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外國來華傳教士雜談 / 劉永平

(2009-09-06 08:30:23) 下一個

外國來華傳教士雜談

劉永平


  近百年來,所有從外國來中國傳教的男女宗教職業者,他們在擔負海外傳教使命之前,絕大多數都是受過高等神學院嚴格教育,具有相當文化水平、普通社會和醫學常識。
  他們各人都有自己所屬的宗派組織——差會領導和派遣,並負責他們在華傳教的經濟需要。故他們在華傳教時,一切要聽命於他們的差會,否則要受譴責或辭退。他們初到中國各地傳教,首先要花兩三年時間,集中精力熟習一種當地通用語言(包括風土習俗),例如:廣州話、客家話、福州話和普通話,同時也要學習閱讀中文《聖經》。至於能弄通和活用中文,在許多傳教士中,似乎沒有幾個能達到這個造詣的。因為我國數量眾多的繁體方塊文字,非用較長的時間下苦功夫,實在難以學到。
  查過去來中國傳教的人中,有來自英、美、德、法、意、加等國,以英、美籍人數較多。他們不僅向華人傳教,也有分赴印度、非洲、剛果和日本等國傳教的。
  下麵據我所知,介紹幾位外國來華傳教士:
  西樵官山,希伯侖會美籍女傳教士何思義,除熱心於傳教聖工之外,她還收養了好些孤兒。在陳濟棠時代,她和一位從德國教會派來的姑娘(忘其名)同心合力,收養孤兒,她倆視孤兒如己出,同甘共苦,同飲同食,打成一片。在日本侵華時期,廣州淪陷,緊急疏散,她和德國姑娘將孤兒背起一齊逃難。她們一輩子獻身於宗教活動和社會福利事業,直到退休離開中國。
  廣西梧州,宣道會建道聖經學院教授程文熙牧師(美籍),身穿中山裝,為人極其謙和,能講一口流利廣州話。他夫婦倆長期節衣縮食,竭盡所能,關心和資助好些有誌獻身為中國教會服務的貧苦青年進入神學院,並解決他們在經濟上的各種困難。他們還在美國華僑基督徒青年中,物色和鼓勵華僑青年返回中國讀神學,獻身為中國教會服務。新會縣陳霞露牧師就是在美國受到程文熙牧師感召,回國讀神學當牧師的。
  惠華連牧師,是一個非常熱愛中國人民的美籍傳教士。他是清遠縣濱江水上麻風病患者收容所的主持人。在日本侵華,廣州淪陷期間,他帶領所收的麻風病患者約有一二十名,疏散到粵北連縣三江地區。並征得連縣國民黨政府批準,指定一個小山崗建設麻風病人宿舍,以便管理供養和治療工作。由於當地農民非常憎厭麻風病人,害怕受傳染。在一個夜間,有幾個農民持槍到麻風病人宿舍,開槍掃射,當即有好幾個麻風人被打死打傷。惠華連牧師聞訊,當即奔赴現場視察,目睹慘狀,萬分難過,聲淚俱下。足見惠氏對麻風病患者的慈祥心懷。與此同時,惠牧師夫婦先後收養了四個來曆不明的女棄嬰,精心養育,視同己出,同飲同食,供書教學。惠牧師為人忠誠老實,和靄近人,生活作風完全平民化,不穿西裝、艱苦樸素。他於1951年死在連縣。四個女孤兒,經黨和人民政府繼續關照,培育成才,為祖國衛生事業貢獻力量。
  就如作者本人,出身於貧農家庭,兄弟姊妹眾多,無法升學,隻好到廣州市當個普通皮鞋學徒。若不是由於美國來華傳教士的克己助人熱忱,大概我也沒有機會進入梧州建道聖經學院造就,更沒有機會參加到廣東省基督教宣教師的行列裏來。
  注:
  關於外國來華傳教士大力資助和培育中國教會、醫院和學校人才,所有經費,並不完全由他們私人包辦,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許多熱心愛主愛人的無名氏基督教徒所樂意捐獻的。

《廣州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第十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