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身份利益視角下的民進黨“反中抗中”行為探析

(2021-12-22 19:42:05) 下一個


民進黨在台灣社會不斷操弄“反中抗中仇中”民粹,給兩岸關係帶來嚴重威脅。

  中評社╱題:身份利益視角下的民進黨“反中抗中”行為探析 作者:夏昂(廈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民進黨再度執政以來,在台灣社會不斷操弄“反中抗中仇中”民粹,給兩岸關係帶來嚴重威脅。民進黨刻意強調台灣社會不同群體的身份利益差別,以配合其“反中抗中”行為,從而獲得政治利益。因此從身份利益視角對民進黨“反中抗中”行為進行剖析,有助於深入理解民進黨的行為邏輯,同時也為大陸有針對性地反製民進黨“反中抗中”行為提供新的思路。

  身份和利益是國際關係理論中建構主義的核心概念,作為建構主義的代表人物,亞曆山大·溫特(Alexander Wendt)認為,身份是有意圖行為體的屬性,身份帶來動機和行為。利益是行為體的需求,是以身份為先決條件的。①簡而言之就是,身份決定利益,利益決定行為。身份作為一種客觀事實,標誌著個體以及群體實然和應然的社會地位和利益。台灣由於特殊的曆史進程,導致族群結構複雜,台灣學者一般將台灣社會劃分為四大族群: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②再加上台灣經濟騰飛後大量來自東南亞的勞工移民群體,使得台灣社會形成了數個高度自我認同的利益群體。這些不同的群體在日常的互動中無不彰顯著各自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身份。台灣社會的各個群體都想在政治權力分配中獲得公平對待,維護自己的利益。民進黨注意到台灣社會的這種群體心理,自2016年再度上台後,利用台灣族群間的身份屬性差別,不斷操弄“反中抗中仇中”民粹,以獲取執政利益。

  一、民進黨“反中抗中”行為的族群身份與利益

  民進黨的族群身份認知是在台灣曆史與現實的大背景下產生的,深受“台灣民族論”的影響,這是早期“台獨”理論之一。其主要觀點包括:台灣經過幾百年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同於中華民族的單一“台灣民族”,兩岸是兩個“不同的民族”;“台灣文化”是不同於中國大陸的海洋文化,“台灣文化”與中國大陸文化具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幾十年來,這些“台獨”思想一直影響著民進黨的行為,成為他們不斷“反中抗中”的理論指導,也奠定了民進黨努力推動“文化台獨”的理論基礎。③

  民進黨起源於早期台灣社會的“黨外”運動,從1977年的“中壢事件”到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黨外”勢力在反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1986年9月28日民進黨成立,打破了國民黨長期“一黨專製”的局麵。為了在與國民黨的鬥爭中獲得更多的支持,民進黨迫切需要一種台灣社會能普遍接受的理論和口號,所以“台灣民族論”自然就成為其主要選擇。民進黨將大陸來台的國民黨政權視為和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日本一樣的“外來政權”,聲稱所謂“台灣400年的曆史就是不斷被外族統治的曆史,台灣人從來沒有當家作主”。民進黨對台灣民眾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不斷進行誘導,使得台灣民眾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發生異化,形成了強烈的“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台灣意識”。

  在與國民黨的鬥爭中,民進黨強調國民黨威權統治對台灣民眾的“欺壓”,帶給台灣苦難。民進黨一方麵不斷突出“台灣主體意識”,一方麵努力喚起台灣社會的集體悲情意識,這樣就讓民進黨的行為獲得了某種“正當性”,幷且迎合了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出頭天”心理,有利於其爭取更多草根民眾的支持。1947年發生的“2·28事件”是台灣社會的一個痛點,從那之後很多台灣民眾對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產生逆反情緒。由於當時國民黨當局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仍代表著中國,使得民眾容易簡單地把國民黨當局與中國劃上“等號”,反對國民黨就與反對中國聯係在了一起。④即使是民進黨取得執政地位之後,依然沒有放棄以族群身份構建對立性社會結構的嚐試,幷且在島內政治鬥爭中屢試不爽。以民進黨為首的泛綠陣營對以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的“追殺”就是建立在族群身份認同區隔的基礎之上的。在藍綠鬥爭中,民進黨以“本土政黨”自居,以族群區隔為起點,在台灣社會建構起“我族”和“他族”的對立結構,推動政治認同的分化。⑤有學者認為島內政治從一開始就走向了“族群政治”的歧途。⑥

  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將處理島內政治的方式延續到兩岸關係當中,再利用台灣社會異化了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挑釁大陸,製造對抗,企圖在緊張的兩岸關係中撈取政治利益,獲得某種執政合法性,從而能長期執政。台灣學者王振寰指出,在台灣當前的製度環境下,政治精英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繞過製度,訴諸民眾來得到正當性。當然政治精英更可以繞過官僚機構,回避理性討論而直接訴諸民眾,召喚“國族”意識,來轉圜各種無法解決的政治危機和製度性問題。⑦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身份是在與“他者”的互動中建構而成的。族群身份和分裂主義幷不存在著必然的聯係,但是當某個族群的利益要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可能會被該族群內部深受民族主義思想影響的政治精英利用,在政治衝突中訴諸極端行為。近年來,可以發現一直以“本土政黨”自居的民進黨每當遇到選舉或執政地位不穩時就開始各種“反中抗中”行為,設法挑釁大陸。而大陸一增加對“台獨”勢力的反製措施時,民進黨就在島內營造“悲情氛圍”,在國際上指責大陸“打壓”台灣,妄圖增加其行為的合理性,幷從中謀取政治利益。

  二、民進黨“反中抗中”行為的宗教身份與利益

  宗教屬於意識形態範疇,是人們重要的精神支撐,也是社會和政治生活的“粘合劑”。宗教的這種凝聚作用在同一個宗教信仰的群體內部會得到明顯的加強。眾所周知,民進黨是具有分離主義意識形態的政黨。民進黨雖然表麵上高喊“台獨”口號,但實際上黨內的大多數人祇是將分離主義的意識形態當成一種追求世俗政治利益的工具。不可否認,民進黨內確實有一部分人深受日據時期“皇民化教育”的毒害,他們無論是從政治情感還是價值取向上都無法接受台灣回歸祖國的政治現實,他們把“台灣獨立”當成一生的事業。⑧1991年10月13日,民進黨“五大”將“台獨”主張寫入黨綱,使得這部分人更加狂熱地如信仰宗教般信仰“台獨”,“台獨”主張開始在民進黨內部信仰化和教義化。民進黨中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就是指這部分將“台灣獨立建國”以及相關理論作為指導其行動的信念,願意為了這個目標而執著終身奮鬥,就像信奉宗教的基本教義一樣虔誠的人。⑨

  “台獨基本教義派”雖然在民進黨內是少數,但是影響卻非常大,在民進黨“台獨”黨綱通過後,他們掌握了民進黨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其他派係很難與之在“原則上”和“道德上”相抗衡。民進黨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認為“台獨”目標是最高追求,不管政治形勢如何發展,民進黨的“台獨”論述決不能變,幷且要大力宣傳“台獨”理念,啟蒙和領導民意,要將“台獨”目標神聖化和道德化,把“獨立建國”當成一種具有宗教性質的意識形態。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任何影響“台獨”最高目標的事情都要反對。“台獨基本教義派”產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台灣日據時期,當時在日本殖民教育下長大的一部分台灣人產生了對近代以來日本現代化成就的崇拜,和對同一時期落後中國的鄙視心理,這種心理實際上是一種強烈的“後日本殖民主義”的狹隘心態。所以,“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目標不祇是單純追求台灣“獨立建國”,還伴隨著敵視中國的性質。這個中國是廣義上的中國,包括國民黨帶到台灣的“中華民國”,也包括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⑩

  民進黨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認為發展兩岸關係最後就會被大陸方麵控製,影響到“獨立建國”,所以必須反對兩岸交往。進入21世紀,大陸快速崛起,尤其是經濟實力更是大幅提高。在這種背景下,民進黨內一些比較理性的人士如“務實派”,主張要與大陸方麵多接觸交流,發展兩岸經貿關係。但是“台獨基本教義派”卻堅決反對兩岸交流,他們采用各種手段為兩岸交流製造障礙。“台獨基本教義派”以“仇中反中”的宣傳煽動台灣島內民眾的情緒,配合其“反中抗中”行為。“台獨基本教義派”所堅持的“反中抗中”路線對於民進黨未來的轉型有重要的牽製作用,降低了民進黨向中間路線轉移的可能性,民進黨內理性的聲音在教義般的狂熱下難以被重視。

  正如任何宗教都有信仰傳承的特點,民進黨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也不例外,他們非常注重對年輕人的培養,希望將“台獨”思想和理念不斷傳給台灣的年輕人,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最終實現“獨立建國”的目標。“台獨基本教義派”通常給年輕人提供很多鍛煉的機會,比如資助留學或是擔任派係重要角色的助理等,經過曆練後的年輕人會很快成長為民進黨的政治新星,獲得身份和利益,這對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這些機會幷不是無條件的,而是經過有條件的考核才能得到。在這些過程中都貫穿著“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台獨”思想和理念,“台獨基本教義派”培養的年輕人最後很可能都會成為堅定的“台獨分子”。總之,民進黨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以政治權力和利益為誘惑,以“宗教”關懷為支柱,以黨內派係為依托,形成了一條較為縝密的利益鏈,這條利益鏈同時也是生產“台獨分子”的生產線。

  三、民進黨“反中抗中”行為的階級身份與利益

  對階級的研究一直是學界關注的永恒主題,很多思想家和學者如馬克思、韋伯、塗爾幹、布迪厄等都有關於階級的論述。?階級的劃分主要基於經濟地位,再轉化為政治身份。在人類早期,階級身份表現為嚴格的等級製度,人類的行為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發展方式,道德對人類行為的約束能力開始降低,人類經濟地位的差別開始拉大,從而導致嚴重的身份對立。所以,經濟利益開始在塑造身份認同方麵起主要作用。

  2016年民進黨再次上台執政以來,台灣經濟增長乏力,民眾的平均薪資水平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水平,大多數民眾的生活水平難以有效改善,底層民眾家庭收入增長率更是下滑明顯,導致社會中下階層相對貧困,社會貧富差距問題更加嚴重。失業率升高,民眾找工作困難,剛就業的大學生起薪祇有24000元新台幣,?再加上高房價,導致青年人焦慮感上升。

  對於台灣來說,由於受到自身條件的限製,難以形成廣大的市場,要想實現經濟發展,參與全球化和區域經濟整合就是必然的選擇,而兩岸經貿合作就是台灣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最重要的路徑。近些年來,大陸經濟發展迅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三成。

  在這樣的對比下,由於受傳統思維的影響,部分台灣民眾對大陸的發展產生恐懼感和挫折感,擔心如果兩岸經濟合作,最後台灣會被大陸“吃掉”。之前國民黨執政時,綠營媒體將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國民黨精英視為“買辦”,把兩岸經濟合作視為“親中賣台”行為,到處宣傳和平紅利分配不均,被權貴壟斷。?在這種宣傳下,一些台灣底層民眾錯誤地將經濟增長乏力、收入停滯不前、貧富差距加大等現實問題歸咎於兩岸經濟交流帶來的後果。2020年11月15日,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15個成員國簽署了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著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建成。?2020年12月30日,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這兩項重大的經濟合作協定台灣都被排除在外。

  台灣民眾麵對台灣在全球和地區經濟整合過程中不斷被邊緣化的趨勢表現出較強的無能感,他們對社會存在的諸多矛盾的不滿需要找到一個解釋以及一個情緒發泄的出口,民進黨在島內不斷渲染大陸的“打壓”,營造“悲情意識”。在這種錯誤的認知模式下,部分台灣中下階層民眾將一切對現實的不滿都歸因於中國大陸,導致島內“反中”民粹主義上升。“祇要涉及兩岸政治方麵尤其是與統一有關的問題,台灣民眾心態極為敏感,反映出相當程度的抵觸情緒。”?這些中下階層的民眾很多都是民進黨傳統的支持者,是民進黨的“基本盤”,他們當中彌漫的“恐中”情緒,導致了一種群體的焦慮感,容易被民進黨利用。從而進入民進黨慣用的二元“對立-衝突”的行為模式,傾向於用相互對立的身份立場將兩岸區隔開來,台灣是“我們”,大陸是“他們”,把“台灣主體意識”作為尋求自我承認(自我)以對抗中國大陸(他者)、來肯定自我存在價值的工具,由此導致“反中”情緒甚囂塵上。?民進黨為了穩固這部分“基本盤”,迎合“反中”民粹,自然采取“反中抗中”的行為。

  四、結語

  建構主義認為利益是以身份界定的,所以身份-利益的不同是民進黨“反中抗中”行為的重要根源。從身份和利益,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得出,社會群體集體的身份認同應該建立在利益基礎上,如果沒有利益作為基礎,身份認同就不會穩固,集體身份的自我認同也不會延續。利益的差異導致社會中不同群體之間的政治對立。從本質上說,民進黨的“反中抗中”行為反映了族群、階級、意識形態等多元身份認同之間的矛盾,以及不同身份帶來的利益訴求。族群、宗教、階級等認同因素對國家認同理念帶來了重大挑戰。因此,今後大陸在兩岸關係當中為了更好地反製民進黨的“反中抗中”行為,需要從身份-利益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要以針對性的舉措徹底粉碎民進黨在台灣社會通過打“反中抗中牌”撈取政治利益的企圖。

  注釋:

  ①[美]亞曆山大·溫特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 81—91頁。

  ②高格孚:《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台灣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15頁。

  ③孫雲:《“台獨”理論與思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30頁。

  ④劉國深:《民進黨意識形態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30頁。

  ⑤ 陳星:《民進黨結構與行為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48頁。

  ⑥楊劍:《台灣政黨政治與中間選民》,《世界政治與經濟論壇》,2004年第2期。

  ⑦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台灣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第324頁。

  ⑧劉國深:《民進黨意識形態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170頁。

  ⑨林勁:《民進黨與台聯黨的關係分析》,《台灣研究集刊》2003年第1期,第3頁。

  ⑩《社評-台獨基本教義派能走多遠?》,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405000695 -260310?chdtv,2020年12月21日查詢。

  ?[美]埃裏克·賴特著,馬磊、吳菲等譯:《階級分析方法》,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4,000元》,台灣“勞動部”網站,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46305/,2020年12月31日查詢。

  ?汪苠:《國民黨何以兵敗如山倒》,《統一論壇》2016年第2期。

  ?《RCEP:逆勢建“群”,自貿夥伴“擴容”》,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2020-11/23/c_1126773943.htm,2020年12月31日查詢。

  ?《曆時7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中歐合作共贏開新局》,新華網,http://www.gov.cn/xinwen/2021-01/01/content_5575984.htm,2021年1月1日查詢。

  ?劉國奮:《兩岸關係新局麵的影響與問題之探析》,《台灣研究》,2009 年第 5 期。

  ?沈惠平:《試析部分台灣民眾的反中情緒—一種怨恨情緒的視角》,《台灣研究集刊》2016年第6期,第52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11月號,總第287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