嚴刑對待奴隸是允許的),所以肯定有無辜者受牽連。把基督徒當作異端的猶太人告密,也增加了被控告的人數。當時羅馬大約3000教徒中,被控告的 有200到300人,而且不是所有被起訴的人都被判了死刑,而是也有無罪釋放和被判較輕處罰的。死刑的執行方式根據當時通行的法律:奴隸和非羅馬公民通過 火刑、喂狗和十字架被處死。

不論怎麽說,把尼祿當作基督徒的第一個迫害者是不公正的。被起訴的基督徒並不是象教會到今天還在宣稱的那樣是因為信仰而被控告,而是因為嚴重的犯法行為, 而且,尼祿統治下所謂的迫害基督徒僅局限於羅馬城,也僅僅局限於火災後的一段時間。沒有涉嫌縱火的多數基督徒根本沒受到牽連。在宗教問題上,尼祿一直采取很寬容的態度,但是,羅馬居民認為猶太人和基督徒極端可疑:他們認為基督徒同類相食(是指聖餐),熱衷於謀殺嬰兒、宗教性的群交和亂倫,而後世倍受基督教稱頌的塞內卡則認為猶太人是“最傾向於犯罪的種族”。


皮索密謀

公元65年早年,一切都顯得平平安安,帝國邊境無戰事,羅馬得到了重建,但是元老院內並不安靜。元老們希望的是完全維護貴族利益的皇帝,而尼祿並不想隨他們的意。於是,一些元老聚集在新貴族皮索律師周圍,密謀推翻尼祿,塞內卡也參與其中,很有可能他自己想當皇帝。按照密謀者的計劃,尼祿將在 Maximus 馬戲場舉辦的娛樂活動的最後一天被刺殺。一切都已經安排就緒,就在動手前一天,一位密謀者的舉動太過顯眼,整個密謀被揭穿。於是,尼祿宣布羅馬戒嚴,下令搜索密謀者。皮索看到密謀破產,畏罪自殺,塞內卡也被尼祿命令自殺。當時共有70人被告,其中20人被判處死刑,13人被流放,4名軍官被開除,19人被宣告無罪,另有幾個被告的起訴被馬上撤銷。案件完結後,尼祿馬上公開了所有審判檔案。


希臘行

公元66年秋,尼祿前往希臘,並在那裏滯留一年,以實現童年時期就懷抱的夢想。在他以前,從來沒有一位皇帝這麽長時間離開羅馬。此前兩年,他曾經計劃到埃及,民眾卻懇求他留在羅馬。這次盡管剛剛揭穿 Vinicianus 密謀,時機並不合適,他還是決定不顧一切去希臘,臨行前,拒絕了元老院傳統的吻別儀式。

這次希臘行要成為尼祿的希臘化文化革命的高潮,滯留時間長是為了顯示帝國對東部地區的重視。尼祿自己作為藝術家登場,開始於 Korfu,隨後在當時最現代化的希臘城市哥林多過冬,次年春夏繼續進行泛希臘賽會,作為皇帝他當然是勝者。回到哥林多後,他主持啟動哥林多運河工程,以更方便貿易。但是這項工程在尼祿死後中止,一直到19世紀末才建造完成,其形式與尼祿的工程師所設計的完全一樣。

公元67年11月,尼祿宣布希臘獨立。在羅馬帝國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省被賦予獨立的地位。希臘的自由沒有造成額外費用,卻換來了東方民族的忠誠。

但是,羅馬的氣氛卻不怎麽好。貴族階層利用尼祿遠離羅馬的機會,而民眾也開始不滿。公元68年1月,尼祿匆忙回羅馬,入羅馬時如同打了勝仗凱旋的軍隊,並且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英國史學家 Michael Grant 認為:
把傳統的血腥的凱旋儀式改用於和平目的,這的確是一項創舉。

這或許可以算作尼祿對後世的啟示:和平的勝利與軍事勝利同樣重要。


尼祿的結局

希臘之行後,尼祿所關注的主要就是藝術和享樂了。公元68年3月,高盧省長官 Iulius Vindex 暴亂的消息傳來。暴亂雖然發生於行省,實際的中心卻是元老院,貴族階層要鏟除這個不為貴族利益著想的皇帝,而最終導致尼祿失敗的,不僅僅是他的平民政策,更重要的是他的希臘化文化政策,後者根本不對羅馬人的胃口,甚至支持尼祿的人都認為此舉太過分。

同年4月,西班牙省長官 Galba 加入叛亂行列,自稱是元老院和人民的代表。尼祿派遣軍隊前往鎮壓,Vindex 的軍隊被日耳曼省長官 Rufus 打敗。

但是,這時候尼祿已經遠離了現實,或許在皇帝的義務和藝術家的天賦之間搖擺不定,總之,對自己的對手反應不堅決,其他還在搖擺不定的行省長官也陸續加入反叛行列,尼祿所麵臨的對手不再僅僅是貴族和知識分子,而是也包括了軍隊的一大部分。

最後,禁衛軍也放棄了他。有人兩邊傳謠言,對尼祿說軍隊已經全部叛亂,對禁衛軍長官說尼祿已經逃跑 —— 一切都是謠傳。但是,Galba 被宣布為新皇帝,尼祿自殺身亡,時年30歲。


尼祿年表

公元37年:尼祿於12月15日出生於 Atium,本名Lucius Domitius Ahenobarbus,其母是小 Agrippina,其父是Gnaeus Domitius Ahenobarbus。

公元39年:Agrippina 因謀反被皇帝Caligula 流放,小 Lucius 由姨媽 Domitia Lepida 撫養。

公元40年:尼祿喪父。

公元41年:皇帝 Caligula 被謀殺,Claudius 成為新皇帝,Agrippina 被召回。

公元48年:Claudius 指使人謀殺自己的妻子 Messalina。

公元49年:Claudius 娶 Agrippina 為妻,塞內卡被聘為12歲的 Lucius 的老師,Lucius 與 Claudius 八歲的女兒 Octavia 訂婚。

公元50年:Claudius 收 Lucius 為繼子,後者改名為尼祿。

公元53年:尼祿與 Octavia 結婚,第一次登台演講。

公元54年:Agrippina 毒死 Claudius,10月13日,尼祿登基成為新皇帝。

公元55年:Claudius 的兒子 Britannicus 死亡。與帕提亞的戰爭開始。

公元58年:稅收改革。尼祿建議取消所有的間接稅,被元老院拒絕,尼祿僅僅得以采取幾項意義深遠的措施。

公元59年:Agrippina 被謀殺。尼祿計劃的以希臘文化改造羅馬習俗的文化革命開始成型。青年賽會舉辦。

公元60年:不列顛起義。第一屆尼祿賽會舉辦。

公元61年:與貴族階層矛盾激化。

公元62年:塞內卡要求辭職。尼祿休掉 Octavia,與 Poppaea 結婚,隨後 Octavia 被謀殺。羅馬軍隊在 Randeia 被帕提亞打敗。

公元63年:尼祿與 Poppaea 的女兒 Claudia 出生,4個月後夭折。亞美尼亞國王 Tiridates 臣服於羅馬帝國;與帕提亞締結和約。不列顛起義被鎮壓,尼祿命令軍方采取和平與和解政策。

公元64年:貨幣貶值。尼祿在那不勒斯首次作為琴手登台演出。7月19日,羅馬大火,基督徒被起訴。羅馬重建,尼祿開始大興土木,首先是建造公用建築。

公元65年:以皮索為首的貴族謀反。塞內卡被逼自殺。第二屆尼祿賽會。Poppaea 懷孕期間死亡。

公元66年:審判極端保守的 Thrasea Paetus。尼祿娶 Statilia Messalina 為妻。猶太起義開始。亞美尼亞國王 Tiridates 行程八個月後到達羅馬,尼祿為之加冕,雅努斯神廟雙重門關閉。Vinicianus 謀反失敗。尼祿前往希臘。

公元67年:尼祿參加泛希臘賽會,開建哥林多運河,宣布希臘獨立。

公元68年:匆忙返回意大利,像慶祝戰爭勝利一樣慶祝藝術的凱旋;計劃派遣探險團前往中國。Vindex 在高盧起事,西班牙的 Galba 加入叛亂。Rufus 大敗 Vindex 於 Vesantius,Vindex 自殺。Tigellinus 不再支持尼祿,Nymphidius Sabinus 歸順 Galba。6月9日,尼祿自殺。


後記

本帖主要內容由一位德國網友根據意大利文化記者 Massimo Fini 的《尼祿,兩千年的詆毀》,慕尼黑,1994年,以及
Grant, Michael, La renaissance du Christianisme, Paris 1955.
Levi, Mario Attilio, L\'Impero romano, Mailand 1967; Nerone e i suoi tempi, Mailand-Varese 1949.
Renan, Ernest, L\'Anticristo, Paris 1873; San Paolo, Mailand 1965
等資料整理而成,原文見http://www.humanist.de/
本人此次整理時對個別地方有增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