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豌豆

櫻桃豌豆分兒女,草草春風又一年
個人資料
正文

和媽媽PK做飯

(2009-09-23 14:19:07) 下一個
我媽媽出生長在部隊,從小過的是集體生活。後來當兵和我爸爸結婚後也是在食堂裏解決吃飯問題。七十年代初他們從河北的部隊複員回上海,就一直和我的爺爺奶奶二叔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到我念初中二年級我們搬離老屋去一處新公房獨住為止,一直是奶奶做飯。因為是新公房, 一開始還沒有通煤氣,家家在走廊裏擺一個煤球爐,媽媽從那年開始獨立做飯,想來那時候她已經是快40 歲了。
 
人說四十歲不學吹打。我想媽媽那時應該是頗有負擔的。在我的記憶裏,她常常向別人虛心求教如何做菜的技藝,從家人,到她單位的同事,以及我們的新鄰居們,總之是勤學好問。 我的中學時代,見證了媽媽做飯水平的提高 --- 因為我媽媽做飯態度認真。尤其是在大學時代,學校食堂的大鍋菜更是襯出家裏小鍋菜的香來。可是似乎我的奶奶和幾個姑姑一直評價我媽做菜不怎麽的。 濃油赤醬比不上我小姑姑,見多識廣的南北薈萃比不上我二姑姑,精致創意比不上我大姑姑。我爸爸不挑食,但他常常以美食家的身份評論配菜和火候,對於所有的寶貴意見, 我媽媽一概是謙虛地照單全收,這造成我媽在做飯這件事上較其他主婦而言,少些自信心。
 
我媽做飯雖然謙虛認真,但是因為起點低,所以她的目標也不太高,她的主要目的是營養均衡保證能量供給,口味上但求不出錯就行了,創新更是是不敢問津。(這和我目前的工作態度有幾分相似)。上個禮拜三他們第三次來美探親了,我如今每天不僅有現成的飯吃,還有熟悉的口味,很滿足。但是一方麵,我忍不住地長點兒驕傲的心思:我自襯這幾年的海外獨立生活著實鍛煉了我,如今的做飯水平可比我媽強多了。我媽這幾年反而因為和爸兩個人住到市郊,那裏的物價比市裏麵便宜的多,他們常常就在小飯店裏搭火,既方便,又能花樣翻新,就沒機會繼續攀登烹飪的高峰了。反而我要喂一家人吃飯,常常鑽研西人菜譜,也博覽網上牛人的中式食譜,風格已經逐漸自成一體。麵食炒菜都可以做幾樣了。我的痛苦隻是做飯沒有時間而已。
 
前天的晚飯,爸爸又在批評媽媽炒的兩個菜,強調要是沒有他的領導老媽水準立刻江河日下時,我忍不住偷笑。爸爸媽媽沒有變,但是顯然,我已經抖抖然成長到可以自給自足,自作(做飯)自受(受用)的階段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