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盡管去年年初國務院就發布了“國九條”這一綱領性文件,但資本市場卻沒有明顯改觀,2005年開市以來又連創新低。人們不禁要問:拿什麽來拯救你,我們的股市;拿什麽來保護你,我們的投資者?
資本市場病根在哪裏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直言,目前股市長期低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股權分置問題。在資本市場中,投資價值的創造者——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發現者——證券公司、投資價值實現的支持者——投資人,隻有這三部分人在資本運行過程中得到與風險相適應的回報,資本市場才可能正常運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對李青原的看法表示認同。他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設計製度缺陷——股權分置。這是一個“黑洞”,它把中國資本市場所有的能量通過這個製度吸納掉了,剩下來是一個空殼。
去年底,證監會出台《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轉讓業務辦理規則》。許多專家認為,這一製度的設計先天不足,不僅不能解決股權分置問題,而且為最終解決股權分置設置了障礙。吳曉求認為:“這一《規則》的出台將會為未來解決股權分置這個製度‘黑洞’帶來更大的法律障礙。”因為C股市場的設立不可能解決股權分置所帶來的結構性矛盾,隻會加劇這個矛盾。監管部門不能因為B股的存在而設立C股,為這些非流通股提供一個半流通的渠道。因為B股是在特定曆史條件下出現的,B股終將和A股合並。吳曉求認為,C股市場的“降生”使本已十分複雜的市場更加複雜,沉重打擊了“為資本市場早期改革和發展作出貢獻”的流通股股東和投資者的信心,“前期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可能要承擔由此帶來的損失”。
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誌國認為,C股市場的實質就是一個準A股市場,而一個市場有兩種股票,肯定是劣幣驅逐良幣,C股市場從場內轉到場外對A股市場來說是致命的威脅。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也認為,C股的推出使股權分置變為市場分置、投資者分置、資金分置,它會嚴重影響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且使股權問題更加複雜化。
“對於非流通股轉讓業務的問題,市場已經表明了,其實際效果非常消極。”李青原認為,這應該引起決策者的高度重視,應該對市場負責並盡快向市場作出反應並進行解釋。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認為,如果在A股市場之外再建一個C股市場即非流通股市場,會使中國的A股市場雪上加霜。
救市良方在哪裏
以法律、法規為中心的製度建設和在法律框架下的政策調整,是國家管理和建設資本市場的必要手段,也是緩解資本市場危機的重要手段。但是法律手段的調整還遠沒有達到它應該發揮的作用,或者是主導作用。
目前的法律框架,針對資本市場方麵的還有相當多的缺陷或者是缺位。比如大股東侵占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問題,大股東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和不等價交換的關聯交易等除了罰款沒有其他責任追究機製。證券監管機構工作人員的監管力度、控製力以及處罰力,都因為缺乏法律依據而無法實現。
中國證監會北京證監局局長張新文無奈地表示,證監會作為證券市場的監管機構,在政策調整方麵的權力目前還十分有限。畢竟資本市場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已經牽涉了方方麵麵的利益。而每一個政策的出台,並不是證監會自己說了算,需要跟相當多的部門協調,當然在協商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妥協。任何一項政策的推出無不伴隨著艱苦的談判。
李青原認為,“國九條”對於資本市場來說,僅僅是一個思路性、綱領性、開放性文件,隻提出了一係列需要落實的重要任務,至於先做什麽,後做什麽,哪些事情做出來是事倍功半,哪些是事半功倍,哪些事情先做會為後麵的任務設置障礙,哪些事情先做會為後麵的任務提供條件,還有待摸索。
資本市場定位在哪裏
張新文認為,由於大眾投資意識不足,大量的銀行存款還未轉成資本性投資,因此從這一角度判斷,社會積累的財富還沒有造成資本過剩,反而相對短缺。即使沉澱在資本市場的資本性投資,資金量也不夠,很多資金都是“過路資金”。這些過路資金尋找什麽呢?主要尋找短期的投資機會,也就是說,市場帶有明顯的投機性,因而導致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市場規律和經濟周期關聯度較小,而和投機的規律關聯度比較高。證券公司利用自營做莊、管理的資產和利用股民的投資資金來進入股市,炒作股票,這既扭曲了資本市場,又侵害了投資人的利益,並造成了證券公司巨大的財務風險。
據統計,股市建立15年來,股民投入股市的資金有兩萬多億元,虧損達50%左右,也就是說,股民已經虧掉一萬多億元了。在這種情況下,股市的上市公司是在創造財富,還是在毀滅財富?投資者都賠了,這個市場怎麽會有吸引力?因此,張新文認為,目前的資本市場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投資市場,或者是幾乎已經喪失了投資價值的市場。
一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要求有完善的資本市場體係與之相匹配,否則具有不同投資能力和投資目標的人,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市場,而出資人又無法通過符合自己投資特點的市場退出,經濟的良性循環和高度發展就不可能實現,社會市場化程度就不能提高,資本就不能充分流動。而一個完善的市場體係起碼應包括金融競價的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自動報價的、上市條件相對較低的全國性市場,符合風險投資要求的科技股上市的全國性創業市場,符合法律允許、交易活躍的協議轉讓市場,以及具有私募融資功能和沒有融資功能的區域性櫃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