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34)
2021 (2)
2024 (1)
解讀莫言諾獎感言中談的故事
西風
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一件很令我們高興的事情。但是正如莫言在講話裏所說:盡管如此,沒有一個作家能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他的作品。嚴重點說正如王小波比喻的那樣:這個世界分我們和他們兩類人。想讓屬於他們的那類人為我們叫好,那是不可能的。那些打著人權幌子對莫言獲獎說三道四的家夥,其實隻是借著人權自由平等的旗幟要實現個人的私欲最大化。最近,跑到美國的人權律師陳光誠在他的侄子犯罪後居然要中國尊重人權。他怎麽就沒有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歡迎嚴懲罪犯。”這是不是罩在美麗謊言的下麵的虛偽。
好了閑話不敘。隻解讀一下莫言在得獎感言裏講的幾個故事。以下純屬個人見解。歡迎商榷探討。
1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裏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舍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我還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裏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麵。他睜著大眼看著我們,眼睛裏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後,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多年之後,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人權人士劉曉波獲得了諾獎,但還沒有享受到領取諾獎的榮耀。(人權人士似乎在哭,真苦假哭還真就兩說)對於這件事,可以說: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2 我再講一個故事:三十多年前,我還在部隊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辦公室看書,有一位老長官推門進來,看了一眼我對麵的位置,自言自語道:“噢,沒有人?”我隨即站起來,高聲說:“難道我不是人嗎?”那位老長官被我頂得麵紅耳赤,尷尬而退。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許久,以為自己是個英勇的鬥士,但事過多年後,我卻為此深感內疚。
當別人漠視我的人權時,我據理力爭,但是我忽略了一個前提:對於那個善意或者說沒意識的漠視,我的爭吵屬於多餘和不講理。
3 請允許我講最後一個故事,這是許多年前我爺爺講給我聽過的: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風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麵如土色。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一個人幹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幹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自然沒有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幹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於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隻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這個人出去受罰,他自然不願出去,眾人便將他抬起來扔出了廟門。故事的結局我估計大家都猜到了——那個人剛被扔出廟門,那座破廟轟然坍塌。
佛門隻是徘徊在供眾生容息的寺廟外麵,當想純淨人的容身地的時候,這個世界就一定坍塌了。
以上的解讀成立與否,無關緊要。主要是我的理解。
寫於2013年12月9日
西風——多倫多華人作家。加中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