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中法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前景廣闊

(2022-03-04 00:54:03)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德國之聲”網站2月24日發表文章,披露法國和中國計劃在非洲、東南亞、東歐共同建設幾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金額超過17億美元。法國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立第三方市場政府間合作機製的國家。

  所謂第三方市場,是指合作雙方在第三方開辟市場。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近些年來在非洲、東南亞、東歐國家投資建設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但是,這些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經常遇到西方國家的強烈指責。西方國家認為,中國在上述地區建設基礎設施,會形成“債務陷阱”,因此,他們提醒上述地區的國家在與中國合作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麵必須慎之又慎。

  中國一方麵增加投資項目的透明度,並且要求相關國家主持公道,說明事實真相;另一方麵,中國尋求各種渠道,減輕自己的國際壓力。

  中國與西方國家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是中國減輕國際輿論壓力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中國加強與西方國家合作的重要途徑。中國和法國已經聯合為英國建造核電站,使用中國最先進的核電站技術,在英國建設一個現代化核反應堆。

  英國保守黨政府多次否決這一項目。但是,由於英國迫切需要增加電力,因此,在英國技術專家嚴格評審下,中國技術仍然獲得通過。當然,中國技術可以在英國推廣使用,並不意味著中國、法國與英國的合作項目順利實施。英國實際上是想利用國際輿論的壓力,迫使中國降低價格或者減少收益,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如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這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中國在非洲地區的投資,已經初見成效。非洲曾經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許多國家無論是在語言還是在政治製度方麵與西方國家相同或者相似,因此,中國加強與非洲國家的合作,同樣麵臨製度和語言障礙。雖然中國通過加強與非洲國家政府間的合作,為中國企業開辟非洲市場創造條件,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由於非洲國家實行周期性選舉,非洲國家反對黨為了在選舉中贏得勝利,無中生有,指責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損害他們國家的利益。西方國家為了爭奪非洲市場,添油加醋,把非洲一些國家反對黨領袖批評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言論刊登在西方新聞媒體上,從而使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中國在非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中國一方麵加強與非洲政府合作;另一方麵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與非洲各階層交流溝通,爭取非洲國家各個政治黨派都能支持中國承建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非洲國家“西化”現象比較嚴重,要想改變非洲一些國家反對黨領袖錯誤想法非常困難。如果中國企業與法國開展合作,共同開辟非洲市場,那麽,至少可以讓西方國家意識到,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完全是商業行為,不帶有任何政治色彩,當然也不是西方國家對非洲殖民的翻版。

  中國與法國的合作,之所以能取得成果。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法國市場已經飽和,法國企業主要尋求海外市場。法國作為一個“相對大國”,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經很難實施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果能充分利用中國的資金、技術和工程能力,共同開發非洲市場,那麽,法國企業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從這個角度來說,法國開辟第三方市場的積極性可能要高於中國。

  其次,法國並不甘心自己的國際地位日益衰弱,希望恢複殖民統治,在非洲乃至在其他地區強化自己的影響力。可是,法國依靠自身的能力,已經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因此,他們希望借助於中國的力量,加強在非洲和其他地區的商業存在。

  中國出於商業利益考慮,願意和法國開展合作,共同開辟非洲市場。法國重新回到非洲國家,對於非洲國家來說,喚醒的不僅僅是殖民地記憶,同時也喚醒了對法國文化的記憶。非洲一些國家在法國殖民統治下,經濟停滯不前,貧富差距擴大,實行民主選舉之後,政治動蕩,民不聊生。法國企業重新回到非洲,可能會給非洲國家帶來不好的印象。但是,法國在非洲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借助於法國的力量,在非洲開拓市場,對中國企業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中國在工程,技術、資金方麵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中國企業在管理、標準和製度方麵,需要向法國學習。

  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非洲許多國家已經全盤西化,他們完全接受法國的標準和製度,在這種情況下,與法國企業攜手合作,在非洲國家開拓市場,可以在製度和標準方麵少走彎路。如果法國企業借助於自己在標準和製度方麵的優勢,幫助穩定當地局勢,處理好各方麵的關係,那麽,對於擴大市場規模,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當然,中國與法國共同開辟的三個市場,並非有百利而無一害。法國畢竟是一個殖民主義國家,法國資本主義製度決定了,法國在處理與相關國家商業關係方麵,一定會充分發揮資本主義製度的外部性。中國與法國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高度重視自身權益的保護問題。

  法國曾經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但是,由於偷工減料,基礎設施很快破敗不堪。中國企業參與後續工程,花費大量的資源,解決法國遺留的問題。可是,中國企業的努力並沒有得到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肯定。一旦基礎設施出現問題,他們仍然怪罪於中國。中國企業通過“二手市場”獲得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往往無利可圖。如果隻計算中國的投入產出,而沒有看到前期存在的問題,那麽,中國投入越多,損失可能也就越大。

  這種現象不僅僅表現在中法合作方麵,中國與其他國家合作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存在同樣的問題。當初越南邀請日本建設基礎設施,由於質量不過關,基礎設施成為“胡子工程”。越南政府希望中國企業完成項目建設工作,中國企業義無反顧,投入大量資源,終於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竣工。可是,出現問題之後,越南指責中國,而不是日本。雖然中國據理力爭,並且通過國際監理公司查清事實真相,但是,由此產生的不良影響已經擴展開來。

  中國與法國共同建設基礎設施,必須簽訂權利義務明晰的合同,如果法國沒有履行義務,那麽,應當追究其違約責任。隻有通過合同約束法國企業的行為,在未來的合作中,才不會出現大量糾紛。

  法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在對外合作過程中強調自身利益最大化。法國之所以成為殖民地國家,就是因為在投資的同時,把自己的製度、標準和價值觀強加於殖民地,從而使殖民地無法擺脫對法國的依賴。

  中國與法國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必須堅持不幹涉別國內政的基本原則。如果法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合作過程中,增加有關政治色彩濃厚的條款,或者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意識形態掛帥,那麽,中國企業應當依照法律和合同約定,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保護所在國家人民的合法權益。

  中國不希望商業合作變成意識形態爭論。中國也不希望法國在與中國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的過程中,把法國價值觀和意識形態輸出到相關國家。因為那樣做可能會連累中國。中國始終強調不幹涉別國內政,在商業合作中,不會加入政治內容。如果法國我行我素,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過程中進行所謂的意識形態推廣,中國應當堅決反對。

  對外合作過程中,中國已經意識到,必須充分了解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政治文化發展狀況,必須在加強政府間合作的同時,強化民間交流合作。隻有得到廣大民眾的普遍支持,中國在其他國家承建的基礎設施項目才能順利實施。

  中國願意和法國共同努力,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環境保護、兒童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但是,中國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和意識形態密切相關。因此,中國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住房、教育、醫療事業發展的同時,盡可能地淡化其中的意識形態色彩。如果法國在與中國合作過程中,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利用中國企業在當地進行所謂的意識形態滲透,那麽,中國應當提出嚴重警告。

  近些年來中國已經意識到,與其他國家開展文化交流合作,不能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中心,而應該考慮到所在國家的實際需求,以職業教育為主。中國和非洲國家、東南亞國家共同建設的職業教育中心,逐步取代“孔子學院”。這是中國審時度勢,加強文化交流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或者設立職業技術學院,可以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職業技術人才,讓發展中國家青年掌握一技之長,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在非洲建設鐵路,設立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幫助非洲國家培養鐵路司機和乘務員。中國願意攜手法國,共同為非洲、東南亞國家組建職業技術學院。必要的時候,中國也可以引進德國職業教育模式,在第三方市場開展職業技術教育,條件成熟可以把職業技術教育作為重要的產業加以經營。隻要淡化意識形態色彩,以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為主,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優秀人才,國際市場規模就會越來越大,中國與法國乃至其他歐洲國家開辟第三方市場的前景會越來越廣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