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高雄補選結果不單純,藍綠白都非贏家

(2020-08-17 20:05:35) 下一個


民進黨陳其邁一如外界預期贏得高雄市長補選(中評社 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評論員 金裕超)備受各界關注的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於8月15日揭曉,不出所料,民進黨陳其邁以67萬票、領先第二名超過42萬票的懸殊優勢贏得選舉,在暌違近兩年後重新替綠營拿回高雄執政權。國民黨李眉蓁則拿下24萬多票,創下藍營在縣市合並後大高雄的得票數新低,黨內原先設定的“333防線”被衝垮。而接受民眾黨征召的吳益政在“三腳督”中淪為第三名,僅拿下3萬多票,選前打出“擺脫藍綠”的旗號終究未能實現。雖然選舉結果是綠營獲勝、藍營大敗、白色力量邊緣化,但全然根據選舉結果來解讀未必準確,從更深層次意涵來看,此次補選藍綠白三方都不是贏家。

  綠營得票數並不耀眼 陳其邁麵臨內外嚴峻考驗

  從此次獲勝的綠營來看,盡管陳其邁以七成得票率奪回市長寶座,但此次補選投票率僅有41.83%、未超過五成,本身就麵臨正當性不足的質疑。而陳其邁的票數不要說超越2018年韓國瑜當選的89萬票,就連自己當年的74萬票門檻也未能突破,綠營在完全執政之下幾乎動用“國家”機器力助陳其邁,結果卻是在低投票率下創下縣市合並後市長得票數最低紀錄,可謂“贏了麵子輸了裏子”,贏得並不光彩。而今年6月“罷韓”同意票數曾突破93萬,一度成為陳其邁團隊設定的得票高標,如今卻未能跨過“罷韓天險”,表明支持“罷韓”的力量尚未完全認同陳其邁,未來如何爭取到綠營基本盤外的更多支持,對陳其邁將是現實考驗。

  此外,陳其邁陣營在補選中喊出“兩年拚四年”口號,展現陳其邁欲做“南霸天”的政治格局,但補選不算耀眼的得票數,以及市議會仍是“藍大綠小”的政治生態,可預見未來施政將不會像陳菊時期完全執政那般順暢,若無法經營好府會關係恐將難逃遭杯葛的命運。而綠營在高雄本就派係林立、內部明爭暗鬥不斷,2018年黨內初選時曾殺到“刀刀見骨”,此次英係陳其邁雖已當選,但新潮流、海派等其他派係仍虎視眈眈、伺機而動,若兩年任期內拿不出亮眼成績單、跳不出政黨嗬護,難保綠營內部不會出現雜音,屆時不排除又將出現新一波權力爭鬥。


國民黨李眉蓁在黨主席江啟臣陪同下宣布敗選(中評社 資料圖)

  藍營在高雄實力大幅萎縮 南部政治版圖麵臨劇烈衝擊

  至於藍營則更是危機重重,2018年韓國瑜以“韓流”掀起驚人政治能量,好不容易攻破高雄綠色執政二三十年的堅強堡壘,原本期待以高雄為突破口,順勢擴張藍營在南部的政治版圖,然而短短不到兩年時間,“總統”“立委”大輸、市長遭罷免、補選丟執政權,一係列衝擊導致藍營士氣跌落穀底。此次李眉蓁得票數為國民黨在曆屆高雄市長選舉中最低,得票率也僅高於2010年代表國民黨參選市長的黃昭順,代表國民黨在高雄的實力大幅萎縮,並且看不到有止跌的勢頭。從悲觀角度看,若政治環境未出現劇烈變動,以目前的政治生態與藍綠實力對比,國民黨再想拿回高雄執政權難上加難,未來高雄對國民黨恐將猶如政治荒漠般存在。

  而丟掉高雄執政權勢必產生連環效應,對在地議會、“立委”乃至南部政治版圖都將產生影響。現階段藍營在高雄市議會尚占多數,議長也掌握在手中,這主要得益於2018年選戰中“韓流”效應外溢,但如今市府變天,藍營議員既缺少市政力量加持,又沒有強有力“母雞”作為領頭羊,下屆選舉將麵臨巨大挑戰,一旦席次不過半將淪為完全在野。而年初大選綠營在高雄“立委”已經實現“八仙過海”,在奪回市府執政權後,“綠委”實力更加難以撼動,藍營想實現“零”的突破相當困難。更為嚴峻的是,藍營原本在濁水溪以南有高雄市、嘉義市、雲林縣三地執政權,在最大灘頭堡高雄失守後,綠營在南台灣的政治實力得以進一步鞏固,再加上中央執政全力奧援,綠營將集中力量強攻嘉義與雲林,未來兩地“藍天變綠地”概率不低。


民眾黨吳益政在此次補選“三腳督”中得票數墊底(中評社 資料圖)

  白色力量未打破藍綠高牆 柯文哲更上層樓挑戰不小

  對於在補選中試水的白色力量而言,補選結果無異於重大挫敗,原本試圖通過征召在地親民黨議員吳益政吸收藍營選票,至少擠下李眉蓁拿到第二名的位置,結果最後得票率僅4.06%,不隻大幅落後藍綠候選人,還拿不回參選保證金。年初大選民眾黨在高雄拿下6.48%的政黨票、約14萬票,親民黨在高雄則有2.16%的政黨票、約5萬票,吳益政最終得票數卻僅為民眾黨與親民黨得票數總和的兩成,比腰斬還要難看。這其中固然有臨時推人上陣、缺少組織經營、候選人知名度不高等原因,但更重要還在於選民對第三勢力並未產生認同感,“擺脫藍綠”的口號沒有觸動人心,另外本次補選投票率低,且實質是“罷韓”延長戰,更容易激起藍綠對決、擠壓小黨空間,民眾黨雖然積極操作“棄保”、呼籲“以政換蓁”,但仍逃不過邊緣化危機。

  同時,補選結果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是一大警訊。即將於2022年屆滿卸任的柯文哲自大選後動作不斷,備戰2024的企圖心呼之欲出,但吊車尾的得票數表明柯文哲聲勢已非當年,即使在大選中能帶領民眾黨拿下五席不分區“立委”,但在硬碰硬的地方首長選舉中,柯的光環很難轉移到候選人身上,連政黨票的基本盤都沒能全部催出來。此外,民眾黨仍以空戰為主要經營手法,地方實力遠不如藍綠陣營紮實,此次借將參選更被諷“炒短線”、“沒誠意”,顯示民眾黨麵臨嚴峻的人才匱乏危機,組織戰是其明顯軟肋,今後若不能積極培養人才、強化基層經營,在大型選舉中將很難與藍綠兩大黨抗衡,柯文哲欲更上層樓難度頗高。

  高雄補選已落下帷幕,其後續政治影響不容忽視,此次選舉結果對藍綠白三方的政治意涵雖不盡相同,然而三方都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贏家,均麵臨或內或外、或明或暗的挑戰與衝擊,補選後島內政治情勢將更加詭譎複雜,藍綠白三股政治力量未來的變化走向值得密切關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