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網上的感受 2008.2.27

(2008-12-15 22:12:30) 下一個
多年以來,我一直覺得街上撲麵而來的漂亮女孩兒們都是我的情敵,直到那天,讀了浮生姑娘的文字,才恍然,她們當中最聰明、高挑、靚麗的,很可能還是我的情人。這種醒悟,讓我輕飄飄了好幾天。天藍了許多,空氣明快了許多,整個身心也遲鈍了許多。那是一種怎樣的安逸和舒適呢。

然後讀到樓蘭的女人看政治。樓蘭是很強的一個女同誌(我是說當年那個意義的同誌)。追求婦女平等,讚美婦女頂半邊天,是樓蘭給我的印象。但是,為什麽一麵要追求平等,另一方麵把自己的感想保護在“女人”的護身符之後,讓女人二字做擋箭牌,把自己和兒童等同於大熊貓,獲得特殊待遇呢。

然後,飛飛說女人的直覺很準。我便徹底從浮生帶給我的安逸中蘇醒過來,品味什麽是女人的直覺。

理性出現之前,所有的行為大概都可以稱為直覺。所謂直覺,應當是未經分析、表達、推理的感覺。女人的直覺可以解釋成女人與男人感覺上的不同。一貫以來,女人中的哲人就罕見,因此女人不同於男人的感覺中未被開發、分析、表達的成分很多。直覺也就多了起來。

藝術家運用很多直覺,也可以說是藝術家總是站在前沿,開發未知的感覺。當這些感覺被表達出來了,係統分析過了,就變成了可以學習和練習的思考方式,就不再屬於直覺了。

人類有文明的曆史中,社會結構一直是男人為主開發構造的。理性思維、社會管理、宗教信仰一直都在男人的思索、開拓中發展。女人在這個過程中一直處於協作地位。盡管女人生育了所有會思索的男人,卻少有女人參與思索。上個世紀最轟轟烈烈的女權運動,把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從東方喊到了西方,女權運動的浪潮從西方滾動到了東方。到頭來,每個喊過口號、投身運動的女人,麵對自己生出來的小肉團,又都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來,養兒育女是不用口號修飾的責任。

另一方麵,女人在社會結構中承擔起越來越多的擔子。但是應當說,這些已經在結構中定義了的擔子,僅僅需要一定的訓練,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可以勝任的。當女人在這些職業訓練之下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之後,女人對自己的認識仍然沒有大的突破,仍然有著許多直覺在女人的行為中起重要作用。這種狀況很像中國很強調的的追趕世界科技先進水平,不停地填補空白,新的空白卻又層出不窮。

出一個女總統是不是就可以改變女人的社會位置,當然不是。真正的邏輯關係是,女人的社會位置改變之後,自然就會出現女總統。什麽時候女人的社會位置就真的改變了?大概應該是女人不再忙著填補空白,而是創造空白的時候。如何創造空白?唯有思考。女人開始嚴肅思考了,不把直覺當直覺的時候,女人在社會上的位置就不一樣了。 我倒是不著急,能想多少想多少,想不過來的,還有子子孫孫,隻要不惰怠,慢慢想。(這段話裏,把女人二字換成中國,好像也適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