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雷拉來電話說:“我有幾天沒在家,剛打開電腦,才看到你的來信…”
我:你到哪裏去了?
雷拉:我開車去新罕布什爾,去看我的外甥。
我:開車?!這可是不近的路程啊。(從麻薩諸塞州,跨到新罕布什爾州!)
雷拉:沒什麽,我對他說,我自己開車去。萬一有什麽問題,我會給他去電話。
我:你這麽大歲數了還開車?
雷拉:我一直開,我不想停下來。一旦停下來,就會依賴別人,我最不想發生的事,就是依賴別人。
我:哎,我希望我到了87歲仍然能開車。
雷拉:你一定能。我能做的,你當然都能做。
我:我上次說乘火車到波士頓去看你,是因為不想自己開這麽遠的路。如果是你的話,你一定就開車過來了…
雷拉:是的,因為我比你年輕(她大笑)…
沒錯,雷拉在心態上,比許多四、五十歲的人都年輕。她的不願依賴任何人,這樣的獨立理念,在許多美國老人身上都存在。
我在中國時曾經聽到“美國是老年人的墳墓”的說法,這顯然是站在自己的文化傳統上,去判斷另一種文化而得出的結論,並非完全得到美國老年人的認同。我原來住的那條街上,有好幾個獨自居住的老人,都很有自己的生活,他們參與各種社區活動,當義工,院子裏種滿了花。相鄰的84歲老太太斯黛佛妮,每天到社區大學去學畫,開畫展,邀著朋友們一起去遊泳,一起外出吃飯。當我問她為什麽不和女兒、孫輩住在一起時,她不加思索地說,我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我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我們經常相互探望,這就足夠了。
這和社會服務功能的健全與否也有關係。美國老人生病,急救、住院,能得到周到的護理。家屬子女可以探望,但不允許參與護理,因為他們沒受過專業的訓練。而在中國,子女親屬承擔了本應屬於護士的工作。於是,老人們獨立不起來,並把有子女可依賴當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