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華盛頓6月8日電(記者 餘東暉)有人期待6月底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晤,能使得目前中美經貿和科技緊張關係得以緩解。然而多數美國專家對此並不樂觀,他們認為,美國宣布華為禁令,讓美中達成貿易協議難上加難。目前中方對美基調已發生重大轉變,雙方差距很難彌合。
自從美國對華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由10%提升至25%以來,美中貿易談判基本上已陷於困頓。有國際經貿談判經驗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肖特(Jeffrey Schott)指出,談判者在談判最後階段想多得一點是正常的,另一方麵,談判者也不想結果會在國內造成政治壓力。特朗普去年從雙方共識上後撤就是因為這個考慮,同樣北京此次後撤也是因為裏麵包含一些明顯的條款,比如要求中國修改法律等,讓他們難以接受。
肖特認為美中之間差距越來越大,難以彌合 中評社記者 餘東暉攝
肖特猜想,中國人想要的條款比較籠統,這樣才有可操作空間,而不想被要求如何被監控、被執法。國內政治壓力的考慮使得雙方從原有立場後撤。而現在又有了新的科技、投資方麵的對抗,令這個協議更難達成,不說完全不可能,但要困難得多。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波森(Adam Posen)認為,北京已經醒悟,知道他們無法從特朗普那裏得到可持續的協議,希望的泡沫已經破滅。與幾周前很有興趣與美方達成協議相比,現在北京放棄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的機會更大。特朗普政府的要求沒有太大變化,但中方回應的基調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肖特指出,明顯地現在雙方離協議比4月底時要遠得多,部分是因為科技領域的摩擦增加,達成協議更困難。肖特對中評社表示,美中原來在談的協議似乎是雙方目前能夠達成的最好的協議,現在能否回到幾周前的狀態?考慮到科技摩擦給兩國經貿緊張火上澆油,已經更加困難。他分析,如果有信號,比如美國農民受損,股市下挫,也許能影響特朗普的看法,但也未必。對於中國領導人,不知道現在的互不信任程度是否還有達成像4月底那樣協議的條件?“我看不到彌合分歧的橋梁正在建設,而是差距在繼續擴大,難以彌合。”肖特說道。
不過肖特不覺得大門徹底關閉,而是認為兩國領導人在6月底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重新整合事情仍存希望,但現在尚未見到任何正麵的行動。他從中方行動中捕捉蛛絲馬跡,認為中方施加的報複性關稅比美方低,在一些對中國公司敏感的領域,中方加稅並未提高或加的很少,北京似乎正在重新校準下一步的行動。他懷疑,即便雙方達成協議,也會是一個脆弱的協議,容易受到政治壓力,因為美國選戰即將來臨,各個方麵都會被拿來檢驗,未來的不確定性要大得多。
肖特指出,剛開始人們多以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隻是權宜之計,但現在看來有可能成為永久性舉措,施加後就很難擺脫,會影響到兩國未來的政策規劃,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政策不確定性。即便未來摩擦降低,兩國政府部門依然會照章行事。供應鏈由此被打亂,成本增加,兩國都受損。關稅不僅是短期之痛,遠處的地平線也已是陰雲密布。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迪(Nicolas Lardy)分析,美方最新提高對華關稅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影響有限,因為其影響要到第四季度才會顯現,且有些影響可能被中國自己的經濟刺激政策所抵消。所以他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長仍會在6%左右,更大的影響會是在2020年而不是2019年。
美國正在醞釀對中國輸美的其餘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特朗普日前再發出對華“至少3000億美元商品”加稅的威脅,美媒預測有可能在G20峰會之後實施。
波森分析,如果關稅全麵施加,可能在美國看到2-3%的通脹,對中低收入家庭影響比較大。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明顯的,但不是重大的,大約會影響0.25%到0.5%的GDP增長率。但從6個月到3年的中期來看,美中貿易戰全麵持續進行,對投資和生產率的負麵影響卻是實質性和重大的。對於技術領域的影響更大,將打亂跨國公司的供應鏈,不僅直接針對中國,對所有與中國有業務關係的企業都有影響。
更令人擔心的是貿易戰與科技戰的疊加,以及隨之而來的美中全麵“脫鉤”。波森指出,如果美國繼續對中國留學生設置壁壘,會有毀壞性的影響。美國的大學將在兩方麵受損,一是損失特別的勞工;二是損失收入。如果加上中方的報複,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實質性影響。
習近平7日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很難設想中美全部割裂開···不僅是我不願看到的···我的朋友特朗普總統,我相信他也不願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