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辛克萊的《屠場》 - [閱讀]

(2009-12-25 08:49:19) 下一個
辛克萊的《屠場》 - [閱讀]


部分內容選摘自《美國改革的故事》

19世紀末期美國食品加工業迅速發展。隨著城市的崛起,城市生活的繁忙節奏使人們越來越多地依靠購買加工食品來豐富餐桌,而很少再像從前那樣一切都由家庭主婦們自己來製作。隨著冷凍車和保鮮技術的發明,人們可以享用到數百裏外的食品加工廠所生產的各種肉類、水果和蔬菜。但是由於天然冰不足以維持所有的食品不變質,於是食品藥劑師便將硼酸、硼砂、苯甲酸、香酸鹽等化學藥品應用於食物的防腐和保鮮。

事實上,防腐劑的生產和使用乃是一道技術上的難題。它們的應用雖然能夠使消費者得以享受到更加豐富的食品而不再受當地的土壤、氣候和時令條件限製,但是另一方麵,當時人們對這些防腐劑在使用劑量上的安全標準卻尚不能很好地把握。更有甚者,食品公司的藥劑師還往往偷梁換柱,用所謂“創造性化學”的技巧把齷齪的配料製成體麵的食品。例如:南達科塔州食品化驗員曾經報道過當地市場上出售的蜂蜜主要由葡萄糖和臭蟲造出;橄欖油一點不含橄欖而完全用棉籽油充數;罐裝雞肉和罐裝火雞肉中一點沒有雞肉或火雞肉在裏麵;黃油中用胡蘿卜汁調色,用硼砂和甲醛做防腐劑。總之,大量根本不適於出售的食物就這樣被運到了市場。

藥品業問題的嚴重較之食品業的黑幕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專利藥品業差不多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騙局,而那些藥品壟斷公司則差不多就是“毒藥托拉斯”。所謂的“鎮靜糖漿”以及當時的許多補藥,其基本成分則不是嗎啡便是可卡因,服用後療效自然會“立竿見影”,孩子們會哭著喊著地要喝,而一些被蒙在鼓裏的使用者也稀裏糊塗地變成了醉鬼或是嗜毒的癮君子。

在《訴諸理性》周刊的讚助下,25歲的辛克萊來到芝加哥“屠場”,在其中一家工廠裏做起了工人。他在工人中間生活了長達七周的時間,親眼目睹了許多令人發指的黑幕,了解到了很多其他記者未能了解到的內情。在這七個星期裏,辛克萊體會了肮髒和剝削,親眼目睹了壟斷企業那種將政府與民眾全然不放在眼中的恣意妄為。屠宰場裏的惡臭和一幕幕的悲劇久久縈繞在辛克萊的腦際。離開芝加哥後,辛克萊回到老家新澤西,寫下了這段難忘的經曆,字裏行間充滿了詩人的激情,這就是小說《屠場》誕生的背景。

《屠場》講述了在芝加哥屠宰廠工作的一位立陶宛移民的經曆。主人公真切地目睹了一幕幕令人難以置信的場景:病死動物成為肉類加工原料;被毒死的老鼠被加工成火腿腸;掉進鋸末堆裏的火腿腸被包裝出廠;更有甚者,勞累過度的工人一旦不慎跌入高溫的大肉桶中,除去骨頭便立時一無所剩,整個人都被送到了公眾手裏,成了“高級食用豬肉”。

“從醃肉車間裏取出的豬肉常常發酸,就搓上蘇打粉,去掉酸臭味,經過化學處理,需要什麽顏色、什麽香味、什麽味道就能有什麽顏色、什麽香味、什麽味道,然後賣到自助午餐櫃台上去。有‘五香火腿’、‘紅燜鬆雞’、‘紅燜火腿’。作火腿有巧妙的機器專門灌注鹽水。凡是已經腐爛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場的臭肉,連同地麵鏟起的渣滓一道,用來製成罐頭,或者剁碎製成香腸。

已經生黴發白沒人買又運回來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處理之後,又作為原料重新製成正品。香腸是最可怕的:肉倉裏肉就丟在地下,和垃圾、鋸沫混在一起,一任工人在上麵踐踏,吐痰,留下成億的肺結核細菌。倉庫裏汙水橫流,老鼠亂跑,毒死的老鼠連同作為毒餌的麵包和肉一起鏟進一個大漏鬥絞肉機去作香腸……”

正如書中一位人物所說,在屠宰場裏,“他們不浪費任何東西”,“除去豬的嚎叫聲外,他們利用了豬身上的每一樣東西”。成年人在吃進大量熏腸時,那些為掩飾腐肉的質地而使用的化學物質也使他們自己慢慢地中毒。然而,對於這一切,政府的食品監督員在重金賄賂之下,則是熟視無睹,聽之任之。書中的描寫具體而生動,讀來令人觸目驚心。

小說連載後,辛克萊聯係了五家主流商業出版社,均遭拒絕。當時人們認為,食品安全、工作環境問題應該由記者去報道,不該是文學的內容。但實際上,由於報業集團和實業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對報道此類問題會留一手。一氣之下,辛克萊決定自費出版。他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譴責出版商,建議出版一個“支持者版”,以每本1.20美元的價格請求讀者通過預訂預付來幫助該書的出版。兩個月內他就收到幾千份訂單,征集到四千元,足夠排版製版。

1906年2月,這部作品甫一問世,書中暴露的美國肉品加工行業的種種內幕,在美國公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罐頭廠的工人們也站出來作證。人們對肉類加工過程中的不良衛生狀況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慨,對肉食品檢疫人員嚴重的玩忽職守行為感到震驚。屠宰場中肮髒的食品加工方法令許多人感到惡心。美國國內肉類食品的銷售量急劇下降,歐洲削減一半從美國進口的肉製品,美國整個畜牧業陷入一片恐慌。

傳說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讀《屠場》時,正在用早餐。當讀到香腸中混進死老鼠等令人作嘔的肉食品加工情節時,他砰地把書扣在桌上,雙手緊緊地壓在書上。突然間,他又從桌旁站起來,大喊著:“我中毒了!”緊跟著,就把吃了一半的香腸統統扔出了窗外。從此,羅斯福總統就變成了一位素食主義者,並決心整頓美國食品加工業和藥品市場。他專門約見了作者辛克萊,並責令美國農業部調查肉聯廠的情況,調查的結論是“食品加工的狀況令人作嘔”。

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當年6月美國國會即通過了兩部聯邦法律:純淨食品和藥品管理法案以及肉類檢查法案,並建立了以化學家威利博士(Dr. Wiley)為首,共11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班子,形成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ederal Drug and Food Administration,FDA)的雛形。從那時起,在美國製造、出售摻假食品和藥物,就將被定為聯邦刑事罪行,違法者將被處以500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龐大的數目)罰款以及一年監禁。

在美國曆史中,每當危機發生,自下而上的民間抗議一次又一次地推動了社會改革和進步。參與進步運動的人物中,一馬當先的是那些黑幕揭發者(Muckrakers,耙糞人),他們深入社會作調查,揭露腐敗違法現象。羅斯福這樣稱呼是將他們比喻為班揚小說《天路曆程》中那個手拿糞耙的人,隻見地上髒物,不見天堂光環。羅斯福並非不承認他們的作用,但也不願意過激的言辭引發社會騷動。辛克萊憑借《屠場》一舉成名後,接受采訪不斷,激揚文字,針砭時弊。個性強悍的羅斯福對此感到不悅,他讓出版商傳話:“告訴辛克萊回家去,也讓我來領導一會兒這個國家。”

然而眾所周知,隻有將腐敗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消除腐敗才有可能。除了辛克萊,重要的黑幕揭發者還很多,如《城市的羞恥》的作者林肯·斯蒂芬斯,《美孚石油公司史》的作者艾達·塔貝爾等。辛克萊值得一提的作品還有《銅籌碼》,它的矛頭直指新聞機構和報業集團,指責它們壓製和歪曲新聞。銅籌碼是當時妓院中嫖客交給妓女表明已經付費的標誌,這顯然是對媒體的極大嘲諷。該書引起巨大反響,不少報紙因羞愧而自行提高了倫理標準。辛克萊這樣的作家使人們懂得,參與是一個公民應盡的職責。通過參與,他們是有可能改變社會的。

林天宏說:“在厄普頓·辛克萊的那個年代,美國正處於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急劇轉型的後期,腐敗、貧富分化、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這與當代的中國頗為形似。這本書背後的故事對於當今中國的借鑒意義——隻有將技術手段、輿論監督和政治建構廣泛地結合,這個民族才能成功地走出這個劇烈轉型的時代。”《屠場》這部一百年前的美國小說所披露的殘酷現實在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可惜至今還沒有得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購買英文版一睹為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