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2025 (2)
早期赴澳華人在種植業上的發展(3)
五、橡膠和棉花
昆士蘭北部的因尼斯費爾(Innisfail)埠及其周邊土地肥沃,是種植熱帶經濟作物的理想地區。隨著十九世紀末汽車的出現,橡膠作為生產汽車輪胎的原料就日顯重要。譚瑞作為當地香蕉和甘蔗種植大戶和實力雄厚的商家,敏銳地意識到現代汽車的發展對橡膠需求的重要性,並確信當地的氣候條件完全適合橡膠種植,於十九世紀末積極籌備試種橡膠。經一番醞釀籌備,他於1903年拿出一筆可觀數目的款項,在距離因尼斯費爾西部12英裏的地方購置並開辟了一大片土地,購買樹苗,進行橡膠試種。到1907年,看到首批栽種的2,000株橡膠樹苗成活,長勢良好,他決定再引種2,000株,期以擴大規模。[1]隨著橡膠樹苗的快速生長,這一試驗引起了澳大利亞官方的注意。1909年10月,維多利亞州農業廳的Turner(特納)先生和昆士蘭州農業廳的E. G. Scriven(史克文)先生帶著40名商家以及一群蕉農造訪了譚瑞的橡膠園,對他所取得的成就極為讚賞;那些商家也對此項橡膠試驗的後果極感興趣,寄望於此後能有機會經營其產品。[2]然而,一年後,譚瑞放棄了這項試驗。究其原因,一方麵是其太燒錢,需大量投入,管理費事;另一方麵,隨著橡膠樹長大進入收割期時,還需要大量的工人,而昆士蘭卻恰恰極為缺乏這樣的工人,尤其是熟練有效的專業工人。即便是可以從東南亞地區比如海峽殖民地或英屬馬來亞引進熟練工人,但鑒於自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後實施嚴苛的限製亞裔入境的白澳政策,如此引進亞裔工人之成數不大,故不得不放棄橡膠種植。[3]但無論如何,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澳大利亞華資在橡膠種植業方麵的可貴嚐試。
十九世紀末,譚瑞也在因尼斯費爾種植棉花。但因種植棉花的管理較為麻煩以及收益不明顯,不如種植香蕉和甘蔗更有利可圖,他在一年嚐試後便停止了棉花種植,將此項土地用於種植甘蔗。[4]
六、煙葉種植
早期華人進入澳洲,也很快便參與並投資於煙葉種植。1788年,英國首批殖民者抵澳時也帶來了煙葉。但其煙葉的真正種植,則始於維多利亞淘金熱時期。維多利亞東北的比奇沃思(Beechworth)地區是淘金熱點,靠近雪山,曾聚集了幾千中國淘金客及商家。1860年代初,美國內戰發生,導致澳大利亞煙葉進口受阻,給這裏的煙葉種植提供了機會。此時這裏的淘金熱潮也在消退,糜集礦區的大量淘金客就為此項種植提供了勞力。於是,一批煙葉種植戶在此應運而生。戶主雖然是歐洲殖民定居者,但與其合作的則是華人,稱之為“合股人”,即歐洲人以土地和資金為股份,華人則以出力和管理作為股份。換言之,真正的耕種經營者主要是這些合股人。之後,因一些華人已經歸化入籍,可以擁有和買賣土地,他們就成為煙葉種植園的東家和主管。如在京河穀(King Valley)區,Henry Lim Son(林新,音譯)於1874年開始耕種80英畝的煙葉地;而同時期Panlook (潘羅,音譯)家族則在尤羅濱(Eurobin)區耕種煙葉和啤酒花,都雇傭很多華人為其工作。[5]維多利亞官方的一份1881年調查報告顯示,在旺加拉塔埠(Wangaratta)有85英畝煙葉,由一位西人和13位華人管理;京河穀區有122英畝煙葉,由6位西人和2位華人管理;在京河穀的西邊,則有另外總計124英畝的6塊煙葉種植園,由2位西人和4位華人管理;京河穀的東邊,有183英畝煙葉,由7位西人和4位華人管理。[6]1880年之後,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也有了煙葉種植,主要是在新南威爾士的北部與昆士蘭交界的地區,並且所占生產的份額也較高。據1889年對煙葉種植麵積的統計,維多利亞有1,685英畝,新南威爾士4,833英畝,昆士蘭123英畝,大體上都是實施西人和華人的合股人製,且參與生產的主要人員以華人為主。[7]據報導,在1899年時,新南威爾士北部和昆士蘭東南部交界區域,華人煙農居多,有400餘人。[8]進入二十世紀之後,因新技術和新品種的引入以及意大利移民增多加入此一行業,而華人的居留和入籍受到極大限製,人數不斷萎縮,華人在該行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減弱。[9]
[1] “Para Rubber”, Cairns Moring Post (Qld.: 1907-1909), 23 December 1907, p.5.
[2] “Tam Sie’s rubber and banana plantation, with Mr. Turner, of the Victorian Agricultural Department, and Mr. E. G. Scriven of the Queensland Agricultural Department”, Week (Brisbane, Qld.: 1876-1934), 29 October 1909, p.21.
[3] “Rubber-Growing in Queensland”, Northern Miner (Charters Towers, Qld.: 1874-1954), 7 May 1910, p.5.
[4] Tam Sie. Memories of Tam Sie, 1875-1925. Held at the Mitchell Library, ML doc. 1532.8.
[5] Jacqueline Verrocchio, “Historical tobacco kilns in north-east Victoria”, Historical Environment 14.1 (1998), pp.29-38.
[6] “Tobacco Cultivation in Victoria”, Maitland Mercury and Hunter River General Advertiser (NSW: 1843 - 1893), Tuesday 26 April 1881, p.3.
[7]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Committees, Report from the Selected Committee: Select Committee on Tobacco-Growing Industry [1929-30]-Report on the Tobacco Growing Industry in Australia, 1/07/1930, pp.XIX-XX,in https://www.aph.gov.au/parliamentary_business/committees/house_of_representatives_committees?url=report_register/byparlist.asp?id=12th (accessed 2023/4/10).
[8] “種煙大略”,《廣益華報》,1899年4月28日,第3頁。
[9] Jacqueline Verrocchio, “Historical tobacco kilns in north-east Victoria”, Historical Environment 14.1 (1998), pp.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