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台北11月23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歐盟近期關注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表示,歐洲等國可能對中國有很多不滿、疑慮,但歐洲可能還沒有實力跟中國攤牌,台海問題基本上依然是在中美G2的框架下,美國可能聯合歐洲等傳統盟友,跟中國進行綜合性的競爭,但最終隻有中美才有綜合實力競爭,也隻有美中兩國對東亞地區有管理能力。
丁樹範進一步表示,台灣的確是美國的核心利益,這是個權力轉變的狀態,若台灣丟掉了,美國可能一夜之間連關島都沒有,夏威夷成為力量分界線,整個東北亞也就倒掉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還會有多少國家願意使用美元?當美元不被許多國家使用時,這對美國而言是非常可怕的狀況,當時蘇聯解體,盧布就是每天貶值不停。其實台灣問題對美國來說,已經上升到為核心利益,這也是為何美國在過去幾年台灣出多麽大的力氣。
中歐關係近期有許多波瀾,立陶宛與台灣先是互設代表處,引來中國大陸不滿。歐盟則聲明支持立陶宛深化與台關係,中國則近一步宣布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將降為“代辦級”。歐盟國家對台灣關注度逐漸拉高,歐洲議會也通過加強與台灣關係的決議。
遠景基金會22日舉辦“中國發展問題與台海安全前景”研討會,場次三主題為“台海安全國際化對戰略典範之衝擊”,由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主持,邀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係教授顏建發、“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前陸委會副主委林正義、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宋學文與談。
丁樹範表示,的確近期介入台海的國際行為者越來越多,過去2年台灣獲得國際社會的關注是史無前例的高,無論是歐盟議會達成的決議,包括對中政策、對台政策,乃至於英、法、德、荷蘭等國軍艦更頻繁地在台海地區出現,同時西方國際社會的反中情緒成為主流,民間氣氛逼得各國行政部門必須采取一些做法。
丁樹範說,歐洲可能對中國有很多不滿,包括經濟與外貿政策、人權、價值等疑慮,但這些關注要反映成具體處理貿易攤牌時,歐洲可能還沒有實力能夠跟中國處理這些問題。
丁樹範指出,台海安全議題最終仍要談實力,到真正要處理台灣議題時,又有多少國家可以使力?國際實力還是最重要的因素,在2017年特朗普公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講到中國是唯一能跟美國一樣,具有綜合實力的國家,從各方麵對美國提出挑戰,這句話某種程度來說是美國間接承認“美中之間已是G2的關係”。
丁樹範認為,美國可能聯合歐洲等傳統盟友,跟中國進行綜合性的競爭,國際體係的確有多極化的發展,但最終隻有美中才有綜合實力競爭,也隻有美中兩國對東亞地區有管理能力。即便許多國家想要介入台海問題,也有越來越多國家派軍艦到台海周邊活動,甚至是荷蘭、加拿大都開始來,講白了最終還是得靠美軍跟中國軍隊較量,還是要美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