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隻是打家劫舍殺人放火嗎?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其最終目的也是政治
(2008-03-13 09:40:39)
下一個
戰爭隻是打家劫舍殺人放火嗎?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其最終目的也是政治。
莊冬
戰爭隻是打家劫舍和殺人放火嗎?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其最終目的也是政治。
這就是為什麽有些這打家劫舍和殺人放火的水平上是大勝了的人們會在戰爭中失敗的原因,因為他們的最終的政治目的沒有達到。
絕大多數人有時看小說當曆史,又有時看曆史當小說。
大家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不要忘了那裏說的是漢朝以後的事情。而漢朝的建立卻是跟一個曾經受過胯下之辱的人叫韓信有很大關係的。這說明漢朝以前中國人或中國社會的組織性和複雜性已經遠遠超過了<三國演義>的將帥必定是武功高強了。至少韓信受胯下之辱的事實說明韓信一定不是武功高強或身長九尺了。
如果一個人的戰爭概念隻是打家劫舍和殺人放火的話,他最多也就是當一個山大王或海盜而已。
如果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戰爭概念隻是打家劫舍和殺人放火的話,這個國家或民族是一個不會幫助自己的無頭蒼蠅。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所謂“無福之人跑斷腸”的原因。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所謂“主帥無能,累死三軍”要用“累”的原因。
日本侵華的目的是明擺著的。
那麽為什麽日本侵華以後要攻擊美國呢?很多人認為那是因為由於日本侵華的原因,美國人切斷了日本的石油等資源的供應。
如果事實是這樣的話,日本侵華以前的石油等資源的供應還是由美國人保證了的,或至少美國人對侵華以前的日本的石油等資源的供應沒有加以限製。
事實是首先日本侵華了,接著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等資源的供應加以限製了,然後日本侵華以後又攻擊美國了。
最後的結果也是明擺著的:
美國人繼續承擔為日本供應石油等資源的責任。
在中國呢,發生了四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日軍大勝了中國八年以後又乘勝追擊去日本擴大戰果了。
第二個故事是,於日軍奮戰了八年的,即有八年對強敵抗戰的有實戰經驗又有世界最先進的美軍裝備的八百萬國軍,在有指揮了八年對強敵抗戰的有實戰經驗的統帥的指揮下一路勝利進軍到了台灣。
第三個故事是,於日軍完全沒有奮戰了八年的,於日軍完全遊而不擊了八年的,還種了八年鴉片的,即有沒有任何對強敵抗戰的實戰經驗又沒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美軍裝備的不到一百萬的共軍,在沒有指揮了八年對強敵抗戰的實戰經驗的統帥的指揮下一路失敗撤退到了北京。
有了前麵這三個故事的事實和曆史的基礎,即是美軍在亞洲的統帥又是日本人的太上皇的那個人當然不能服氣了。他認為隻會洗衣服和做飯的中國人是不會打仗的,我這個日本人的太上皇是白當的嗎?中國人都被日本人很輕易地打敗了。天下那裏有任何邏輯科學能說出任何中國人可以跟美國人交手而不是大敗的可能性呢?
特別是美國人曾經問自己“誰丟了中國?”的問題,因為不僅日本對中國有興趣,美國也想控製中國。而且當時幾乎所有美國政治家都認為中國已經是美國的勢力範圍了,不然他們就不會問“誰丟了中國?”這個問題。拿都沒拿到就談不上“丟”,是不是?
準確地說,第四個故事並不是在中國發生的。第四個故事抗美援朝是在朝鮮發生的。事實是,不僅天下沒有任何邏輯科學能說出任何被日本人很輕易地打敗了的中國人可以跟美國人交手而不是大敗的可能性,事實也確實是在美軍麵前的日本人的手下敗軍組成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對美軍是一敗塗地。
第四個故事的結果是日本人的太上皇飲馬鴨綠江,然後感恩節前和聖誕節前節節勝利凱旋回到38線,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勝利的象征,緊接著競選勝利成為美國總統。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子事呢?
日本人本來就不應該操心石油等資源的供應問題。有美國人繼續承擔為日本供應石油等資源的責任。
有八年對強敵日軍抗戰的有實戰經驗又有世界最先進的美軍裝備的八百萬國軍和有指揮了八年對強敵抗戰的有實戰經驗的統帥的指揮下一路勝利進軍到了台灣的曆史的經驗告訴世人的又是什麽呢?
有指揮了八年對強敵抗戰的實戰經驗的統帥告訴我們:打仗不需要實戰經驗,實戰經驗越多越失敗和世界上最先進的美軍裝備沒用。
可是,在中國的最近的這一次內戰中,究竟那一方是有實戰經驗的呢?
這是一個即非常簡單,又對一些人是難得比登天都難的問題。其實也不難,人人心裏都明白,隻不過是嘴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