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兒天地

做真實的自己,在小天地裏馳騁。
個人資料
菲兒天地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移民對美國的影響(多圖)

(2025-10-13 07:28:37) 下一個

我對德國了解不多,不過原來有個老板是德國裔,大學時的一位教授也是。他們的個性都有點古板,尤其是那個老板,做事特別一板一眼,不苟言笑。不過在工作上倒也不難相處,至少規矩明確、言出必行。那位教授講課也非常清晰、生動,完全不像有些老教授,說話含糊不清,讓人聽著就忍不住打瞌睡。:

WXC在德國的博友gaobeibei寫過一些關於結束德國的好文:gaobeibei_文學城博客

美國目前有超過 4,000萬德國裔美國人,是最大的單一歐洲裔族群。可想而知,德國文化對今天的美國影響力巨大。很多美國總統都有德裔血統(如艾森豪威爾、胡佛、川普),還有眾多的國會議員、州長、軍政人物也是。德裔群體強調紀律、教育、工匠精神、宗教信仰(尤其是路德宗),對美國社會文化有很大塑造力。

德裔中還有許多著名的美國人,對曆史有重大的影響。其中包括:演員有Angelina Jolie(安吉麗娜·朱莉)Bruce Willis(布魯斯·威利斯), Ben Affleck, Marlon Brando, Sandra Bullock, George Clooney,Meryl Streep,小李子Leonardo DiCaprio等,企業家有Walt Disney, Steve Jobs, Elon Musk, Conrad Hilton,Bill Gates等,軍事家有Chester W. Nimitz,John J. Pershing, Norman Schwarzkopf等等,政治家有George W. Bush, Dwight D. Eisenhower, Henry Kissinger,Donald Trump,Herbert Hoover等,科學家有J. Robert Oppenheimer, Albert Einstein, Wernher von Braun, Orville and Wilbur Wright等。 

我們上次去的辛辛那提(Cincinnati)曾經是美國最重要的德國移民聚居城市之一。1820年–1880年,大批德國移民湧入美國,辛辛那提因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而成為熱門移民的目的地。到1900年,辛辛那提有超過60,000名德國裔居民,占城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直到今天,這座城市仍然深受德國文化(語言、教育、啤酒文化、音樂和宗教傳統)的影響。據估計,現在大約30%-40%的辛辛那提人有部分的德國血統。

這裏有個特色的超越萊茵河區域(Over-the-Rhine),是個保存不錯的19世紀曆史街。19世紀初,有不少德國移民來到辛辛那提,為旁邊的運河起了德國出名的大河“萊茵河”的綽號,工作則在市中心,要跨過運河,因此社區稱為“超越萊茵河區”。 社區中有許多三四層的小樓,有各種歐洲式的建築,色調鮮麗,人流熙攘,有些西歐小鎮的感覺。整個社區充滿了餐廳、酒吧、德國啤酒店和傳統市場。

走進辛辛那提的Over-the-Rhine街區,就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群肅穆而優雅,街道兩旁的紅磚樓房安靜地訴說著過去。而在這一切之中,有一座宏偉的建築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辛辛那提音樂廳(Cincinnati Music Hall),長期是辛辛那提交響樂團、芭蕾舞團、歌劇團的主場,見證了無數世界級演出,也見證了這座城市文化的積澱。

廣場上擺放著幾把紅色的椅子,上麵撐著傘,有人坐在那裏聊天,很是愜意。我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坐下,歇息片刻,靜靜地觀賞著四周的景致。

Cincinnati Music Hall紅磚立麵、尖頂窗欞和高聳的中央玫瑰窗散發出哥特複興風格的古典之美。 在暖陽的映照下,整座建築仿佛散發著紅銅色的光芒,既莊嚴又溫暖。不知什麽原因,它讓我想到了倫敦的St Pancras International火車站,也許是由於兩個建築都是紅磚的緣故吧。

馬路對麵就是華盛頓公園(Washington Park),不大, 像是辛辛那提音樂廳的前花園。

公園草地碧綠,鋪展開來像厚厚的地毯,邊緣是修剪得整整齊齊的樹籬和花壇。樹蔭斑駁,陽光從樹葉的縫隙灑下,打在鵝卵石小道上。一大早,還看見流浪漢在公園的長椅上帶著鋪蓋躺著。公園中的兒童遊樂場裏,孩子們在噴水池中打鬧,尖叫聲、笑聲混合著水花聲。有人在遛狗,有人在跑步,還有人在練瑜伽——而草坪上已經鋪好幾張野餐毯,朋友們正圍坐聊天。

如果說辛辛那提是俄亥俄州的一顆文化明珠,那麽Findlay Market,就是這顆明珠上最鮮活、最有煙火氣的一角。走近Over-the-Rhine街區,眼前逐漸顯現出一片熱鬧的畫麵——彩色的遮陽棚、熙攘的人群、空氣中飄蕩的香氣。這裏的Market,有點西雅圖Market 的微型版。

滿眼都是色各式蔬菜,水果,邊上還有個農貿市場。

市場裏攤位琳琅滿目:從阿米什人家自產的香腸、奶酪,到各國美食應有盡有——黎巴嫩鷹嘴豆泥、古巴烤豬肉三明治、泰式炒河粉,還有本地特色的goetta香腸(德裔移民帶來的混合香腸),各種烘培,甜點。手工紀念品。。和其他城市中“遊客”市場不同,Findlay Market是本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會看到帶著孩子的家庭在挑選蔬菜,也會看到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在午休時來這裏買點熟食。每一個攤主都熱情洋溢,很多人甚至能記住常客的名字。像我們一樣的遊客更是充斥其中。

我是一個個地看過來,甚至還想排隊買他們當地烘培店的麵包,隻是隊太長,放棄了。最後去的德國餐館吃的飯。

隨著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辛辛那提的德裔居民遭遇了嚴重歧視:學校裏禁止教授德語,德語教材被焚毀或廢棄,德語報紙停刊,公共場合說德語會被指責為“不忠”,德國地名、街道名被更改, 發生過德裔居民被毆打、被侮辱的事件。當時美國整體社會的“反德情緒”(anti-German sentiment)很明顯。

講到食品市場,我們還去了一個特別的“景點”,它既不是博物館,也不是公園,而是一家叫 Jungle Jim’s International Market。聽起來像是普通的國際食品店,但真正走進去,才發現這分明就是一個“吃貨的迪士尼”。這個地方很多年前帶女兒來過,這次重訪,也是趣味盎然。

超市內部簡直就是一場環球之旅。

歐洲專區更像是個小小博物館:各種奶酪堆得像小山,法國紅酒、西班牙橄欖油、德國香腸……每一樣都在講述著它們來自的土地。

在亞洲區,我居然看見了老幹媽辣醬、王致和腐乳,還有各種各樣的泡麵,排列得整整齊齊,好像一夜之間穿越回了國內的超市。走幾步,轉到日本和韓國專區,琳琅滿目的零食和調料讓我眼花繚亂;再往前,就是印度和中東的香料區,空氣中混雜著孜然、咖喱、肉桂的香氣,仿佛能把人鼻子熏醉。

與其說這是超市,不如說是主題公園。記得某個拐角,一頭會搖頭晃腦的大象從天花板探出身來;另一邊,牆上的卡通人物忽然開口說話,把孩子們逗得哈哈大笑。就連衛生間都別具一格:門口偽裝成一個簡陋的“移動廁所”,可一旦推門進去,卻是明亮寬敞、裝飾考究。

之後我們暫別物質的層麵,轉而探尋精神的世界。前往藝術館,舊地重遊,靜靜感受那裏的美。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Cincinnati Art Museum)坐落在Eden Park裏。車子沿著公園的小路盤旋而上,兩旁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偶爾能從樹縫間瞥見河麵上的波光。初秋的陽光溫柔,空氣裏透著一絲涼意。

博物館的外觀莊重,白色古典風格的石柱和高大的門廳帶來一種肅穆感。推門進去,卻是溫暖而親切的氛圍。前台工作人員麵帶微笑遞上地圖,並且還是免費的。美國很多知名博物館的門票都不便宜呢。

館藏豐富,從古埃及雕塑到歐洲油畫,再到當代裝置藝術,應有盡有。走到一間展廳,突然看到莫奈的畫——雖然不是最有名的那幾幅,但柔和的光影讓我安靜下來。

還有梵高,畢加索的作品。讓人流連忘返。

Paul Cezanne -- Still life with bread and wine

Claude Monet

Vincent van Gugh

Picaso

Greece 300 B.C.

中國商朝酒器

古埃及 -- 1000-600 B. C.

出門後,我特意繞了個彎,再次來到這裏。這座雕塑,上次見到時就讓我印象深刻,至今難忘。

很喜歡這座坐落在山坡上的藝術館。喜歡它在光影流轉間自成一方天地,也喜歡那份難得的靜謐,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安靜下來。

忽然覺得,旅行的意義,或許正在於此: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在不經意間,與一座城市的靈魂,悄然相遇。

辛辛那提,下次再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6)
評論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菲兒介紹辛辛那提,我從未去過,以後有機會去看一看。
我過去博文中提到的布魯克林大橋的設計師John A. Roebling也是德國移民。這個橋是劃時代的。
Ben Affleck和Steve Jobs好像沒有德國血統,你再去查查?
xyz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aobeibei' 的評論 : +1

“我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坐下,歇息片刻,靜靜地觀賞著四周的景致。” 咦,菲兒的美麗背影呢?哈哈,照片放大了也沒找著,a bit disappointed:)

菲兒談到德國裔的性格特點和處事方式,頗有共鳴:“德裔群體強調紀律、教育、工匠精神、宗教信仰。“

聯想到在研究生院和職場上打過交道的德國留學生和德裔同事(or 對手)們,他們是極好的並肩作戰的夥伴(和值得尊敬的對手),認真,專注,客觀,理性,契約精神杠杠滴。但是,一般說來,他們碧藍/灰藍眼睛時時透出淡淡的疏離和冷漠,讓人很難與之在人際關係上走得那麽熱絡,相知交心。

無妨,正如菲兒細心總結的,德裔美國人對這塊新大陸的貢獻是首屈一指的,從科技到文化,不勝枚舉。在這種相對理性、平和和包容的氛圍中,可以說,走在美國無數大大小小的“German Towns”, 你可以完全放下戒備,變成吃貨,徜徉在如山如海的麵包,香腸,豬肘和啤酒中,開心又放鬆。哈哈,菲兒用“吃貨的迪士尼”完美詮釋了這一點:)
小火花 回複 悄悄話 原來德國移民是美國最大的單一歐洲裔族群,難怪精英層裏也有那麽多德裔。辛辛那提竟是這樣一個文化豐厚,又充滿人間煙火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有Germen Town,但這個Over-the-Rhine 街區可能是最大的一個德國城了吧。Findlay Market真是熱鬧,應有盡有,特別喜歡逛這種Market。以前還以為辛辛那提是個小地方呢,謝謝飛兒圖文並茂的介紹,長知識,有機會也去看看。
伽子羅衿 回複 悄悄話 讚博主好文!不想辛辛納提還有這麽一處人文之地,竟和德國移民有這麽一番特別的曆史情緣。千禧年前曾被派到德國工作過三個月,好客的德國人便帶我四處體驗,唯一過失掉的是沒能嚐吃到德國豬蹄子。不知辛辛納提有沒有這個德國風味?朋友有在多倫多不遠的那滑鐵盧城市找到過,風味很特別。
water_color 回複 悄悄話 Findlay Market看起來有點和西雅圖的Pike Place Market相像,但估計規模沒有那麽大罷了。
海邊紅樹 回複 悄悄話 我讀牙科助理專業的時候,和一個德裔老師成了好朋友。去她家過聖誕節。數年前曾幾次邀請她來我家來玩,後來就中斷了聯係。很可惜。平安是福。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再替博主補充一位當年負責土星五號火箭的總設計師Wernher von Braun,他也是德國人,美國就是憑借這款火箭將美國人送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跟著菲兒逛辛辛那提。辛城還沒去過,沒想到德國的淵緣很深,以後去時要好好看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跟著菲兒逛辛辛那提。辛城還沒去過,沒想到德國的淵緣很深,以後去時要好好看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那麽多食品,一眼就看到了那個長茄子,蒸了好吃:)辛辛那提的確很有歐洲風情,難得那裏也有免費的博物館,莫奈、梵高和畢加索的作品,都那麽特點鮮明,放在一起,很有趣。原來美國還有那麽多的德國人和德國文化的影響,謝謝菲兒介紹
regions 回複 悄悄話 沒想到德國裔居然是美國最大的單一歐洲裔族群,原來認為應該是英國裔呢。
光鹽行者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立國時用德語還是英語做官方語言有個投票,結果德語以微弱劣勢敗給英語。
我們係裏有個德國教授,父母從德國移民過來,他自己是4,5歲時到美國的。他老爸曾經被提名獲諾貝爾獎。他在美國長大,能說流利的德語,但行事為人一點不象德國人。我跟他開玩笑說,他是德國的硬件美國的軟件。還是軟件更重要。
何必在意 回複 悄悄話 在外遊,雖然在山中有時無法聯網,還是要冒泡點讚,菲兒這篇讓我也想去一趟辛辛那提!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看標題:“德國移民對美國的影響”, 我就想到了川普。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美國有不少德國人,但不知道有這麽多!讀菲兒的文就是漲知識!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菲兒的介紹,感覺這個城市融合了嚴謹和生趣,那個吃貨的“博物館”太有趣了!菲兒的遊記總是結合了人文曆史,很耐讀。
德國人的個性鮮明,很多地方和日本人有點像,但是更加藝術和厚重。
yuntai 回複 悄悄話 哇,辛辛那提有這麽多好看的地方啊,那些市場很接地氣,音樂廳相當漂亮,藝術博物館展品豐富,“這座雕塑,上次見到時就讓我印象深刻,至今難忘。”這是巴塞羅那雕塑家普倫薩的另一尊作品,菲兒以前寫的邁阿密一個博物館也介紹過他的作品,我們澤西市也有他創作的《水之魂》巨型雕塑。謝謝分享!哥倫布節快樂!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aobeibei' 的評論 : “德國人的個性看上去冷漠古板,但是他們做事認真自律,你對他提出建議,他也會理智思考,並不會因此給你穿小鞋。”

+100!日耳曼民族在歐洲很多國家都占主導,而且非常成功!
寒墨 回複 悄悄話 菲兒天地的文章涉獵麵實在是太廣泛了,跟著你長知識。
gaobeibei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菲兒的介紹。德國人的個性看上去冷漠古板,但是他們做事認真自律,你對他提出建議,他也會理智思考,並不會因此給你穿小鞋。德國在二戰前後,經濟不是太好,有許多人前往美國移民。老公的家族中也有許多親戚去了美國,有的留在了那裏,有的後來又回歸。德國這個民族嚴於思考,他們出了許多哲學家。德國還有如巴赫貝多芬那樣的大音樂家,德國還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世界的文化科學和藝術做出了貢獻。所以,我對這個民族很尊重。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他們的個性都有點古板,尤其是那個老板,做事特別一板一眼,不苟言笑。” 德國人的古板,比如遵守時間,做事認真,大概應當算普魯士傳統。我本人比較喜歡和古板的德國人打交道,他們雖然不夠靈活,但做人比較誠實,做事也比較可靠。
海邊紅樹 回複 悄悄話 “忽然覺得,旅行的意義,或許正在於此: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在不經意間,與一座城市的靈魂,悄然相遇。”菲兒好文,菲兒見識多廣,圖文並茂,從中學到了知識。有一次先生去辛辛那提開會,我沒去,現在想來後悔。謝謝菲兒,平安是福。
娜佳85 回複 悄悄話 讚菲兒好文!
忽然覺得,旅行的意義,或許正在於此: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在不經意間,與一座城市的靈魂,悄然相遇。+1
辛辛那提真是漂亮呢!古樸端莊,就像德國人一板一眼的性格。紅磚建築好看,像是到了中歐的哪個城市:)
原來美國有那麽多德國後裔,學習了。我隻知道中西部挺多的,我們公司在奧馬哈的同事,很多是德國後裔,他們做事認真,待人真誠,信仰虔誠,是老派的美國白人。
Jungle Jim’s International Market好有趣,記下了,下次去辛辛那提,一定要去見識一番。
喜歡那個免費的藝術館。有點像我們這兒普利斯頓大學的藝術博物館,也是免費的,以前我隔一陣就要去一下,看看有沒有換展品。新冠以後就關了,整修擴建後,10月底新開張,不知會不會收費。現在美國免費的博物館真不多了呢。
菲兒新周好,握手老鄉!





cxyz 回複 悄悄話 不好意思 點了兩下發布, 菲兒刪掉一個吧 :)
cxyz 回複 悄悄話 原來川普竟然有德裔血統。
辛辛那提我們自駕奧蘭多時曾經經過, 吃了一種上麵堆滿黃色cheese絲帶當地小吃。
杭州阿立 回複 悄悄話 跟著菲兒漲姿勢!
以前一直以為蘇格蘭移民在米國最多,原來還是敵不過德國佬兒 :-))) 再一回想,真的哪裏都有德國村、德國鎮、德國啤酒的趕腳。
Jungle Jim's我們也去過幾次。讀博士我在啃它雞,高速到辛辛那提一個多小時的樣子。去辛辛那提很多次,大多是當天往返,但也住過酒店。有一兩次是專場笑拚,直奔Jungle Jim'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