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劉宗夏:罷捷結果透露什麽訊息?

(2021-02-06 21:41:53) 下一個

  中評社台北2月7日電(作者劉宗夏)罷免黃捷最終沒有成功,蔡政府守住了一定要贏的戰役,對於多數人來說結果可能不意外,因為在高雄、在鳳山本來就是民進黨的優勢選區,再加上蔡“總統”下令全力支持,親綠的“中央”、基層民代傾巢而出……

  這已經不是一場單純對於黃捷個人的罷免案,而是民進黨的基本盤測試,測試結果,民進黨並沒有崩盤,但是優勢在流逝當中。這也算是合理的,隻是對於反民進黨陣營而言沒有令人振奮的驚喜出現。

  蔡英文兩次“總統”大選在鳳山的票率都超過6成,2020“總統”大選更是大贏韓國瑜大約24趴,民進黨正常情況大約都有6成版塊的優勢,但是這次罷捷反對方的得票率隻有5成4,領先縮小到8、9趴,民進黨的優勢已經從2020大勝時下降了不少。

  不過讚成罷免方的票數離門檻還有一段距離,也代表動能不足,並沒有引起多數中間選民的共鳴。這也是反民進黨一方未來需要努力的重點,為什麽多數台灣人反對萊豬進口,蔡英文直接介入,卻沒有激起“教訓民進黨”的動能?

  罷捷總部第二階段就交了4萬多份連署書,有效3萬5千份,但是最終投票也隻有5萬5千多票,代表第二階段過後擴散性嚴重不足,大多隻停留在原來的基本盤,是有點可惜。

  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得出來,從現行法規要罷免一位民意代表,光靠藍綠的基本盤可能都不夠,還必須要引起多數選民的共鳴,才有足夠的動能通過罷免,或許對於當地選民來說黃捷還不夠討厭。

  不過在民進黨的強力介入之下,也不能說選舉結果代表了支持黃捷的人比較多,因為反對罷免有許多民進黨的力量在其中,守住了這個關鍵的戰役,防止骨牌持續倒下,但整個罷免戰役還在持續。

  經過這次挫敗後,“反民進黨”一方可能要更加精算,未來要“罷免的人選”能否引起當地多數民眾的共鳴?或者當地的非民進黨力量,是否有足夠的基層實力達成罷免門檻,就像是未來基進黨陳柏惟要麵對地方實力雄厚的顏家,被視為罷免機會比較高的地方。

  最後要避免被民進黨戴上“報複性罷免”的帽子,像這次罷免黃捷就被親綠陣營影射為韓粉的報複,焦點要拉高到為了“全民的利益”,聚焦民進黨蠻橫不跟全民溝通的作為,論述要有足夠的高度跟正當性,才會有“擴散”的效果。

  (作者劉宗夏,台灣政治觀察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