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試問天下情為何物?

(2008-11-25 04:29:57) 下一個

試問天下情為何物?

——觀《上海灘》連續劇雜談

作者: 西 風


《上海灘》是80年代一部風靡大陸和港台的電視連續劇。作品由幾個不同風格的編導共同完成。《上海灘》80年代的收視率就達到100%,我的根據是我所認識的講華語的中國人沒有人不知道《上海灘》,沒有人不被演員們精湛細膩的表演所折服。許文強(周潤發飾),丁利(呂梁偉飾),馮程程(趙雅芝飾)馮敬堯這些人物經過藝術的塑造,性格獨特,形象鮮明。我上大學期間,有一位熱愛藝術的同學:他經常在聚會中學著馮敬堯的口氣說:“阿利,你派人給我拿下聶仁王的人頭。記住——要幹淨利索。”我知道他像丁利一樣佩服馮敬堯的魅力。

我覺得《上海灘》連續劇除了每一集之間的故事情節風雲迭起、扣人心懸外,而且每一集本身就充滿著打動人心的經典對白,這有點像話劇藝術。其簡捷的對話滲透著傷感和灰諷。其中一處許文強舉著被丁利砍斷的手指說——當我第一次投身愛國事業的時候,蹲了3年的監牢,當我第二次講愛國的時候,斷了手指頭。現在我心灰意冷,隻想過平民的生活,請不要打擾我的選擇。”但樹欲靜而風不止,許文強想逃過馮敬堯這個黑社會老大的迫害肯定是做柏拉圖式的夢。

故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另外一處是當丁利在協調馮程程和馮敬堯之間的緊張父女關係時,說:“我小的時候,我的父親經常喝醉酒打罵我母親和我,我對他充滿了怨恨,可是他死了以後我以為我會很高興,但是我卻傷心的哭了,因為那時侯我才知道:父親隻有一個,失去了就再也不會有了。”其情狀之感人,語言之簡明,道理之透徹使我不得不佩服《上海灘》拍得的確充實有力。從文學鑒賞角度看《上海灘》,我覺得這是一部集話劇、影視劇等表演藝術於大成的一部商業片。我酷愛文學,感覺《上海灘》連續劇在藝術的創作和表演上很登峰造極,所以我從大學期間開始看《上海灘》到如今,總共看了不下5遍。這個連續劇我總體的認識就是作品給我們提出了一個疑問——試問天下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關於世間情為何物,中國古典文學大師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這樣說:“都道是金玉良緣,俺隻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上海灘》連續劇中許文強和馮程程之間那種撲簌迷離的愛情故事,沒有演繹出“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圓滿結局,我相信無數馮程程和許文強的粉絲一定恨透了導演和編劇。讓粉絲們空歎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北宋柳永的《蝶戀花》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句話可能表述地是——為愛情所擾的情景。其實豈止是愛情能有這樣的功效。 華商會董事馮敬堯因為沒有連任會長而昏厥在地。滿身江湖義氣的丁利放許文強一條生路後衝馮敬堯扯開自己的衣服大喊:“一命抵一命,要殺就殺我吧。”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把男女愛情看得高於一切,有人把金錢權勢看成是最高追求,有人把兒女情素當成終極關懷。有人把江湖義氣當作行為準則。有人把民主自由看作海闊天空,如果為了討得權勢而背叛愛情,會被罵作陳世美。如果為了個人的私情違背民族大義,那叫猥瑣。這讓我想起張愛玲的《色戒》表現的就是這樣一個猥瑣主題。借著擴展人性的幌子,李安把《色戒》搬上了銀幕。不過藝術的技巧很蹩蹙,拍得簡直就是個三級片,我覺得李安拍《色戒》根本不是要體現人性,而是想褻瀆藝術。

白居易的《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現在時代這種對於愛情的美好追求已經越來越淡漠。人們把愛情讚美的這麽美好,可是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在愛情經典之詞麵前心口一致呢? 古往今來從來就沒斷過偷情,奸殺。所謂時代的進步不過是對於人性更加放縱。同性婚姻能夠合法化,一夜情、換妻俱樂部的泛濫成為一種光榮時尚。試問蒼天:誰能放真愛一條生路? 誰能指點情意的迷津? 真的我要感慨: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隻有情難死。因為人類有一“情”字,所以它為文學藝術的天空鋪設了一條沒有盡頭的階梯,也為生活中 “砒霜很毒,可喝得人卻含笑。”帶來了存在的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