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裏的學術羅曼史
(2009-08-13 06:02:52)
下一個
| 首 頁 | 圖 書 | 音 像 | 期 刊 | 教 育 | 書 店 | 原 創 | 聽 書 | 批 發 | 短 信 | 論 壇 | 工具書在線 |
小世界裏的學術羅曼史
--------------------------------------------------------------------------------
2007-1-26 15:15:14 鍾華 來源:科學時報
如果說十幾年前,當《小世界》被介紹到中國的時候,許多讀者對於西方學術界教授滿天飛、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的景象還十分陌生的話;那麽,今天我們重新翻看《小世界》,你會發現,這本寫於1984年的英國小說中描繪的場景,竟然與我們現在所經曆的現實如此驚人的相似!
2007年1月,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了英國當代最有影響的諷刺小說家戴維·洛奇的代表作《小世界》——一部被眾多學者讚譽為西方版《圍城》、英國版《儒林外史》的作品。文學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張頤武笑言:“從阿憶的工資單到易中天的講座,現在公眾對教授、學者的關注與爭議逐漸升溫,這本書的出版真正是恰逢其時。”
名家名譯 保持原著風格
戴維·洛奇1935年出生於倫敦,早年就讀倫敦大學,是伯明翰大學博士、英國皇家文學院院士,以文學貢獻獲得不列顛帝國勳章和法國文藝騎士勳章。洛奇執教於伯明翰大學英語係,後退職從事創作,兼伯明翰大學現代英國文學榮譽教授。他既寫小說又寫文學評論。已出版12部長篇小說,包括“盧密奇學院三部曲”《換位》、《小世界》和《好工作》以及《作者,作者》等,其中以“盧密奇學院三部曲”最為著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專家王逢振說:“戴維·洛奇在英國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文學界,他是著名的小說家,作品曾多次獲獎;在學術界,他是著名的教授和批評家,被認為是具有理論思辨的天才;而對於一般大眾,由他的作品改編成的電視劇曾兩度獲獎。在中國,洛奇的名字也不陌生,他編的《二十世紀文學批評》在大學裏廣為流傳,至今被許多人引用;他的英文原版著作,外國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者幾乎人人都讀過;而他的《小世界》也得到了相當多的好評。”
戴維·洛奇的作品充滿隱喻、轉喻和寓言,常常使讀者看完有會心一笑的感覺。不過,本書的翻譯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係王家湘教授卻說:“恰恰是這‘笑’的地方最難翻譯。”王家湘教授是英美文學專家,也是資深翻譯家,她的嚴謹與認真是業內人士都知道的。她在翻譯《小世界》的時候下了很多工夫,她認為:“把原著翻譯得流暢並不一定就是好翻譯,因為要給讀者看到的是原著作者的風格,而不是譯者自己的風格,而我正是希望讀者對戴維·洛奇的風格有一個正確的了解。”
一幅微諷的學術圈群像圖
《小世界》作為“盧密奇學院三部曲”之一,被文學研究者列為後現代主義文學重要作品,小說以年輕教師柏斯在一次研討會上碰見女研究生安吉莉卡,對她展開追求,追隨她參加一個又一個的學術會議為主線,描述當代西方學術界的種種景象,從學術會議到愛情追求,從追名逐利到尋歡作樂,從理論闡釋到道德觀念的衝突,一個個學術會議成為了一場場追求名利、愛情的羅曼史。
作者在開頭寫到“現代的會議和中世紀基督徒的朝聖相似之處在於,它讓參與者得到以一本正經地致力於自我提高的印象的同時,還能夠盡情享受旅遊的一切樂趣和消遣。當然,會有某些作為補贖的任務需要履行——也許要提交論文,而聽別人宣讀論文則是少不了的。但是以這個借口,你可以去新的有趣的地方,遇見新的有趣的人,和他們建立新的有趣的關係;與他們閑聊或交談知心話(因為你的老掉了牙的故事對他們來說是新鮮的,反之亦然);每天晚上和他們一起吃喝玩樂;在所有這一切結束,你回家的時候,還在認真治學方麵獲得了更高的聲譽。今天的與會者比起過去的朝聖者來說另有一個有利條件,即他們的費用通常由他們所屬的機構支付,至少也能得到補助,不論這些機構是政府部門或商務公司,又或者,也許最常見的是一所大學”。
因此,小說中的整個學術界似乎都在奔波忙碌,有的人為寫一篇論文而冥思苦想——僅僅是為獲得一次以會議為借口的免費旅行;有的人滿口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等後現代詞匯,卻在不同的會議上永遠宣讀一篇同樣的論文;有的人參加會議是為了認識更多的學術權威,為自己爭名奪利打基礎;有的人參加會議是期盼能有一次豔遇……
小說采用類似“聖杯傳奇”的結構,讓許多人物進行漫長的旅行,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聚會中頻頻相遇,發生糾葛。學者們的眼睛不再僅僅盯在書上,而是大張著在世俗社會中尋找滿足。小說中巧妙穿插了許多文學典故、新潮理論,對人性、文化衝突、宗教與人生、婚姻與愛情等古老命題作了入木三分的透析。
張頤武說:“戴維·洛奇筆下的學院生活十分有趣,有一種生動的氣韻貫穿下來,讀完覺得妙味無窮。而且它能給我們很多啟示,每個人在裏麵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這篇小說不僅僅諷刺了學院裏的教授,也反映了我們普遍的人性的弱點。”
學院派小說的尷尬與困境
與《圍城》的作者錢鍾書一樣,戴維·洛奇也是兼具學者與作家兩個身份。正如戴維·洛奇所說:“正因為我本人也寫小說,很清楚寫小說是怎麽回事,所以我從事批評時就客觀得多;而作為一個批評家,我對於小說在技巧層麵的知識比較熟悉,我也知道別人可能會怎麽分析它,這樣我自己寫小說時就更善於自我反省。”
下一頁
http://www.ewen.cc
我要發言
--------------------------------------------------------------------------------
相關文章:
自己的標本——關於戴維·洛奇的反芻(2008-2-19 )
光怪陸離的學院小世界(2007-7-25 )
洛奇:在經典和通俗之間遊刃有餘(2007-5-31 )
學術和工業的一夜情(2007-5-21 )
巧言寫真曲盡豪芥(2007-5-21 )
作者的境界(2007-5-21 )
《小世界》與《圍城》(2007-5-21 )
什麽是西方《圍城》(2007-5-16 )
好工作?壞工作?(2007-5-11 )
忽咿咿咿咿咿咿!——戴維·洛奇筆下的學術世界(2007-5-11 )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