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琴的瑣事 2008.5.14
(2008-12-15 22:15:27)
下一個
孩子們學音樂的故事很有意思,我也貢獻一點兒吧。
兒子最早開始學鋼琴大概是6歲左右,附近一名俄羅斯的優秀兒子在美國做訪問學者,妻子有豐富的鋼琴知識和教學經驗,生了一個孩子後,孩子即將滿周歲,就決定在家裏教琴。兒子去了,應該說老師很喜歡教她,但是他不肯練琴,跟我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三個月後,他自己寫了一首小曲子,最初隻是自己彈,不肯寫下來,我讓他寫下來,就跟我談條件,可以寫,但是寫了之後就不學鋼琴了。我妥協。
又過了兩年半,學校經常鼓勵家長給孩子們增加業餘活動,文體都行。我找到一名吉他老師,是一個曾經的街頭藝人,酷愛音樂。請到家裏來,每周一次,給兩個孩子一起上吉他課,兼學電子琴。女兒非常壞,把這個老師欺負得沒有招架之功。但是他們喜歡這個老師來上課,原因是老師給他們買小玩具,彈琴可以積分,分數夠了可以換玩具。我自己很不喜歡這些把戲,孩子們喜歡。我妥協。
到了去年年初,朋友把鋼琴借給我們,孩子們一下子覺得鋼琴比電子琴、吉他都好,一致通過隻學鋼琴,不學吉他的提案。但是到了夏天,老師說他的鋼琴水平不夠,他看不過來兒子彈琴的速度,要換老師了。正好一位俄羅斯的優秀女兒,世家學琴,剛生了第二個孩子,準備走出家門,給學生教琴。我們喜得另一位登門教琴的老師。
最讓我們擔憂的是女兒,不知道她會如何欺負這位新老師,我們跟老師交換了意見,老師笑眯眯的,不回答。
老師先接著以前的教材教了幾次,並邀請我們去參加她父母給自己的學生們辦的一次演奏會。孩子們不同意表演,但是同意去觀看。這次演奏會給我們的影響很大。一般都聽說家長送孩子學琴什麽的,很少見到那麽眾多的成人學習者。鋼琴老師的父母,一位教鋼琴,一位教小提琴,收了不少學生,而且成人居多。學生們輪番表演,一會兒鋼琴,一會兒小提琴。一對父女,一人彈琴,一人拉,配合得還算默契。一位老頭子,拉一把很豔麗、淡黃色的琴,拉得不好。他後來告訴我們,他業餘時間沒事兒幹,就做了這把小提琴,做好之後,覺得沒人拉也可惜,就自己找老師學著拉,剛剛開始。整個演奏會特別樸實,每個人都很陶醉在自己的演出裏。
看到這麽實在的民間音樂愛好者們的演出,我們也挺高興的。老師慢慢給孩子們換了教材,也取消了彈琴積分的規則。女兒也沒鬧出什麽花樣,老師和她之間最大的衝突,據我們觀察和猜測,就是上課的時候,會出現片斷沉默,沉默過後,繼續上課。
到了聖誕節的時候,孩子們也去參加了跟半年前非常類似的一場音樂演奏會。那位拉黃色小提琴的老頭,水平大有提高。那是兩個孩子第一次表演鋼琴,事先我比他們還緊張,因為覺得他們彈得根本不好,還會出錯。我心裏直嘀咕,這老師也太大膽了,這水平也能出去表演。表演之前的一天,他們照常上課,上課的時候,聽不到很多動靜,也不知道都怎麽上的。上完課,老師告訴我,他們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就差去表演了。孩子們問,到時候出錯了怎麽辦,老師說,錯了怕什麽,接著彈就好了。那天女兒第一次參加了體操比賽,第一次參加了鋼琴表演,糊裏糊塗地走上了社會。鋼琴表演比我想象得要好,好像最後一課還是起到了作用。表演完,一位聽眾過來跟我說,你兒子很聰明,就是比較調皮。我也無從解釋這個評語的含義。
這個老師很少跟我們交流,總是笑眯眯地。上課前後時間上都很緊張,因為她要趕回家照顧兩個很小的孩子。從來沒有聽說過彈琴的級別、表演、比賽之類的東西。我很喜歡這個老師,給她介紹了別的學生,她收了那些學生後也從不談及情況如何,我問到了,她也一帶而過,沒有任何評論。從別的家長那裏聽說了級別這個概念,我也沒打算問老師,好像跟我們不是一條路上的。但是前不久,我因為幫兒子選學校,發現一些中學還是在乎學生的全麵發展,特別提到了音樂修養。我就跟老師說,是不是要更正規一點兒,多學一點兒。老師拿過譜子給我看,說,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曲子了,你看這些符號,亂亂糟糟的。確實,亂糟糟的音符,我發現換了我一時半會兒也學不明白。那孩子們到底學到哪裏了呢?這還真成了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