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36、長篇民國小說《永泰裏》第八章 國難當頭(3)

(2023-11-14 16:56:57) 下一個

西元1938年的陽曆新年剛過,就接連傳來了令人恐慌不已的消息,日本海軍從青島近郊的湛山村、山東頭、匯泉灣等地分頭登陸,隨即,日本的海陸軍集結好部隊,準備進駐青島市區。

小藍子娘一早過來看元福嫂,劈頭就問:“櫥嫚兒娘,你們啥時候走?快點兒吧,再晚可就來不及了,聽說車站、碼頭上,人都擠破了頭,城外的公路上,也全是些逃難的人呐。”

元福嫂歎了口氣:“走?往哪裏走?我自個兒的娘家早都沒人了,婆家的鄉人隻有些見過一、兩麵兒的遠房親戚,元福不在了,我一個寡婦人家,又拖著倆孩子,眼下天寒地凍的,走哪裏去?唉,我還是呆這裏等死吧,一家子死也死在一堆兒。”

小籃子娘勸道:“嫂子,能走還是走吧,聽李先生說,南京破城時,日本人都殺紅了眼,平民百姓,老弱婦幼,一下子死了幾十萬人哪,血都流成了河。日本鬼子都是些畜牲不如的東西,奸淫婦女,上至老嫗,下至幼女,就連孕婦也不放過,挑開肚皮,扯出沒見過天的孩子來,唉!慘啊,太慘了,想想我就害怕。”

元福嫂的心像被一砣鉛給墜著:“誰說不是啊,我這倆半大不小的嫚兒真讓人放心不下,愁死個人,噢,你們往哪裏去?”

小籃子娘唉地歎了一聲,道:“還能往哪兒去?當初我倆私奔逃來青島,已經無有臉麵再回老家去了,如今父母都已過世,兄弟姊妹至今不肯原諒我們,對不起爹娘啊,如今想回也回不去了”,想起這些來,她心裏難受。

“是啊”,元福嫂隻是隨口沉重地應了一聲,因她心裏亦有類似的漂泊伶仃感受,便不知該怎樣安慰籃子娘,還有自己。

小籃子娘又道:“唉,我們這些賤民,不過討口飯吃,活著喘口氣就是,留在這裏也是要飯,到哪裏要飯不是要?我跟籃子她爹商議好了,我領著孩子們往西南去,走到哪裏算哪裏。糧站大了,可以給俺娘兒幾個壯膽,饅頭腿不好,他爹留下來陪他,一來好照應他,二來省得我家吊鋪被人占了去,好賴那也是我的個家啊。” 說起這些,她不免悲從中來,揪著袖口抹了一下眼淚。

“這麽說,你們以後還是要回來的?”

小籃子娘抬起頭來,道:“為什麽不?!這是我的家啊,日本鬼子總不能賴在我的國家不走了吧?我在青島港住得長久了,這兒就是我的家啦。再說了,我們夫妻、我們母子,總不能永遠分離吧?長則半年,短則仨、倆月,等趕走了日本人,我們娘兒幾個就回來。”

籃子娘說得有信心,這讓元福嫂心裏多少感到了一點寬慰,可是,一想起家裏倆半大不小的閨女來,她就不由得心焦,想去找南屋嬸子商議商議吧,嬸子這兩天正因為瑞雪出走的事情鬧心,白天黑夜地哭,已經三天了,誰勸也勸不住,為了兒子的出走,也為了心裏的那份愧疚感,她覺著對不住瑞雪媳婦。那譚氏,因為沒有生育,自覺在婆家矮人一等,好在娘家住得也不算太遠,就在城外的城陽鎮,她便收拾了收拾,回娘家去了,因為沒臉跟爹娘說被休的事情,隻說是回來躲避戰禍。

元福嫂去二哥家打聽,見他一家子也在收拾東西,準備回魯西南老家躲一陣子,感覺心裏一陣荒涼,她也沒好意思絆住人家仔細打聽,便鬱悶地回了家。

元福嫂坐炕頭上想心事,愈想愈心亂,便上樓去找蕭太太,看看她有什麽說法,畢竟人家見多識廣,有權勢的朋友多,消息自然靈通些。

蕭豔婷道:“她嬸娘,過年的餑餑蒸好了沒?記得有我一份兒哦,就算是我張嘴兒跟你討的嘍。”

元福嫂扭捏了一下,實話告她:“蕭太太,不瞞您說,我哪兒還有那份過年的閑心啊,到現在了,我什麽都還沒預備下呢,外麵的街市也冷落得很,聽人說,連餑餑粉都沒賣的了。”

蕭太太“哦”了一下,便不吭聲了,心想:怕是也要走了吧?櫥嫚兒呢?一起走嗎?

“蕭太太,到底這青島港,還能不能呆啊?我這心裏頭不實落,拿不定主意,上來問問你。”

“這個麽,”

蕭太太還沒想好怎麽回答,元福嫂著急,又道:“我見大家都在往外逃,富人逃得遠一點,窮人逃得近一點,不管有錢沒錢,所有人的性命都是一般地寶貴啊。”

蕭豔婷抬眼望著她,不緊不慢地問:“你能逃哪裏去?哪裏更安全些?南京?還是上海?就連北平不也淪陷了?北邊、西邊、南邊都被日本人占了,你還能往東邊的海裏去?”

“這,這”,元福嫂被她問得語塞。

蕭豔婷撇撇嘴,道:“我不走,我也沒地兒可去。人命、富貴,都在天,咱遵天命、行人事,就是盡了為人的本分。”

元福嫂聽她說得堅決,就又道:“日本鬼子沒有人性,燒殺奸淫,無惡不做……他們來了,咱還有好日子過嗎?”

“嗬,日本人又不是沒來過。”蕭豔婷冷笑了一聲,道:“青島港自開埠至今,有幾年的光景是不被外人統治的?從光緒二十三年(1898年)算起,清廷將膠澳地區(青島之舊稱)租借給德國人,租約一簽就是99年。民國三年(1914年)那會兒,日本人趁著德國人在歐洲忙於戰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打敗了德國人,取而代之占據了青島,直到民國十一年才退出。如此算來,迄今四十年裏,前麵有二十五年的時間,咱們青島人是在夷族的統治下過活的。如今,日本人二次占領青島,我們不過是再過從前的日子罷了,反正,我不怕,也沒什麽好怕的,大不了再過從前那樣的日子。”

元福嫂心道;說得倒輕巧!是啊,你的永泰裏比命還要緊,舍不下,自然就不會怕,也不敢怕了,我有什麽?窮得隻剩下三條性命了。

此時,櫥嫚上樓來喊元福嫂回家:“嬸娘,三姨來了,說是要跟你商量點兒要緊的事兒,我見她挺慌張的,你趕緊回家去吧。”

“啊?”元福嫂慌忙告辭,帶著櫥嫚兒下樓去了,蕭豔婷望著她娘兒倆的背影,心頭倏然一揪,心裏忽然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黎程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吉明日'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評論,那個動蕩的年代,除了少數幾個富貴大家族,無人能幸免,底層小人物更是艱難度日,朝不保夕。我這篇比較悲情,想寫出那個年代的苦難,可惜筆力不夠,連個皮毛都觸及不到,慚愧。
吉明日 回複 悄悄話 銀行破產,損失了上千銀元,因為元福嫂亂講話,讓楊家知道了蕭豔婷的事,遂開始與人合謀做扣想要傾吞永泰裏,奈何人家有老相好,牽線搭橋委身了局長,這局蕭贏了。
所有的人物都太攻於算計了,為了活下去,說不上誰對誰錯,都隻是為了各自的家族利益。
這一篇明顯比《嫁接》情節曲折。其實當時看《嫁接》時,我就有同感,和我的第一部小說好像啊,都是平鋪直敘,可能沒什麽寫作經驗吧,第一部作品基本上都是這種形式,但是《永泰裏》雖然才看三十幾章,很明顯不是。
七七事變已經發生,整個中國開始動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不好過了。其實我不太了解曆史,就是說不了解曆史,這一塊我隻能看個熱鬧了。可還是可以從文中感受到老百姓的恐慌和不安,以及對求生的渴望。
剛才那個評論有錯字,請程程自行刪除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