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台北2月25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蔡政府和中國國民黨最近為了兩岸和平協議大駁火,陸委會提出高門檻修法,強調馬英九任內也主張簽和平協議要經公投,國民黨事後透過臉書發布說帖也未否定綠營的“雙公投”加高門檻版本,藍綠互打之下雙方兩岸路線清晰浮現。民進黨不敢宣布獨立,國民黨也不敢碰政治協議,兩方都是不統不獨路線,所有爾虞我詐的交火,都是為了2020大選!
民進黨兩岸路線的重點在於會不會獨、敢不敢獨?具體指標包括“正名”、“製憲”、公投涉主權事項,或是其他的法理“台獨”行為;若把範圍擴大到挑戰現狀,指標還包括蔡英文訪問美國華府、美國國會演講、美國高層官員訪台、美軍機軍艦停靠台灣等等。到目前為止看來,民進黨雖然抗中動作很大,向深綠傾斜、對獨派花言巧語、緊縮兩岸交流;但仍是在大陸與美國的紅線裏進行,或是貼著紅線走。美國也益發謹慎,就如同日前透過AIT正式表態不支持“台獨”公投,給蔡英文畫紅線,慎防擦槍走火被卷進戰事。
蔡政府最近爭議較大的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欲拉高政治協議門檻等。然而,簽兩岸和平協議要公投是馬政府的政策,馬英九2011年10月在府內召開記者會,公開宣布政府推動兩岸簽訂和平協議沒有設定任何時間表,且須具備三項重要前提,即“國家需要、民意支持與‘國會監督’,倘未來要推動‘兩岸和平協議’”,一定會先交付人民公投,公投未過,就不會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馬此一說法即蔡政府所說的事前公投,差別的僅是,蔡政府更細致化的規範,準備入法。日前國民黨發布的和平協議的QA,對陸委會訂定的高門檻也說不排除,等於是點頭同意。
盡管藍軍對蔡政府高調修“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炮聲隆隆,藍綠對兩岸政治協議的態度,目前看來是一模一樣的。
國民黨主張要先公投才簽署,等於否定了兩岸簽署政治協議的可能,更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的QA第一、第二點提到“依法僅政府可授權所委托的法人團體與大陸洽簽協議才不會違法”,即隱含是對大陸兩製台灣方案政治協商的表態,與新黨等欲赴陸對話截然不同。國民黨兩岸路線的重點在於會不會統,敢不敢統?以此看來是不敢碰,至少在吳敦義擔任主席任內,還是遵循著馬英九執政的“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走中間保守路線。至於吳敦義偶爾在出席某些統派場合會提到“中國人”、“炎黃子孫”等,和蔡英文在獨派的場子談抗中、保護主權,並無兩樣,都是取悅某些族群的發言。
既然藍綠的兩岸路線本質都是不獨不統,兩方的劍拔駑張主要是政治操作與選舉利益導致。民進黨為了要爭取獨派選票,似獨非獨;國民黨要爭取深藍選票,似統非統。民進黨要把國民黨打成很統、很賣台;國民黨要把民進黨綁進“台獨”,把自己推向中間,爭取中間選票。民進黨除了咬住國民黨的和平協議不放,指控賣台,再加上極大化“大陸威脅論”,不止修法抗一國兩製,蔡英文到蘇貞昌都大談軍事、如果中共武力攻台等等,蘇貞昌答詢的“掃把抗共軍”更是經典,完全是2020選舉的產物。
簡而言之,民進黨現在打的牌就是“恐中”加“抗中”,欲激發選民的危機意識,爭取選票,最好兩岸之間有點小緊張,美中之間有點小矛盾對綠營更有利。國民黨雖也盡量把對手抹獨,卻技不如人,常陷入對手的坑洞,難以脫身,最近的和平協議就是。
藍綠現在玩這招,隻要稍有知識程度的人不難看出。國民黨、民進黨現行的兩岸路線都無法解決目前的兩岸僵局。國民黨如果自以為2020若重返執政,馬上可以無縫銜接2015“習馬會”的兩岸氛圍也就太樂觀了。馬英九執政8年的“不統、不獨、不武”想再延續下去有相當的難度。
台灣2020可望是藍綠白之戰,在兩岸政策上,國民黨、民進黨都有共同的問題,僵化、包袱太重,難以轉身。柯文哲若參選,他的兩岸優勢是靈活,沒有包袱,容易與年輕人對話,橫跨藍綠;這些優勢甚至會超過韓國瑜,相較之下,韓畢竟是國民黨籍,還有許多牽製。但2020會有哪些人參戰還是未知數,兩岸關係過度糾纏,民進黨操作得太凶險,對兩岸都是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