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民國粵人留學澳洲檔案(卅):香山郭章讚

(2014-07-24 10:07:50) 下一個


民國粵人留學澳洲檔案():香山郭章讚

跟前麵介紹的那些在1920年代赴澳留學的香山竹秀園村郭氏子弟不同,這一位郭章讚是1930年代從中山經香港赴澳留學的。而此時,香山縣已經因孫文在1925年去世後,於同年被廣州國民政府改名為中山縣,以示紀念。
    1926年之後,因澳大利亞實施新的中國學生簽證條例(Chinese Student Regulations),中國留學生的入境申請和處理程序就複雜許多。根據1926年澳中二國為中國留學生來澳修訂的護照條例,最重要有兩點:其一,凡年在十至十五歲之中國兒童少年前來澳洲求學,須由其定居於澳洲之父母或相關授權之親屬作為監護人以為擔保;其二,年在十五至十九歲之中國青少年,來澳求學時,須具備初步的英語基礎和能力。與他的族人前幾年來澳留學申請所不同的是,1915710日出生的郭章讚(Kwok Chang Chun),其申請也必須走上述程序。從上述信息來看,郭章讚應該不是永安郭氏宗室子弟。
    193249日,在雪梨開有同昌果欄的郭亞開,為其已年滿十六周歲的兒子郭章讚能來澳留學,向位於雪梨的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請郭章讚的中國護照並提請其協助其子獲得來澳留學簽證。為此,郭亞開以其位於雪梨中國城沙梨山禧街72(72 Hay Street)的同昌果欄(Toong Chang & Co.)商鋪作保,應承每年供給膏火五十二澳鎊,申請其子郭章讚入讀位於雪梨中國城金寶街(Campbell Street)的唐人英文書館(Chinese School of English)。為支持這一申請,郭亞開簽署了監護人聲明,謂其本人已來澳定居達47年之久,業已歸化澳籍,開有果欄,品行端正。由此可以得知,郭亞開應是早在1885年就已從香山浮海南渡,進入澳大利亞討生活,經艱苦打拚,小有所成。按正常的估算,如果來澳時他即使還是一位少年的話,此時的郭亞開也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了。生身父親以監護人的身份作為擔保,這已經符合新的中國學生簽證條例的第一個條件,盡管郭章讚此時已經年滿十六歲,過了那個坎兒了。此外,郭亞開還向唐人英文書館的校長戴雯麗小姐(Winifred M Davies)要到了接受其子入學的承諾信函(可視之為錄取信),其子郭章讚在香港雪廠街的華南英文書院(Hwa Nan College) 入讀之時任校長林彩逑(Lam Choi Chiu,譯音——請知情的朋友幫忙查詢其中文名字為盼)的推薦信,加上郭章讚本人在該書院的英文作業稿,以證明其子已具初步的英文基礎,可以勝任在澳留學。
    郭亞開在澳洲的英文名字全名是Ah Hoy,沒有通常郭氏的姓氏英文拚寫。這可能是當年他入境澳洲之際,當海關人員問他姓名時,他說自己叫亞開,可能沒有說是姓郭,通過翻譯,海關人員就直接將其姓名寫成這樣了。實際上,當時來澳的許多中國人都遇有同樣的問題,導致英文的全名就是澳人根據其名字的中文發音,再對應寫成英文即可。可能也因為這樣,當郭亞開現在提出要擔保兒子來澳洲留學讀書時,其子的英文名字姓氏就與他對不上。其次,其子此時已經十六歲,如何證明他們的父子關係呢?澳洲當局當時的做法不是驗DNA,也沒有這種條件,而是通過海關查詢其出入境記錄,確認其離開澳洲回中國探親所停留的時間長短,以推測期間他是否在家鄉造人,有生育。鑒於當時澳洲的華人回鄉探親目的通常是結婚生子,在家鄉一待少則一年半載,多則更長時間,即二到三年不等,因而在這段時間內播種生子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就很大。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故澳大利亞當局以此作為判斷,亦頗為有效。根據海關記錄,郭亞開此前從1907年到1928年間曾六次回國探親,每次在中國待的時間都超過一年多以上,分別是19078月至19098月、19126月至19153月、19186月至19205月、19222月至19236月、192410月至19264月及19271月至192810月。郭章讚出生於19157月,是在郭亞開第二次回國探親返回澳洲4個月之後的事情。從播種到生育的周期來看,他們有父子關係顯然是合情合理的。
    在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內政部通過上述記錄確認了其父子關係以及經過調查也確認了郭亞開無不良行為與嗜好之後,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陳維屏遂於該年度513日,為郭章讚簽發了新版的中國護照,護照號碼122511,有效期三年。519日,內政部也照準發放了一年期的入境簽證,號碼是H.A.32/3017。總之,一切還算順利。
    於是,1932109日,郭章讚乘搭“太平”號班輪,從香港抵達雪梨港。他的父親郭亞開和哥哥(隻有英文名字Shar King,不知與其對應的中文名字)一起接他出關。
    抵達雪梨的第二天,也就是1010日,郭章讚就正式進入唐人英文書院念書。因其早在1931年初就注冊入讀香港的華南英文書院,打下了很好的英文基礎,過雪梨海關時,也能在回答澳洲官員的提問時對答如流,因此,就讀該校之澳洲課程,顯得比較從容,應付自如。由是,他在這間學校一直念到1933年底,各科成績優良,波瀾不驚。
    1934年新學年開始,已經十九歲的郭章讚轉入位於市區東部達令赫斯特(Darlinghurst)區的聖母修會中學(Marist Brothers High School)。雖然學習成績依然保持優良,但他隻是在這間中學讀了一年,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他沒有在這裏求學下去,到1935年初,又轉回到唐人英文書院繼續讀書。這一次,他算是定下心來,再也沒有挪窩,也保持原有的學習成績,隻是其中因騎摩托出事,休息一個星期而已。
   1936617日,二十一歲郭章讚結束了三年半的澳洲留學生涯,在雪梨乘坐同樣的班輪“太平”號,經香港返回中國。作為受到過西方中等教育的年輕人,回到風雲變幻之際的祖國,麵對日本侵華的腳步日益加快,以及中山籍開辦的四大百貨公司在上海、廣州以及香港的商業拓展,郭章讚的人生發展有很多的選擇。隻是我們手頭沒有他此後的資料,無從談及。

下麵是郭章讚的護照詳情。


193249日郭亞開為其子郭章讚在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請護照和簽證所填寫的申請表。


1932513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陳維屏為郭章讚簽發的中國護照中文頁。


1932513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陳維屏為郭章讚簽發的中國護照英文頁(右邊)519日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內政部簽發的簽證章(左邊)


19324月雪梨唐人英文書館校長給郭章讚的錄取信。


19321月香港南華英文書院校長給郭章讚的推薦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