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民國粵人赴澳留學檔案匯編(百十一):高要劉三
高要白土村
劉三(Lau Sam),又名域打劉三(Victor Lau Sam),高要縣白土村人,生於一九一三年八月十五日。申請劉三赴澳留學的劉華甫(Wah Poo),雖然是以他的監護人名義出現,但檔案中也沒有說明他與劉三的關係。通常來說,當時申辦孩子赴澳留學的人都是其在澳之父輩;但在一九二十年代上半期之前,也有少數叔叔伯伯或者舅舅申請其子侄輩、甚至兄長申請小兄弟前來澳大利亞留學的事例。
根據其它相關的檔案宗卷顯示,劉華甫不是劉三的父親,極有可能是他的伯父。劉華甫大約生於一八六八年,早在十九世紀末年(大約是在一八八十年代或者一八九十年代初)就從家鄉來到澳大利亞發展,他從昆士蘭(Queensland)最北部的港口穀當(Cooktown)埠入境,隨後便在該埠及當時位於白馬河(Palmer River)畔的礦鎮——梅鎮(Maytown)之間做生意,最終定居於穀當埠[1],在此開設一間雜貨鋪,名為“協安記”(Hip On & Coy),售賣日用雜貨與蔬果,生意興隆,家境殷實。隨後,他回國娶了一八八○年出生在梅鎮的阿芬(Helena Ah Fun),後者是在五、六歲時跟隨父親返回中國鄉裏,在國內長大。阿芬在一九○四年曾返回穀當埠跟丈夫住了一年後回國[2],然後又於一九一二年又去到穀當埠住了六年,一九一八年再返回中國[3]。上述檔案資料顯示,一九一三年劉三在國內出生時,劉華甫夫婦皆身在穀當埠,可見劉三並非他們的兒子。而阿芬在穀當埠所生的兒子,則按照劉華甫在澳大利亞所使用之英文名字的習慣,將Wah Poo(華甫)作為姓氏,兒子就叫做庇得華甫(Peter Wah Poo)[4]。其在姓名的拚寫上,也與劉三(Lau Sam)不同,這也再次表明劉三並非劉華甫的兒子。由此推測,劉三顯然是劉華甫在國內的弟弟所生的兒子。
劉華甫在一九一八年底陪著妻兒一起離開澳大利亞返回中國探親,在家鄉住了四年後,於一九二三年二月十四日再返回穀當埠[5]。可能在家鄉探親時便已跟劉三的父母商定,要將侄兒辦來澳大利亞留學讀書。於是,經過一番準備,待劉三年滿十周歲後,劉華甫便在當年八月十九日填好申請表,遞交給位於美利濱(Melbourne)的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為劉三赴澳留學申辦護照和簽證。他以自己經營的“協安記”商鋪做保,允諾每年供給膏火一百一十鎊給劉三作為留學期間的開銷,要把他辦到昆士蘭穀當皇家學校(Cooktown State School)就讀。
接到上述申請後,中國總領事館並沒有對其予以及時審理,而是將其擱置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事實上,同一時期遞交上來的同類留學申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耽擱,這可能與這段時間裏中國總領事館耗費了大量精力,與澳大利亞內務部商討修訂一九二一年實施的《中國留學生章程》,因為自其實施以來暴露出一係列的管理上的問題,內務部希望收緊條例,而中國總領事館則希望為中國留學生爭取多一些權益,多方交涉往返,耗時費力。直到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三日,這份申請才獲得審理,當天由中國總領事魏子京給劉三簽發了號碼為425/S/25的中國學生護照;五天後,內務部也為其批複了入境簽證。
在中國家鄉收到由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寄來的上述護照之後,劉三的家人又經過一年半左右時間的聯絡與安排,即為他找到了一路同行的監護人之後,才為其訂妥船票,從香港搭乘“太平”(Taiping)號輪船,於一九二六年九月三十日抵達昆士蘭北部重鎮堅市埠(Cairns)入境。在九月二十七日該船進入澳大利亞水域的第一道關口珍珠埠(Thursday Island)時,劉三被上船檢查的衛生防疫人員查出在航海途中罹患了疥癬,好在感染程度較輕,當即就在船上給予治療。待三天後抵達昆士蘭北部重鎮堅市(Cairns)時,已經大體痊愈,準予入關。劉華甫從海關將其接出來,帶回穀當埠,將其安排住進了他的“協安記”商鋪裏。因他本人很快就要再次回國探親(次年一月離境)[6],走之前有許多事兒需要辦理,無暇顧及這位侄兒,便將劉三托付給阿偉(Willie Ah Wee)負責照顧。阿偉是劉三的堂兄,生於一八八二年,一八九十年代末由劉華甫從家鄉帶出來到澳大利亞發展,跟著叔父一起經營“協安記”商鋪;他因來得較早,得以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永久居民[7]。
劉三抵達澳大利亞之時,正好是《中國留學生章程》修訂條例於一九二六年七月開始實施之後。按照新條例,在此之後來到澳大利亞留學的中國學生,一是最低年齡限製在十周歲,最高到二十四周歲;二是皆須入讀需要繳納學費的私立學校,而不能再像此前那樣可以入讀公立學校;三是如果年齡超過十三周歲,須提供英語學識能力證明。但是,在一九二六年上半年之前獲得護照和簽證的中國學生,則不受此項規定的限製。為此,內務部特別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半年獲簽的中國學生護照上注明:“執此護照之學生因經中國總領事與內部大臣商定準其來澳讀書不照新章規定之年齡及須有英文程度之資格”。劉三此時雖然剛剛滿了十三周歲,但因持有內務部去年核發的入境簽證,自然無須提供英語能力證明,而且仍然可以按照其伯父劉華甫原先的安排,進入公立學校性質的穀當皇家學校讀書。
從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一日開始,十三歲的劉三正式注冊入讀穀當皇家學校。在來澳大利亞之前,劉三學過一點英語,但會話還比較困難。進入學校後,他表現得很勤奮,也很守規矩,雖然短期內還無法完全聽懂課程,但因努力學習,在語言上表現出了極大的進步,一年後就可以應付相關的課程作業了。他在這間學校裏讀了三年,英文寫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九二九年十月,十六歲的劉三結束了在穀當皇家學校的課程,揮別伯父和堂兄,趕到堅市,於當月二十六日搭乘路過該埠的“太平”號輪船,駛往香港回國。他總計在澳留學三年,完成了小學課程。離開澳洲時,他沒有告訴中國總領事館,也沒有知會內務部,更沒有提出申請再入境簽證,表明他的離境回國是一去不複返,此後澳大利亞的海關記錄中也再找不到他的名字。
一九二三年八月十九日,劉華甫以監護人名義填好申請表,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域打劉三的赴澳留學護照和簽證。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三日,中國總領事魏子京給域打劉三簽發的學生護照。
劉華甫一九○五年三十六歲時獲得的長期居民證書。
一九一八年(時年三十七歲)劉華甫夫人阿芬申請的回頭紙。
一九○六年阿偉申請的回頭紙。
檔案出處(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檔案宗卷號):Sam, V Law - Student passport, NAA: A1, 1928/9083
[1] Wah Poo of Cooktown, Qld - birthplace: Canton, China - departed Cooktown, Queensland on the Australian 1 June 1905, NAA: J2482, 1905/48。
[2] Application for the re-admission of Wah Poo's wife, Melina (Ah Fun), NAA: A1, 1912/17072。
[3]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Helena Wah Poo (of Cooktown)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May Downs, Queensland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CHANGSHA on 6 November 1918, NAA: J2483, 263/17。
[4]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Peter Wah Poo (of Cooktown) - Nationality: Australian born Chinese - Birthplace: Cooktown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CHANGSHA on 6 November 1918, NAA: J2483, 263/15。
[5]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Wah Poo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China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CHANGSHA 6 November 1918 returned Cairns per ST ALBANS 14 February 1923, NAA: J2483, 335/052。
[6]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Wah Poo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TANDA 25 January 1927 returned Thursday Island per TAIPING 30 May 1933, NAA: J2483, 514/63。
[7]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Willie Ah Wee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 departed for China per TAIYUAN on 30 December 1906, returned to Cairns per EASTERN on 21 April 1910, NAA: J3136, 190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