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2025 (9)
外交部長秦剛現場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談台灣問題(中評社 郭至君攝)
秦剛外長向現場中外媒體記者們揮手打招呼。(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評論員 郭至君)3月7日,新任外交部長秦剛在全國兩會的記者會上的答記者問,獲得國際輿論高度關注。本社記者在現場聆聽了秦剛與中外媒體記者進行的近兩個小時的麵對麵的問與答,感到秦剛非常坦率地、充分地回答了各種熱點問題,其中關於中美關係的問題格外突出,呈現出不同凡響的四大特點。
第一,對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的批評空前嚴厲。
在回答美媒關於中美關係的問題時,秦剛從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流浪氣球”事件切入,直指這個偶然事件背後的必然邏輯——那就是近些年來,美國對華認知和定位出現了嚴重偏差,越來越把中國當成其最主要對手和最大地緣政治挑戰來應對。秦剛把美國對華政策比喻成扣紐扣的順序,一步錯便步步錯,他也點出了拜登政府口口聲聲強調的“競爭”從本質上看其實是零和博弈,而且用了一個大家都能聽懂的例子告訴全世界:如同兩位運動員在奧運田徑場上賽跑,一方不是想著如何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而總是要去絆倒對方,這不是公平競爭,而是惡意對抗,犯規了!
我們以為,這應該是近幾年來,中國外長在兩會上對美國對華政策最嚴厲、最直截了當的批評。但這樣的批評貼合中美關係目前所處的大背景,對美國的圖謀也可謂一語中的,指出了美方對華政策在核心邏輯上的“雙重標準”,對它予以否認。這樣明確的表態,美方應該聽得懂、盡管未必聽得進。
第二,捍衛中國外交政策的底線格外堅定。
在這場外長記者會上,我們確實看到了秦剛非常“剛”的一麵,那就是堅決反對中國核心利益受到侵犯,堅定不移捍衛中國外交政策。比如他說,美方所謂要給中美關係“加裝護欄”、“不衝突”,實際上就是要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這辦不到!比如他也指出,最近美國高官聲稱台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對此我們堅決反對並保持高度警惕。這樣的底線在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劃得清清楚楚,明確亮出,沒有絲毫含糊。
事實上,中國外交一直都是秉持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平、友好、充滿善意地與他國相處,但這並不等於中國是可以被欺淩、被圍堵、被無理遏製的“軟柿子”。尤其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底線不容踐踏。我們認為,美國希望它自己能夠保持世界老大的位置,但也要容許中國以不同的形式和道路發展壯大。地球那麽大,足以容得下中美兩國攜手並肩前行。如果美國沒有這樣的心胸,而要通過打壓中國來保護自己獨大的強權,是不可能會遏製住中國的發展的。從秦剛的回答中,我們很清晰地看到了這種信號,也明確感受到中國不會懼怕遏製打壓,必將一步一腳印持續邁向複興的不屈不撓的國家意誌。正如秦剛自己在會上所說,中國外交有足夠的厚道與善意,但當豺狼擋道、惡狼來襲,中國的外交官必須“與狼共舞”,保家衛國。
第三,對美國幹涉台灣問題的重大危害進行了空前強烈的警告。
眾所周知,秦剛在記者會上舉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朗讀其中一段內容,剛硬回應台海局勢,隨即就引爆了網路輿論,受到了億萬網民的傾力支持,我們以為,這樣的表態是對美國長時間不斷以“切香腸”式手法幹預台灣問題將會帶來的重大危害進行了最強烈的警告。
須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製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精神是其他法律製定所需要遵循的。秦剛通過舉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朗讀其中一段內容這種最直觀的表達方式,強調了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律根據,也展示了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毫不動搖的原則立場。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誌和強大能力。我們認為,此後,美國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不必在秦剛麵前玩文字遊戲,也不必再試探中國在捍衛國家主權方麵敢不敢,能不能了,搬起石頭,必砸自己的腳!
第四,對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特別關注。
我們也注意到,秦剛在回答中美關係時不隻有“剛”,也充滿著人情味,可謂剛柔並濟。他通過講述自己和美國碼頭工人、農民、大學校長和小學生交往的四個故事表達了自己的情懷,令聞者深為感動,不僅展示了美國普通人民的真實的一麵,知道了所謂的中美“斷鏈脫鉤”,並不是千千萬萬美國民眾的共同想法,也充分表達了秦剛兼濟美國人民利益的博大胸懷,這其實就是中國的胸懷。國家之間的交往始終還是人民的往來,而中美人民之間有得是共同利益,美國人民也和中國人民一樣,熱情、友善、淳樸,都追求幸福生活、美好世界。中美之間如果發生惡性衝突,受害的是中美兩國人民。中國在努力避免出現這一結果,可歎美國不知進退,咄咄逼人,為所欲為!
“我就想,決定中美關係的,應該是兩國的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和兩國人民的友誼,而不是美國的國內政治和歇斯底裏的新麥卡錫主義。”秦剛這句話高度關注了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同時也提醒彼此之間有著共同責任,作為太平洋兩邊的兩個大國,中美絕不可以兵戎相向,否則不僅共同利益蕩然無存,連最基本的和平安全也無法保證。可見,中國的外交官,是有感情的、是有顧念天下蒼生胸襟的。
在秦剛談及中美關係之後,白宮的兩位發言人再度強調美國“尋求的是與中國戰略競爭,而非尋求衝突”,我們希望美方能說到做到,真正奉行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與中方相向而行,良性競爭,共同探索出既有利於兩國、又造福世界的正確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