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13)
2016 (141)
2017 (105)
2018 (72)
2020 (45)
中國關於近期酒店的新聞,一個是賣外賣,熟食,上次寫過:
另一個就是賣健身卡。
相比傳統健身房,酒店健身房展現出諸多競爭優勢。首先是硬件設施優越:許多高星級酒店配備有先進的力量訓練與有氧設備、恒溫泳池、專業瑜伽室、桑拿房等,整體環境寬敞、整潔、維護良好。其次,酒店健身房相對冷門,人流量遠低於商業健身房,提供更安靜、私密的健身體驗。再加上酒店通常設有嚴格的出入管控與安保係統,為用戶帶來更高的安全性與隱私感。
服務也是其一大亮點。從幹淨整潔的洗浴空間,到每日更換的毛巾、免費提供的水果、飲品,甚至延伸到停車位、下午茶等增值福利,整體體驗遠超大眾健身房。“健身的同時還能享受酒店級別的服務,非常舒適。”一位在CBD工作的白領表示。
此外,部分用戶也看中了這裏的“圈層社交”屬性。高端酒店作為城市中高收入、高社會地位人群的聚集地,其健身房也成為特定人群之間建立聯係、拓展社交網絡的新場所。配合酒店多選址於市中心、商務區等交通便利區域,這一新模式對周邊居住或工作的中產用戶具備較高吸引力。
我們這次在酒店還真遇到過幾個不是住客來健身,桑拿的。
在上海某酒店巨大的泳池裏,見到一個幾乎天天在那裏遊泳的男士,以為他六十多,人家說自己都七十了,是附近的住客,喜歡這裏的環境,辦了張年客,好像一萬元,經濟條件不錯。他人也很好,讓給我們先用衝浪,知道我們呆一會就得走。他每天遊一個小時,然後到按摩池放鬆。看上去真是精神矍鑠。
在另一家酒店的桑拿間,我遇到一位中年婦女,態度就不太友好。
她坐在更衣室裏,一邊玩手機一邊自拍。我走過去,看到一個空著的更衣櫃,就隨手打開把東西放了進去。這家酒店的更衣櫃似乎不按編號分配,我還奇怪怎麽記得住哪個是自己的。好在這裏人不多,我就挑了靠門口、位置顯眼的那一個。
沒想到她一看,大發雷霆,說你怎麽往別人的箱子裏放東西?可她明明坐在另一邊,也沒見她把櫃子打開或者做任何標記,我怎麽可能知道那是她的?不過,我還是向她道了歉。但她依然滿臉的怒氣。
其實更衣室是個比較私密的空間,旁邊就是桑拿間。她一直在用手機自拍,還可能不小心拍到正在更衣的人——在美國,很多桑拿場所是禁止帶手機進入的,這麽做不僅不禮貌,還涉嫌侵犯他人隱私。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她又變臉,拿著手機笑嘻嘻地說:“這家桑拿不錯,回頭你也來打個卡吧。”語氣輕佻,仿佛剛才的不愉快根本沒發生過。
原來她並不是酒店的住客,隻是買了個臨時的體驗票。可即便如此,也不至於對別人這麽凶巴巴的吧,也許她以為我和她是一樣的“散客”?總之,她是有點過的。
再聊一下最近風口浪尖的預製菜。預製菜是指由食品工廠或餐飲企業將食材提前處理(如清洗、切配、醃製、調味等),部分或全部加工後進行包裝冷藏或冷凍,消費者或商家隻需簡單加熱或烹飪即可食用的菜肴。最近我們原來好多年前回去吃的西貝現在好像很受爭議。2016年那次是我們第一次吃,當時覺得很新奇,挺喜歡的,回美後還山寨了一下他們的西北蓧麵:)
我們這次去了一家和酒店連著的大商場中的一家主打本幫菜/現代海派菜風格的餐廳。媒體和美食博主將其稱為“頂流本幫餐廳”。裝修風格被評價為融合“摩登現代感”與“老上海風情”元素,環境相對時尚、有設計感。 用餐模式有“套餐”形式,適合家庭、聚餐、請客等。在大眾點評上的評論和得分還是很不錯的,就想著帶北京閨蜜去嚐一下。
那天去時食客很多,生意興旺,並且好多都是當地上海人。因為大圓桌都坐滿了,給我們六人安排的是車廂座。當時也沒考慮太多,想著中午12點能坐進去就不錯了。
當時大家已經肚子餓得咕咕叫了,為了省時間,就點了一個多人套餐。他們的冷菜上得很快,但想著,畢竟是冷菜,快一點就快一點吧。沒想到熱菜也是一個剛放上來,每人還沒來得及嚐一口呢,另一個又端上來了。有時還兩個一起上,騰地方就要騰半天。我跟他們說慢一點上,服務員一邊回答好好好,一邊還是繼續給你上。桌子上一下就堆滿了菜。突然感覺就不好了起來。
最糟糕的是,會讓人懷疑是不是預製了?盡管明白我們訂的是套餐,他們也許有中央廚房,預先知道什麽菜,確實可以將食料先準備處理好,來了就開炒,但這速度實在是有點太快太神奇了。不過說歸說,他們菜品的味道還是相對不錯的,並且每個菜都氣騰騰的,也就沒太多想,直到最近預製菜被熱議。。
這個叫小油條,應該是外國油條吧,哈哈哈,很脆。
招牌白切雞
核桃蓧麥蔬菜沙拉
椒鹽排條,味道不錯。
糟四寶,我喜歡。
小炒黃牛肉
香茜小素雞
一平元寶蝦
鬆鼠鱸魚
很快就上來,應該一定是先炸好的。
大烤河鰻,好吃。
石鍋蟹粉豆腐
泉水時蔬
桂花米糕
全家福肉皮,現在很流行全家福。
送的芒果冰淇淋。
這個好像是雙皮奶。服務員要讓你給他們寫評,二個人寫了還不行,要每個人都在手機上一一登錄。閨蜜的先生是個火爆脾氣,說那樣我們就不要了。果然,後來他們也沒讓每個人都寫,東西就主動拿來了,哎。
菲兒,你吃得多嗎?如果是我又撐著回去了
菲兒好幸福
菲兒,你吃得多嗎?如果是我又撐著回去了
菲兒好幸福
引發大眾熱議的西貝連鎖餐館問題,主要在於西貝商家明示暗示自己的菜肴不是預製菜,所以價格相對較貴,顧客們也期待菜肴是後廚“熱火朝天:)” 煎炒烹炸製作出來的。結果被人發現,the substantial part/燉牛肉居然是從標有保質期一年以上的料包出來的,更別提裏麵肯定有“科技加狠活“的保鮮劑!
所以,這商家就有misrepresentation/誤導顧客之嫌,如果是故意為之,則構成詐騙。
---------------------------------
同意你說的,誤導是主要的原因。西貝我們2016年第一次去的時候,他們的東西好像就是50左右(蓧麵),確實有點貴的。
你說的第三點如何辨別是非預製場的方法值得推薦。:)謝謝這麽認真,科學地點評!:)
----------------
艾瑪!“the substantial part” XYZ這個定義得好!:)
------------------------------------------
我十分讚同可可對預製菜的3點看法,看來預製菜的問題隻會越來越突出,全社會都是"利"當頭,還能指望什麽呢?不過菲兒一桌子的"多人套餐"十分誘人,尤其喜歡全家福肉皮、石鍋蟹粉豆腐、大烤河鰻。謝謝菲兒精彩的分享!祝新周快樂!
----------------------
藍山兄好,我們上次在南京大排檔吃,也是說是鰣魚。
這個套餐味道還是可以的,價錢也不便宜。就是一通的亂上,轟炸,搞得有點掃興,還讓我起了懷疑,哈哈。“——
唉,還是向菲兒學習,自己做吧。需要出去吃的時候,就別想太多:)讚菲兒的好分享,問好,新周愉快!
-------------------
是呀,另外態度還很差!同意蘑菇,稍微先準備好一點沒事,就是不能90%都做好了,隻熱一下啥的。在家做確實健康一些,但有時也會買半成品,主要是每天做,不知道吃啥,也很煩惱,哈哈哈。
謝謝蘑菇,新周快樂!
-----------------------
人和館挺不錯的!有人說上海酒店早餐的東西不少也是預製的點心,我原先不信,因為有的點心看見他們是當場做的,現在想想沒看見當場做的就有可能。美國的早茶也是,有的一看就是外麵有賣的半成品,隻要蒸一下就行。謝謝等等親臨帖分享!:)
不過菲兒這些照片裏的菜看著好像很不錯啊,哪怕預製,我也很饞:)
估計西貝這下倒黴了,也是自己作的。謝謝菲兒分享!
------------------------
“我看到她打開的預製包往麵裏倒的。”, 艾瑪,這也太過分了吧,還這麽貴。
我吃的這家確實挺不錯的,閨蜜也說好吃。就是價錢不便宜,還上得快得嚇人,菜一下子堆滿,感覺很不好。
大家都在說預製菜,那我就來說說酒店健身卡吧。其實美國這兒也有的。我以前就在我家門口的Hilton酒店健身的。那時月費才$24.99, 家庭套餐也就$55。記得我女兒小時候的遊泳課還是在那兒上的呢。確實環境好,服務也好,白菜價享受酒店待遇。那時,記得還有會員讓自己孩子去那兒打暑假工來著。可是後來人就越來越多啦,不好控製,酒店幹脆就翻倍地漲價,我也就撤了。算算也在那兒待了有10年呢!
至於菲兒文中提到的那個阿姨,蠻典型的,我腦子裏能閃出那個樣子。不太喜歡回國的一個原因就是人的素質太參差不齊了。
我倒是無所謂預製菜不預製菜的,好吃就好,還有就是不要放防腐劑呀!
----------------------------
謝謝娜佳!:) 我還真是不太知道,謝謝分享。隻看到有的酒店裏麵沒有GYM,要到外麵去,和別的店Share GYM。
那位有點奇葩。防腐劑很可怕。
----------------------
哈哈哈:)
“可當我去好餐館,付大錢,要的是“鍋氣”,要猛火,要自己在家做不來的, 要甜美的服務員。
大餐館賣預製菜,就不去了。去的人少了,它就關店吧。:”, 說得在理!
“在巴塞羅那市中心一家中餐館,上的小籠包裏邊還有冰,叫來老板娘,她回去用微波爐狠狠打,麵皮變橡皮了。誰還敢回去吃啊?”,艾瑪,嚇S!
-------------------------------
多謝老鄉,你太厲害了,知道得這麽多。我說呢,味道確實沒啥挑剔的,就是上得超快,感覺吃起來很趕,少了慢慢品味的感覺。菜也不便宜。
在紐約好多中餐店也有預製菜,像浙裏:我一開始就不喜歡它家的菜,想沒有吃過總得吃一次,吃過一次夠了~~
--------------------
哈哈哈,老鄉厲害,一吃就吃出來了,讚!:)
-------------------
天天魚港我們也挺喜歡的。“還告訴大家高檔購物中心不允許生明火,所以那兒的高級飯店也都是預製菜。聽這一說,我之後再也不到高檔購物中心請客。”,我也聽說了好像不允許生明火,但都是預製的,這也太嚇人了吧。
-------------------------
我也是這次回去才知道。 套餐感覺他們會預先準備,完全預製就過分了!
-----------------------------------------
可可對各種問題的總結非常全麵。同感。現在Costco買的有些東西也是碗一起進微波爐熱,總是有點不放心,不過還真是方便,特別是需要對付的時候。
-----------------------------------
林兄說得有道理。回想2016年第一次吃的時候,印象很好,他們放個沙瓶,好像是說等到沙到底了,就肯定菜上來了,好像是說20分鍾?那個時候還沒預製菜這一說呢。
預製菜到處都是,但價錢應當不一樣才對。像我們在這邊餐館吃鹽水鴨,醬牛肉啥的,不可能現給你做。
-----------------
不懂呀!
是的,這家的不便宜。同意,那些冷菜都是提前做的。還是吃領導家的熟菜好。:)
------------------------
哈哈哈,謝謝侃侃分享。你說得是呢,可人家就是實城呀。
-------------------
寒墨兄好,這裏的菜味道很不錯。同意不能每個都提前做。哈哈哈,我也是吃得糊裏糊塗的。:)
----------------------------
等雲台兄更新回國的帖呢!這裏的菜品還不錯的,價錢也不便宜,生意超好,就是上菜快得我目瞪口呆。:)新周快樂!
----------------
是啊,態度超差的,我一路上回去住的酒店,這位是最過分的。一般來說,大家都還挺禮貌的。日本有的酒店是不讓穿衣服的,嗬嗬。不過同一品牌,在上海的要求就不一樣,搞得我有點昏。多謝水星兄,新周快樂!
在紐約好多中餐店也有預製菜,像浙裏:我一開始就不喜歡它家的菜,想沒有吃過總得吃一次,吃過一次夠了~~
不過菲兒這些照片裏的菜看著好像很不錯啊,哪怕預製,我也很饞:)
估計西貝這下倒黴了,也是自己作的。謝謝菲兒分享!
如果餐館盡拿些預製菜來糊弄食客,早晚都會遇到麻煩,尤其現在市場競爭又是那麽的激烈。昨天,老媽跟幾個親戚去西藏南路,北京東路一家餐館吃鰣魚,可這個年頭長江鰣魚早就絕跡,看來又是餐館拿北美鰣魚來糊弄人,不過再怎著,臨近國慶餐館生意還是相當火爆。
我十分讚同可可對預製菜的3點看法,看來預製菜的問題隻會越來越突出,全社會都是"利"當頭,還能指望什麽呢?不過菲兒一桌子的"多人套餐"十分誘人,尤其喜歡全家福肉皮、石鍋蟹粉豆腐、大烤河鰻。謝謝菲兒精彩的分享!祝新周快樂!
預製菜的問題,好像很複雜,我想主要有以下方麵:
1) 如何定義“預製菜“?
菲兒文中寫道:“預製菜是指由食品工廠或餐飲企業將食材提前處理(如清洗、切配、醃製、調味等),部分或全部加工後進行包裝冷藏或冷凍,消費者或商家隻需簡單加熱或烹飪即可食用的菜肴“。
注意,食材“部分(應該是絕大部分或the substantial part)或全部加工“, 和終端“簡單加熱或烹飪“ 兩項是關鍵因素。
我們外食碰到的例子:在美國一家價格中上的中餐館點了“新疆大盤雞“,結果上來的一堆雞肉爛糟的(可能是從預製的熟雞肉料理包裏出來的),雖然餐館後來加了土豆/麵條等新鮮食材後期製作,但是,這盤菜的靈魂是有獨特風味的雞肉(the substantial part), 可它卻是預製的,我認為這盤菜就是預製菜。(這家餐館我們再也不去了)
2) 顧客的期望/expectations, 商家的保證/representations
引發大眾熱議的西貝連鎖餐館問題,主要在於西貝商家明示暗示自己的菜肴不是預製菜,所以價格相對較貴,顧客們也期待菜肴是後廚“熱火朝天:)” 煎炒烹炸製作出來的。結果被人發現,the substantial part/燉牛肉居然是從標有保質期一年以上的料包出來的,更別提裏麵肯定有“科技加狠活“的保鮮劑!
所以,這商家就有misrepresentation/誤導顧客之嫌,如果是故意為之,則構成詐騙。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商家如何告知顧客,而顧客對食品安全的知情權。
3) 外食如何辨別預製菜
在美國,超市裏的預製菜都明明白白地標識,顧客根據需要各自選擇,沒有問題。但是,去餐館吃飯就很難保證不碰上預製菜。我們一般選擇reputable 餐館,而且能夠根據顧客需要調整口味(少辣/微辣),這樣可以防止他們使用那種依靠提前調味的預製菜。
艾瑪,俺們想得腦殼疼:) 真是防不勝防。
感謝菲兒寫出這篇“拋玉引磚“啟發深思的好文。讚!
唉,還是向菲兒學習,自己做吧。需要出去吃的時候,就別想太多:)讚菲兒的好分享,問好,新周愉快!
大家都在說預製菜,那我就來說說酒店健身卡吧。其實美國這兒也有的。我以前就在我家門口的Hilton酒店健身的。那時月費才$24.99, 家庭套餐也就$55。記得我女兒小時候的遊泳課還是在那兒上的呢。確實環境好,服務也好,白菜價享受酒店待遇。那時,記得還有會員讓自己孩子去那兒打暑假工來著。可是後來人就越來越多啦,不好控製,酒店幹脆就翻倍地漲價,我也就撤了。算算也在那兒待了有10年呢!
至於菲兒文中提到的那個阿姨,蠻典型的,我腦子裏能閃出那個樣子。不太喜歡回國的一個原因就是人的素質太參差不齊了。
我倒是無所謂預製菜不預製菜的,好吃就好,還有就是不要放防腐劑呀!
我們冰箱裏一大堆冷凍的預製食品,吃得很香。圖的是方便快捷。可當我去好餐館,付大錢,要的是“鍋氣”,要猛火,要自己在家做不來的, 要甜美的服務員。
大餐館賣預製菜,就不去了。去的人少了,它就關店吧。
在巴塞羅那市中心一家中餐館,上的小籠包裏邊還有冰,叫來老板娘,她回去用微波爐狠狠打,麵皮變橡皮了。誰還敢回去吃啊?
還是學菲兒,自己做吧 :)
至於那位中年婦女,我也有故事。習慣了不搶進,不搶出,給人開門,在大陸照做。結果,不分男女老少,都是滋溜一下就進去了,沒有謝謝,甚至看都不看我一眼。我火了,從此也是快速鬆手,讓門自由砸向下一個 :)
預製菜的爭論,人們總是覺得“美國也有預製菜”、“隻要好吃就可以”,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一是加工環境無法監督,二是包裝都是塑膠製品,而且大部分在加熱的時候是直接微波爐或者帶著包裝進大鍋煮,再擺盤,三是保質期問題。那些外賣的問題比大餐館的更為嚴重。預製菜這樣紅火下去,傳統中餐烹飪藝術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西貝的廚房太可怕了,但小作坊預製廚房更是沒法看。可惜餐飲業為了降低成本,隻有預製菜一條路了。
“原來她並不是酒店的住客,隻是買了個臨時的體驗票。也許她以為我和她是一樣的“散客”?可即便如此,也不至於對別人這麽凶巴巴的吧。總之,她是有點過的。”
預製菜到處都是,但價錢應當不一樣才對。像我們在這邊餐館吃鹽水鴨,醬牛肉啥的,不可能現給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