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說“剪刀差”(讀李敖偏袒共產黨文有感)

(2008-03-28 11:36:50) 下一個

說說“剪刀差”(讀李敖偏袒共產黨文有感)

剛剛讀了《李敖自白:我為什麽偏袒共產黨?》李敖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我覺得有必要說說“剪刀差”這個概念。我把李敖一文說“剪刀差”的一段附在最後供大家參考。

大家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建國的。在這之前中國人經曆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109年的戰亂。建國初期雖然百廢待興,但是將一個千年的農業國改革成一個工業國也是頭等重要的百年千年大計。

發展工業必須增加城市人口,其來源就是農民。說白了“剪刀差”就是把城市生活水平用國家的力量或者叫政策的力量弄的比農村的高,用“剪刀差”來吸引農民進城當工人。當然啦,吸引農民進城當工人的同時也是有限製的而不是完全自由流動的。完全可以說一個農業國走向工業化的第一步就是增加工業人口,也就是增加城市人口。

幾千年的小農經濟達成了的農村和城市人口的一個平衡,或者叫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一個比例。這個比例是相當穩定的,它是由農村和城市的相互之間的依賴關係所決定的。為什麽農民不要進城呢?因為沒有好處嘛!要農民進城當工人發展工業就必須給農民進城當工人的好處,或者強迫農民進城當工人。

農民的生活相對城市不僅比較可靠,而且還安全(因為仗往往在城市打,中國農民剛剛經曆了上百年的戰亂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幾千年的小農經濟達成了的農村和城市人口的這個平衡不是可以容易地打破的。所有工業化國家都有逼迫農民破產當工人的曆史。有的國家甚至強行剝奪農民的土地逼他們進城當工人,而那個時候當工人的概念可不是象今天當工人啊!先不說那個時候當工人是幹一天的活兒領一天的錢。人家農民有農忙有農閑,工人可要天天上班啊!

中國的合作化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提高農民的工業意識,合作化其實就是某種意義上農業工業化,組織起來進行有組織地進行農業生產嘛。這樣一來,推銷早期發展工業中的初級工業產品也可以集體購買和銷售,從而為初級工業產品提供了可靠的市場。大家可以想象,早期發展工業時的初級工業產品的質量一定是不會怎麽好的。如果在農民單幹的情況下,這些產品的市場就很難保證啦!因此就無法保證初級工業的再生產!

可是雖然在經濟角度看是所謂的“剪刀差”吸引農民進城。但是農民看到的則是所謂的“吃商品糧”。“商品”概念一直都在用的。可是“商品糧”從哪裏來的呢?當然是農民交的稅啦!國家收稅就相當於家庭的收入,重要性可想而知。合作化對於保證國家收稅也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如果在農民單幹的情況下,農民們隱瞞產量騙地主的老戲就又要重演!跟每一個個體農民收稅的難度大家應該是可以想象的。對於這一點,搞農民運動起家的毛主席也是非常清楚的。

當然啦,這一切都是要農民做出犧牲的。可是,不如此中國的工業化的初期資金又能從哪裏來呢?毛主席把這種要人民暫時吃眼前苦未來將來的長遠利益的政策叫“大仁政”,把強調吃眼前苦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的政策叫“小仁政”。

毛主席說過:“所謂仁政有兩種:一種是為人民的當前利益,另一種是為人民的長遠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設重工業。前一種是小仁政,後一種是大仁政。兩者必須兼顧,不兼顧是錯誤的。那末重點放在什麽地方呢?重點應當放在大仁政上。現在,我們施仁政的重點應當放在建設重工業上。要建設,就要資金。所以,人民的生活雖然要改善,但一時又不能改善很多。就是說,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顧,不可多照顧。照顧小仁政,妨礙大仁政,這是施仁政的偏向。”

毛主席又說:“有人不同意我們的總路線,認為農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顧農民,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需知有大仁政有小仁政,照顧農民是小仁政,發展重工業是大仁政。行小仁政而不行大仁政,便是幫助美國人。有人班門弄斧,似乎我們共產黨搞了幾十年的農民運動,還不了解農民。笑話!我們今天的政權,工人農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這一基礎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壞的。”

可以說所有路線政策鬥爭的曆史就是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競爭的曆史。

我隻是覺得鄧小平理論太容易理解啦,其實就是“刷盤子”理論。它是以犧牲長遠利益為代價的。當然啦,在執行了以長遠利益為重的政策一段時間以後也應該注重一下短期利益。

比如說鄧小平的理論就是屬於這一類的,它馬上就可以深入人心。因為它就是讓人們可以睡覺前吃糖或者是“洗碗”賺錢,幾乎不需要任何思想工作就可以被人們接受啦。但是要人們睡覺前不吃糖或者是“讀書”就需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和不太容易造成人們的共鳴啦!所謂“務實”就是隻看眼前利益和放棄長遠利益的同義詞。

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真理”容易賣就是因為它逃避了思考。

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所有競選也統統都可以概括成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競選,以近幾十年共和黨比較注重短期利益和民主黨比較偏向長遠利益為標誌。

在中國當年還有劉少奇“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以短期利益為重的政策和毛主席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以長期利益為重的政策的鬥爭。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何等的好啊:欲速則不達!

共產黨早期的“打城市”和“農村包圍城市”競爭也是以短期利益為重和還是以長遠利益為重的競爭的例子。

毛主席說這是“小仁政”和“大仁政”的區別,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矛盾。

為了眼前利益必然會犧牲長遠利益,為了長遠利益也必然會犧牲眼前利益,當然啦,除非是資源極端的豐富的情況下,那樣就可以都照顧到。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如果是民主競爭的話,短期利益的勝出幾乎是毫無疑義的,因為“小仁政”對老百姓的吸引力比“大仁政”強大的多得多。這就好比要孩子們在吃糖和刷牙之間做選擇一樣,絕大多數是要吃糖的。

在中國為了建立基礎工業而作出巨大投資和犧牲絕大多數農民的利益的時候拿“為民請命”這個“小仁政”跟毛主席的發展基礎工業這個“大仁政”競爭這才是彭得懷問題的實質。由於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競爭時的強大的優勢,毛主席必須嚴厲打擊這個眼前利益為主的進攻。

今天,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是來自勞動力的廉價,而是來自中國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係。無論是玩具還是衛星,還是原子彈,等等都可以在中國一個國家內部搞定的。

即便是一個玩具都涉及至少,電子、紡織、化工和冶金工業。我搞一個小產品都深有感觸。當一個產品涉及來自多個國家的零件的時候就很難控製成本啦。當然啦,一個具體產品的操作有時選擇進口零件就是另外一回事兒啦。

由於為了長遠利益的政策是需要長時間才能見結果的,而且還不一定就能見好的結果。因此,在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競爭中,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要大家民主一下的話,幾乎可以完全百分之百地肯定地下結論說:短期利益必然打敗長遠利益!因為大多數人的眼光往往不是很長遠的,這一點大家也可以從美國人的競選中共和黨總是用減稅來討好選民買選票看出。睡覺前吃糖是眼前利益,睡覺前不吃糖是長遠利益。膩愛孩子是眼前利益,不膩愛孩子是長遠利益。以前有一本說“讀書”和“洗碗”的書,說的也是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關係。“讀書”是以長遠利益為重的政策,而“洗碗”則是以短期利益為重的政策。執行“讀書”政策就必須生活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執行“洗碗”政策就可以馬上進入小康。我就不說正是因為有人執行“讀書”政策才使得執行“洗碗”政策的人們可以馬上進入小康的啦,因為如果人人都執行“洗碗”政策的話就誰也別想進入小康!

由於用以短期利益為重的政策跟以長遠利益為重的政策競爭是不公平的,因為以短期利益為重的政策的勝利是十拿九穩的。但是以短期利益為重的政策又是短視的和不負責任的,這才是彭德懷的“萬言書”裏的“為民請命”的實質。彭德懷拿著以短期利益為重的政策跟毛主席的以長遠利益為重的政策競爭其實如果不是鼠目寸光就是別有用心的,這就好比爸爸不讓孩子睡覺前吃糖而媽媽說睡覺前可以吃糖一樣(孩子喜歡誰是不言自明的),因此甚至可以說是很卑鄙的(特別是還用“為民請命”包裝起來,他是否有心或有意也就是他的動機是否“清純”都根本不重要啦)。

所以說,如果人們反對毛主席批彭德懷越激動就越發地說明了毛主席的偉大,因為這更說明了毛主席的以長遠利益為重的政策是多麽的不被理解(現在都不被理解就別提當年啦!)和毛主席幾乎是以他個人的力量保護和實行了以長遠利益為重的政策。中國幸甚!中華民族幸甚!

當然啦,這一切都是在為發展工業投資。既然是投資就不可能總是賺錢。這年頭玩股票的人多了,投資不可能總是賺錢這個常識應該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啦。事實是中國的工業化無論是在速度上飛快還是在質量上的競爭性都是有目共睹的。

毛主席萬歲!中國萬歲!中華民族萬歲!

**********************************
附:《李敖自白:我為什麽偏袒共產黨?》一文說“剪刀差”的一段

誠然,同曆史上的所有偉人一樣,毛澤東也不是沒有犯過錯誤,但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遠遠大於他的過失。正是他旋轉乾坤,把一個備受欺淩、人民做牛做馬的黑暗舊中國,變成昂首挺胸、人民當家作主的光明新中國。從毛澤東誕生的1893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僅僅在這半個多世紀裏,中國死於饑餓、營養不良和缺醫少藥的人,就可以說數以億計,全國人的平均壽命隻有34歲。新中國的建立,徹底改變了中國廣大人民的命運,使他們擺脫了原先悲慘的生活狀況。眾所周知,毛澤東時代為籌集工業化的資金,曾經實施工農業產品"剪刀差",導致農民的生活處於比較低的水平,而且"大躍進"的災難也發生在農村,但時至毛澤東逝世幾十年後的今天,中國農村的眾多家庭仍然懸掛著毛澤東的畫像,甚至在改革開放後富裕起來的沿海地區農村也一樣,沒有任何人的強迫命令,完全是農民們自發的行動。農村的老一代人都經曆過舊社會,他們知道在風雨如晦的舊中國,千家萬戶啼饑號寒,流離失所,賣兒賣女,妻離子散,是毛主席派來的親人解放軍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從此他們過上了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學上,有病能夠治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腐敗的新生活,因此,無論這些年來某些知識分子和海外敵對勢力攻擊毛澤東如何"專製",如何"獨裁",如何"不懂經濟",他們始終認定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從20世紀90年代起,在沒有任何輿論引導,沒有任何人發動和組織的情況下,"紅太陽熱"席卷了萬裏神州大地,千千萬萬的老工人、老農民和當年的知青們,一遍遍地唱著毛澤東的頌歌,深情地懷念這位已故的領袖。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從天南海北,從四麵八方,來到北京的毛主席紀念堂,向他們敬愛的領袖和導師表達崇高的敬意。毛澤東永遠是人民心中的一座豐碑。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