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大名鼎鼎。這座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比首都馬德裏更古老,距今已經2000多年曆史。因其獨特的曆史傳統、風情和發達的工業,被文人墨稱為“ 歐洲之花”。又因宜人的地中海氣候、綿延的海灘、燦爛的陽光,一年四季花木滿山,又被大文豪塞萬提斯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著名建築大師高迪的傑作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愛好者癡迷;球迷們更是愛它的動感、狂野、激情澎湃,為之瘋狂,比如水星兄,哈哈哈。
但最讓這座城市聲名遠揚的,還是那場改變世界目光的奧運盛會。這次在西班牙特意帶了幾個巴塞羅那奧運的磁貼回來,送給朋友,也送給曾經熱血沸騰的自己。讓我們在這些小小的紀念物中,再一次拾起關於激情、夢想與青春的共同記憶。

大家一定還記得1992年7月25日的那個傍晚,悶熱的夏夜,蟬聲在樹叢裏一陣一陣地傳來。大家在不同的地點觀看一場屬於全世界的慶典--奧運會開幕式的場景。
記得電視屏幕上閃著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的實況轉播,NBC的主持人用充滿熱情的語調介紹:“The Games of the XXV Olympiad—live from Barcelona!” 畫麵切到那巨大的體育場,五彩繽紛的舞者在陽光下旋轉。
一支支隊伍入場,看到了德國的統一旗幟,看到了蘇聯解體後的“Unified Team”,還有南非重新出現的國旗。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世界真的變了。
記得美國職業籃球隊員的“Dream Team”和喬丹,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我看著世界重新連成一體,有一種說不清的感動,從心底慢慢升起。
畫麵裏,燈光漸暗,一個弓箭手舉起燃燒的箭,拉弓、瞄準、放射——火光劃破夜空,點燃了奧運聖火。那火焰,不隻是運動的象征,更像是一種連接的信號:從北京到巴塞羅那,從中國到美國,到那團共同的光。相信這個世界正在變得更大、更近、更亮。窗外的風帶著遠方的味道,像巴塞羅那那團火焰的餘溫。
那年,好多好多美麗的巴塞羅那的視頻和相片在電視上頻頻出現,我那時就想,什麽時候能去這裏實地看看?
30多年後的今天,這個小願望終於實現了。
那天飛機早晨一大早6點多就到了,酒店的房間還不能入住,在大堂和行政酒廊中歇了會後,就出去逛了街。
入住的Hyatt Regency Barcelona Tower是一棟高達105米、共29層的現代化地標建築。夜幕降臨後,大樓外立麵會亮起變幻的燈光,在高速公路旁顯得格外醒目,如同一座流動的光之塔,由知名建築師Richard Rogers親自操刀設計。

裏麵的大堂分兩部分,左邊的大屏幕播放著巴塞羅那的城市風景;右邊擺放著小型綠植,並設有優雅的屏風。
整個畫麵顯得現代、華麗而富有科技感。

終於聽見外麵有腳步聲——有人進來了,又出去了,艾瑪。又叫了半天,好不容易來了負責打掃的中年婦女。她嘰裏咕嚕說了一大通西班牙語,我用英文問,兩個人雞同鴨講。她在外麵擰,我在裏麵推,又忙活了十多分鍾,門才終於被打開。
我嚇得一身冷汗跑出來,追問她到底怎麽回事?旁邊一個會講一點點英語的當地遊客翻譯她的話說:“這門有時有個特別的角度,角度不對,就會卡住。”艾瑪,那趕快修呀!
快中午的時候我們逛街回來,房間也好了。複式套房,和去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住的Hyatt的房間有些類似。 但這個套房的天窗更大,二樓全套設備,比威尼斯的要豪華。




有景窗旁邊有按摩浴池,從這裏可以看見遠處的奧運舊址。

這裏的早餐也很豐盛,西班牙火腿是肯定有的。


LD喜歡他們的血腸,還有英國的早餐。
我最喜歡的是西班牙的燕麥粥,小麥的,奶香味很濃。

到的當天,我們在房間的按摩池休息,看了會風景後,又在酒廊隨便吃了一點Tapass 後,就迫不及待地去奧運村圓夢了。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核心區域——蒙錐克奧林匹克公園(Anella Olímpica de Montjuïc),是巴塞羅那奧運會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之一,也是城市現代化改造的標誌性成果,好巧,那天一邊遊,一邊看水星兄的遊記,跟著他的足跡遊:
2016 西班牙葡萄牙之旅 --2 巴塞羅那風情( 下) - 博客 | 文學城
房間按摩池邊上可以看到的蒙特惠奇通訊塔(Torre de Comunicacions de Montjuïc / Torre Telefónica),離酒店大概就幾公裏的路。趁著太陽還沒落下,在酒店的酒廊吃了點Tapass, 叫了Uber前往,,還繞了點路,巴塞羅那的路好像不是那麽好開。

蒙錐克奧林匹克公園(Anella Olímpica de Montjuïc)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市西南部的蒙錐克山(Montjuïc Hill),公園是特意為迎接1992年奧運會而興建或改造。公園很是空曠,除了我們也就幾個遊客,幾乎成了我們的專場。
公園分幾個部分:
蒙錐克奧林匹克體育場(Estadi Olímpic Lluís Companys):公園的核心建築,舉行開幕式、閉幕式及田徑比賽。


(這張網圖)
聖喬治宮體育館(Palau Sant Jordi): 由日本建築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設計,可容納約 17,000 名觀眾,用於體操、排球、籃球等室內項目。以優雅的穹頂結構和靈活空間著稱,現常用於演唱會和大型活動。

蒙錐克跳水池(Piscines Municipals de Montjuïc): 舉辦跳水和水球比賽。因其俯瞰城市和海港的壯麗景色而聞名,是攝影與電視轉播的經典畫麵。
蒙特惠奇通訊塔(Torre de Comunicacions de Montjuïc / Torre Telefónica): 由著名建築師Santiago Calatrava設計。高136米,造型似一位舉著奧運聖火的運動員,也象征“時間之針”,用於傳輸奧運電視信號,巴塞羅那的地標。

終於來了,抑製不住的激動!:)

奧林匹克廣場與噴泉(Plaça d'Europa & Font Màgica): 廣場連通主要場館,是遊客集散中心。夜晚有燈光,音樂噴泉表演,成為巴塞羅那的地標景觀之一。



(這張網圖)
1992年奧運會後,公園繼續被用於體育、文化、教育與休閑活動。該項目成為全球城市借助奧運會實現現代化與國際化的成功典範,被稱為巴塞羅那模式(Barcelona Model)。如今的蒙錐克奧林匹克公園仍是巴塞羅那的重要旅遊與活動中心,是遊客登高俯瞰城市與地中海美景的地點。不過和北京的奧運村一樣,這裏投資了很多,現在基本上都有些荒涼了。
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25屆夏季奧運會)於7月25日至8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這是一屆意義深遠的奧運會,不僅因為它標誌著冷戰結束後的第一次奧運會,也因為它展現了新格局下的體育競技盛況。
巴塞羅那奧運會共有169個國家和地區參賽,參賽運動員總數約9,356人。 有那麽多的重要曆史時刻:南非結束種族隔離政策後首次重返奧運;蘇聯解體後,原加盟共和國組成“獨聯體代表團”(Unified Team)參賽;德國實現統一後首次以一個國家身份參賽;中國台北、香港等代表團也獨立參賽;NBA球星組成的美國“夢之隊”(Dream Team)首次出現在奧運籃球賽場,成為曆史經典。 我還記得當年14歲的伏明霞獲跳台冠軍,LD曾見過的高敏衛冕跳板冠軍。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讓體育達人,奧運專家亮媽來分享更多的精彩,請點擊她的博文:
疫情兩年後歐洲三國遊 (13)- 尋找伏明霞92年奧運十米台奪冠賽場 - 博客 | 文學城

(Dearm Team 網圖)
不遠處是著名的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位於蒙錐克山(Montjuïc),坐落在宏偉的國家宮殿(Palau Nacional)內。建築本身為1929年萬國博覽會而建,是巴塞羅那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 在博物館台階上有無敵的巴塞羅那城市風景。下次再細聊這個博物館。

坐在博物館門口的台階上可以看風景

360度的眾纜

印象最深的,是右側那位正在彈奏《泰坦尼克號》主題曲的藝人,旋律動人心弦。左邊有情侶在拍照,也有人獨自靜靜遠眺。
坐在這裏許久,盡收這片西班牙廣場的無敵景色,覺得這裏比羅馬的西班牙廣場更加迷人。

從奧運公園走到附近的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就看到了這個塗鴉。應該說,遇到的大多數西班牙人對遊客都挺友好的,但在某些地區確實存在“反旅遊情緒(anti-tourism sentiment)”。 在塞維利亞,我們更是看到了和中國一樣的人山人海。我們在日本富士山也看到了當地人對遊客眾多的憂慮。

歡迎朋友們一起來分享你當年的奧運觀感!
“坐在這裏許久,盡收這片西班牙廣場的無敵景色,覺得這裏比羅馬的西班牙廣場更加迷人。”
有人說羅馬是古老,厚重,深邃,而巴塞羅那則是熱情,歡快,浪漫。很多年輕人喜歡到這裏狂歡。我跟女兒滿街亂走,碰到一家本地人去的小餐館,他們不講英語,我們不講西班牙語,竟然點了很棒的午餐,感覺比米其林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