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34)
2021 (2)
2024 (1)
本周第 3 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禮落下了帷幕。這次評選結果,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幾項大獎,都落入日本導演枝裕和手中。
日本成為本屆電影大獎的大贏家。中國參與角逐的大片《赤壁》、《非誠勿擾》等雖然票房不菲,但都落選。華語影人馮小剛和吳宇森與最佳導演失之交臂,大牌影星章子怡也沒風光再現,令人歎息。
這次評獎活動的另一個現象是缺失了熱鬧景象。顯然這次亞洲電影節遭受了冷落,這也許是目前世界電影業的一個普遍現象,其個中原因除經濟危機對電影業影響,消減了一些觀賞群體的熱衷外。
筆者以為,最主要的還是: 電影質量公信力下降,降低了觀眾對電影娛樂的興趣。
現如今中國電影界拍攝的大片,實在缺乏精神內涵,調侃和 “無厘頭”的娛樂太過廉價。最近著名影評人許石林寫了《娛樂和商業導致電影走向卑賤》一文。
文章尖銳指出:電影如果不再擔負 “ 載道 ” 的重任,一切都 “ 無厘頭 ” 娛樂,那麽銷售的成功,就等於用票房支持它胡搞和繼續胡搞。這樣終將把中國電影重新定位到卑賤無底線、娛樂無極限的地位。
客觀的說,中國這次送選電影各個是票房大豐者,在亞洲電影大獎獲獎席上“痛失街亭”。
顯然不能說觀眾沒有層次,現實是,在當前電影娛樂商業化運作過程中 ,票房成功隻能代表商業銷售手段的成功,如果同時也獲得評選大獎,這樣就有貨真價實的感覺。也能提高廣大觀眾對自己審美的自信心。
反之,票房獲得了的巨大成功,但卻沒有得獎,隻能說明,觀眾遭受了商業銷售的陷阱, 如果受騙太多,會產生逆反心裏,文藝批評也會痛失公信力。大家以後誰還會相信海報的宣傳。
電影界不太願意接受批評的聲音,因為他們想的是,怎樣撈票房,賺快錢,而不是細究“載道”和藝術的唯美旋律。缺失批評的環節就猶如穿著 “皇帝的新裝”,隻能自淫 。
筆者不想把把評獎結果當做衡量電影藝術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但導演要憑借作品揚名,演員要憑得獎走紅。獎杯的失落,是不是應該值得大導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