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14)
2016 (141)
2017 (106)
2018 (72)
2020 (45)
昨天早晨出去的時候,還是霧蒙蒙的,看著玉米地的顏色,就知道秋來了
真的是來了耶,看這些我想搬回去的南瓜!
那不又到了要吃蟹的時候嗎?
“世間好物,利在孤行。
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
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極,
更無一物可以上之。”
——懂吃又懂玩,清朝著名生活家李漁老師
陳洪綬《品蟹賞菊圖》
齊白石《右手持杯,左手把螯》
不懂畫,但個人感覺更喜歡陳洪綬的《品蟹賞菊圖》多一點,文藝又生活,而齊白石的更漫畫一點。
說起吃蟹,其實早在千年前,善於吃喝的中國人就已經想出了各種料理方法,來好好收拾這群張牙舞爪的家夥們。
東漢末年(約公元200年),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天官-庖人》做注:“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意思是說周代人在祭祀時,會以“蟹胥”作為祭品。
蟹胥,就是螃蟹做成的醬,類似蟹粉或禿黃油。對啊,兩千年前,古人就知道吃蟹粉了……
到了近世的清代,清人吃螃蟹,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掰掰手指頭,你能吃過、能想得出的蟹菜,約莫兩隻手可以數完,但光光一本清朝美食指南/食譜書《調鼎集》中,收錄的蟹“料理”,就有47種!
蒸著吃、煮著吃、醉著吃,都不算什麽。就連蟹殼,都能拿出來折騰出個高級料理:且不論《中華小當家》裏那隻傳說中的蟹鬥,這裏記載的殼汁羹,用蟹殼熬汁,加薑末、椒末、豆粉、菠菜,是不是很耳熟?現在好多米其林大廚,不就喜歡這麽折騰嘛。
來看看這個蟹譜,你吃過幾樣?
《調鼎集》中蟹的菜式
拆蟹
蟹料理的配菜,變化萬千,但都歸於兩種:一是清淡不搶味的食材,例如燉蛋、豆腐我都做過的。
吃蟹拆蟹,也是件功夫事,在家裏吃就算了,沒人在在呼你的吃相,可是到了餐館,你不想法優雅一點還不行呢。來看看中國人發明的這些蟹器吧,上次看見博友東東還從中國帶了些回來。
蟹八件
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記載,大家耳熟能詳的吃蟹工具“蟹八件”,始創於明代,共有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翻譯過來,就是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和針,邊角旮旯一絲絲蟹肉都不放過,優雅地掏空一隻螃蟹的身體,就靠它啦!
拆蟹的正確方式如下:
1. 用小剪刀先把所有蟹腳都剪下來,避開關節部位
2. 先吃腳:蟹針貼著蟹殼探進去,把腳步細肉頂出來。蘸薑醋,吃掉
3. 吃大腳:用蟹錘把關節敲鬆,繼續用蟹針把肉挑出來。如果吃完還要有個小情趣,就別敲太碎,用剪刀從側麵把腳剪開,再剔肉
4.吃身體:把整蟹臉朝上放在小方桌上麵,用小錘子敲擊四周,把殼和身體敲出縫隙
5.開殼:用長柄斧把大閘蟹身體殼肉分離
6.刮膏:用長柄叉把蟹膏刮離開蟹殼
7.剔肉:剪去腮,再把蟹一剪二,用長柄叉還有刮片,把蟹肉一起刮到蟹殼裏
8.倒一小口薑醋,狠狠地吃
聽說“蟹八件”,不光用起來講究,材質本身也有講究,普通人家用銅的,富裕人家升級到豪華版銀子的,甚至還有用黃金的,哇塞!
又聽說“蟹八件”一出,便在吃蟹群眾中流行開來。吃蟹大區蘇州,嫁女兒都要隨附一套蟹八件。白露上窗欞的秋夜裏,與夫君麵對麵坐著,賞菊品茶,拆上那麽一隻兩隻大閘蟹,再啜上一口小酒,浪漫又風雅的小日子,就是這麽吃出來的。:)
再教教你怎麽區分公和母的?蟹黃,母;蟹膏,公。
蟹粉拌麵
~~~~~~~~~~~~~~~~~~~~~~~~~~~
這是在Maryland 吃的當地最有名的籃螃蟹
這是這次在中國哥哥請吃的外國螃蟹
五天哥家廚師做的小膏蟹
鼎泰豐吃的蟹粉小籠
可憐的我沒有中國的這些蟹吃,就去Cosco買這個帝王蟹腿吧,比美國的一般蟹還是好吃不少
女兒這份要黃油,美國人的吃法
菲兒又是存心饞人那
想念天上的外婆外公!
不過來美這10多年,吃螃蟹變得越不精致,基本上隻習慣吃大螃蟹腿,以前還用薑醬油糖做調料沾著吃,現在直接用Butter加檸檬,省事又過癮:))
謝謝菲兒的分享!俺在你這兒充分地過過眼癮 :)
喜歡螃蟹!下周我們也要去海邊吃螃蟹!
論
曉青 2016-10-02 06:09:46
回複 悄悄話 砸門!我要吃螃蟹!
南山鬆 2016-10-02 05:51:51
回複 悄悄話 誘人的吃螃蟹方法, 吃得精致啊:)
南島水鳥 2016-10-02 05:37:01
回複 悄悄話 這裏雖然夜深,還是想吃螃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