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黎承信神父(Fr Herbert Elliott)——美國瑪利諾會神父在桂剪影(8)

(2009-01-07 07:00:20) 下一個

 

黎承信神父(Fr Herbert Elliott)

在前麵介紹劉誌中神父時,曾有一張照片,是劉神父在平樂湴田傳教時與三個孩子在一起,說明當時瑪利諾會在平樂的主要傳教地就是湴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來到湴田重開教堂的,就是黎承信神父。

黎承信出生於紐約,於1926年進入瑪利諾修院學習,1939晉鐸神父。晉鐸後,他首先被派遣的教區就是桂林。在隨後的五年裏,他一直在桂林教區服務;之後他去到昆明,擔任美軍的隨軍牧師,並在當地的許多村莊裏參與救助難民的工作。為此,戰後他榮獲美國優秀平民服務勳章。1945年戰爭結束後,他重返桂林,繼續從事傳教工作。

1947年,桂林教區監牧羅民勞神父派遣黎承信神父前往平樂,重開因戰爭而關閉的當地教堂和中斷了的教務。除了傳教之外,黎承信還在那裏開設有一個小診所,為教民和當地民眾治病。1950年,當共產黨取代李、白、黃的新桂係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後,黎承信神父被當局驅逐出境。

離開中國後,黎承信把他剩餘的後半生,全部獻給了瑪利諾會在菲律賓的傳教事業。

下麵是目前所能找到的唯一的一張黎承信神父在廣西的照片。


1950年,黎承信神父在平樂他的診所為當地小孩看病。

說到瑪利諾會在平樂的天主教傳教事業,不能不提到湴田,因為本人手頭有一組戰時的湴田教堂照片,可以見證當時瑪利諾會在此間教務的發展。下麵是天主教湴田教堂的照片。


1938年,湴田的教堂神職人員住宿的房子,也是教堂大院的前門。


1938
年,湴田教堂大門。挺氣派的。


1938
年,湴田教堂內部,可以看到梁上有彩紙裝飾等物。


1938年,湴田村的一個小女孩。

這張照片拍的是平樂城。原照片無年代標明,估計是在1930年代末左右。

這是當時平樂城裏的孩子。原照片也沒標明年代,估計和上麵的照片是同一時間拍攝,約在1930年代末左右。 

不知上述教堂是否還在?而上述照片中的孩子如果還健在的話,應該已經是70多到80歲了。盡管歲月如梭,流水無情,但天地作證,印痕永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