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自以為是的人們不停的討檄開發商,奸商和一味追求政績和GDP的官員,抱怨目前中國房價日益高漲,抱怨民眾買不起房。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其實和美國老百姓相比,中國老百姓有以下幾種獨特心理症候群,不知不覺成為高房價的推手。
1。中國女孩結婚必須要求男方預備婚房。 婚房不可以租賃,一定要擁有。婚房的考量在婚姻的這杆天平上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有的女孩子甚至可以不談感情,直接奔著“有房男”就去了。美國男女青年結婚多租房,有了三四個小孩子還租房子住的也很平常。適逢80後成為適婚青年,人口高峰迎來婚齡高峰, 民眾主動掀起了住房剛性需求的熱潮。
中國的80後有美國嬰兒潮一代人的意思,他們切實能夠帶動國家經濟車輪。美國二戰以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在嬰兒的時候帶動了美國的奶粉,尿片和玩具產業,在青年的時候帶動了娛樂教育產業,在步入中年的時候帶動了投資和房地產,在老年的時候帶動金融, 醫療衛生和養老行業的崛起。若以美國的經曆來預測中國的80後發展,那麽房產業的下一個可以賺錢的行業, 就應該是投資理財,文化教育以及醫療衛生行業了。
2。中國人父母可以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價投入人力,財力捍衛下一代幸福。所以中國青年買房不是一個人的戰爭,乃是家族的戰爭,是牽動了父輩,祖父輩的戰爭。中國的經濟學家用城市個體平均工資收入來證明房價太高的算法是有失偏頗的。應當考量整個三代家庭的收入。在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經濟學人用西方的算法來算中國的房產市場是無視中國文化特性的。
美國銀行給人民發放貸款的一個標準, 也就是看貸款人是不是死撐得標準是貸款額度不超多該家庭年收入的三倍。中國有精英就說目前上海白領年人均收入10萬的話,貸款三十萬按照美國的標準就算死撐。但是中國家庭兩個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加上雙方老人,至少應該算上四口人的年收入,有的還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那麽最多八口人的年收入。如此,事實上兩個白領小兩口貸款即便達到100萬,也不能夠算死撐。再加上城市小青年吃在父母處,上班還有外快,日子還能滋潤。這是一過18歲就出門單過的美國青年望塵莫及的。
3。儒家文化影響中國人不敢向權威挑戰,容易被輿論導向牽著鼻子走,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輿論說中國有通貨膨脹,隻有買房才能保值,於是每個人就信以為真。完全沒有能力分析目前到底是通縮還是通脹,哪怕央行已經辟謠了很多次說中國目前沒有通脹之憂,甚至連境外的分析,許多諾獎經濟學家分析說隻有通縮也沒用,因為多數的媒體都在唱通脹。所以隻要媒體煽動,老百姓完全就變成一窩蜂的搶購者。身在其中,你很難不受“搶購”的感染,身不由己也想要買房,完全不思考自己的承受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應該有相應民眾心理的政策出台,比如禁止惡性炒房,比如禁止每人名下不得超過三套房,以防止某些富人,炒房人一買三十套等。又比如建設幾個像美國城市多有不同檔次的租賃公寓社區,製定租賃法規,比如紐約就有保護租金的法律,住戶一住十多年還是付當初的房價等,以保護租客利益。
無視中國文化特色和民眾所特有的心理,和美國一樣玩貸款的政策鬆緊,玩土地拍賣成本高低,玩開發商成本公布的文字遊戲,都是治標不治本,且有朝令夕改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