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辨 音 技 能 訓 練

(2009-12-05 07:29:21) 下一個
辨 音 技 能 訓 練


辨音技能訓練包括辨別單詞中的音素;辨別語流中的音素;辨別重音和理解語調。
★ 辨別單詞中的音素
辨別單詞中的音素是突破聽力理解的第一關。要訓練學生能夠迅速準確地辨認出單詞的音素,相近或相似音素的區別。不能正確辨音,極易引起理解上的失誤 。例如:

It’s a great pleasure ./pleVE/

It’s a great pressure./preFE/

一音之差,意思截然相反。

★ 辨別語流中的音素
除識別單個音素之外,學生還必須熟悉快速語流中的音變現象,主要包括: 強讀式與弱讀式,連讀,簡化,同化等。 (1) 強讀式與弱讀式

一般情況下,句子中除了有重要意義的詞帶有句重音外,其他詞往往采用弱讀式,如助動詞、連接詞、介詞、人稱代詞等。例如: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 ju: hEv dQn E gud jRb /

I will tell you how to do it. / ail tel ju hau tu du it /

但在語言交流中,為了強調, 有時也常出現強讀式。如:

——You are laughing at /Et/ me, aren’t you? (弱讀式)

——No, I’m not laughing at /At/ you but with you..(強讀式)

在許多情況下,以音素 /A/ /R:/ 等重讀形式出現的單詞,弱讀時常讀作/E/。 這些單詞有:

an, can, and as, for ,have, than, was, etc。以音素/i:/ 重讀形式出現的單詞, 弱讀時讀作/i/。這些單詞有me, be, the, etc。

學生必須熟悉這種語音現象,不能指望講話人會以同樣的長度和力度讀出每一個詞。

(2) 連讀

連讀就是在同一意群中,如果前一個詞以輔音結尾,後一個詞以元音開頭,在語流中常常連著發音。例如:

Not at all 連讀後成了/ nRtAtR:l /

in an hour 連讀後成了/ inEnau /

連讀是口語中經常出現的音變現象,也是口語或朗讀中的一種語音習慣。要提高英語的聽寫能力,就得學習和掌握連讀。隻有這樣,才能準確捕捉語流中的音素,正確紀錄所聽取的信息。

(3) 同化

音的同化也是學生必須熟悉的快速語流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音變現象。例如:

Could you give me a helping hand?

其中could 一詞本應讀作/ kud / , 但當後麵緊跟著you / ju: / 時,尾輔音 / d / 與 / j / 同化成另一個輔音 /dV/ 。如不熟悉這種同化現象, 一旦聽到 /kudVu:/ 便會茫然不知所雲。

(4) 簡化

聽力材料中常出現大量的簡化形式。簡化形式在語流中往往弱讀。如:

I’m / aim / You’re / jur / He’s / hiz / She’s / Fiz/

有些簡化形式同音不同詞,同音不同義。 如:he’s 可能 he is 的簡化,也可能是he has 的簡化。類似簡化形式給聽寫,特別是理解和獲取信息帶來一定的難度。

以下幾組常易混淆,請同學們在學習中加以注意:

a) won’t / wEunt / weren’t / wE:nt /

b) can / kAn / can’t / kAnt /

c) wouldn’t / wudnt / would’ve / wud v /

d) should / Fud / shouldn’t / Fudnt /

e) could / kud / couldn’t /kudnt /

★ 辨別重音:
重音包括詞重音和句重音兩種。

(1) 詞重音

重音不同,兩詞的詞義或詞性可能截然不同。忽略了單詞重音,往往會造成語義上的誤解。例如:

content / 5kRntent / n. 內容,容量 content / kEn5tent / adj. 滿足的,滿意的

import /5impRrt / n. 進口(貨) import / im5port / v. 進口

record / 5rekR:rd / n. 唱片 record / ri5kR :d / v. 紀錄

desert / 5dezEt / n. 沙漠 desert / di5zE: t / v. 拋棄

(2) 句子重音

句子重音是說話者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重要的語音手段,也是聽話者理解話語的重要依據。例如:

Son: Dad, I’ve got a B in my English exam.

Dad:So you have passed .

Have 作為助動詞本不應重讀,但這裏卻帶有句重音,言外之意是“我原以為你不會及格呢”。

又如,在美國英語中,can’t 讀成 / kAnt / , 當緊接其後的是以爆破音開頭的詞時,如go , / t / 就失去爆破,聽起來與can 完全一樣。 區別 I can go 與I can\'t go 的唯一依據就是can’t 帶有句重音,表示否定。

句子重音還有強調作用。如: They learn English. (強調主語)

They learn English. (強調賓語)

第一句話強調是他們而不是我們或你們學英語;第二句強調學習的課程是英語而不是其他語種。由此可見,句子重音不同,說話人要表述的內容就不同,句子的目的也就不同。因此必須注意句子重音,才能達到正確理解說話人意圖的目的。

另外,在新信息出現的地方通常要重讀。如:

A:I bought a new car yesterday.

B: A new car ?

★ 辨別語調
語調也是表達意思的重要手段。同一個句子,語調不同含義會出現差異。例如:

A burglar broke into his house last night. (降調表示肯定)

A burglar broke into his house last night?(升調表示懷疑)

表示虛擬語氣的語調往往很強烈,句尾使用高降調。如:

How I wish I were a millionaire !

★ 辨別英音與美音的差異
在近年的考試中,英音的比例有所上升,甚至有英音和美音同時使用的情況,這給考生製造了不少麻煩,有人因此而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所以平時要注意兩種模式都要熟悉。總的來說,二者存在以下差異:

(1)讀音差異

在探討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在語音上的差異時,我們通常是將“美國普通話”(General American , 簡稱GA)與公認的標準英語發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 簡稱R.P)進行比較。二者在讀音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a)在/s/ /F/ /f/ /m/ /n/等輔音之前的字母a,美國英語一般讀作/A/ 音,而英國音則發作/B:/。如:美國人將pass (通過),chance(機會)分別讀作/pAs/, /tFAns/。

(b)在英國標準音中,字母r在元音前才發音,如real (真實的),而在輔音前或詞尾時是不發音的。但在美語中,r在輔音前發明顯的卷舌音,在詞尾時亦發音,如:farm /fa:rm/ ,car /ka:r/。

(c)使用相同的音標,但發音情況不同,例如:當清輔音[ t ]夾在兩個元音之間,前一個是重讀元音,後一個是輕讀元音時,如writer(作家),美國人習慣將清輔音濁化,所以writer 和rider (騎馬人) 發音幾乎相同。 類似的例子還有latter(後者)與ladder (梯子);petal (花瓣)與pedal (踏板)。

(d)非重讀字母e, 在美語中常讀作[e], 而在英國英語中則讀。如:美國人將except

(除---外)讀作/eksept/,英國人則讀作/iksept/。

(e)詞尾—ile 在美語中讀作/il/ 或 /i:l/,而英國人將這一詞尾讀作/ail/。如:hostile (敵對的) /hRstil/(美); /hRstail/(英)。

(f)美國人說話往往把非重讀音節中的元音都讀出來,如history /5histEri/, extraordinary

/eks5trR:dinEri/。英國人說話則習慣省略其中的音節, 讀作/5histri/,/iks5trR:dinEri/,在省略後讀作/ikstro:dnri/.

(g) 有些詞在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中雖然詞義和拚寫相同,但發音不同。 例如:

例詞
英音
美音

Neither
/5naiTE/
/5ni:TE/

Difficult
/5difikElt/
/5difikElt/

Tomato
/tE5ma:tEu/
/tE5meitEu/

Epoch
/5i:pRk/
/5epRk/


(2) 語調差異

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在語調方麵的差異主要反映在:

(a) 英國英語的語調抑揚頓挫,調域之間變化較大;而美國英語的語調相對較為平穩,調域變化較小。 (b) 在處理重讀音節的讀音和句子重讀時,英國人習慣加強重讀音節、重讀詞或詞組的讀音,而對非重讀的詞或詞組則常常一帶而過。美國人不像英國人那樣加強重讀詞或詞組。 (c) 美國人講話時節奏較慢,習慣於慢慢地拖出聲音,所以我們常常感覺美國英語容易聽懂。

(3) 詞匯差異

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常用不同的單詞表示同一事物或概念。限於篇幅,我們在此僅舉一些典型實例供大家在聽力練習中參考:

美國英語 英國英語 漢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