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香港2月24日電(評論員 胡誌勇)最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一起自殺式襲擊事件,一支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在此遭受襲擊,傷亡慘重。死亡人數超過40人,另有數十人受傷。一個宗教組織已宣稱製造了這起襲擊事件。
隨即印度總理莫迪強烈譴責了這起襲擊事件。印度外交部也發表了聲明,指責巴基斯坦對發動襲擊的組織提供支持。
但是,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表了聲明,表示巴方“嚴重關切”此次襲擊事件,巴方強調巴基斯坦一貫譴責任何此類暴力行為,同時也“強烈反對印度媒體和政府未經調查就影射此次襲擊事件與巴方有關”。
長期以來,印、巴兩個鄰國關係起伏不斷,至今仍沒有實現雙邊關係正常化。而恐怖襲擊事件導致印、巴兩國相互猜忌,互信程度嚴重降低。無論印、巴兩國任何一方遭到恐怖襲擊,總是在第一時間將遭遇恐襲責任推到另一方身上,而不是冷靜下來,認真調查襲擊事件真正凶手。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不久,遭受英國殖民統治89年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兄弟,在1947年先後宣布獨立,但是克什米爾地區主權歸屬一直沒有解決,印度、巴基斯坦都聲稱對克什米爾擁有主權,還曾為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爆發過兩次戰爭。克什米爾主權歸屬問題長期困擾著印、巴兩國,成為嚴重影響印、巴雙邊關係的主要因素,印、巴至今沒有實現國家關係正常化。
近年來,克什米爾地區總體呈現緩和的態勢,但印、巴之間衝突也時有發生,近年來,印軍時常違反停火協議,在克什米爾地區向巴基斯坦人員開火。盡管兩國於2017年11月曾達成一致,同意必須恢複2003年停火協議的“精神”以保護無辜平民,但雙方仍然沿實際控製線頻繁發生交火。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主權爭端問題上互不讓步。盡管印、巴兩國都主張對克什米爾擁有主權,但是,印、巴兩國對克什米爾爭議地區的治理效率低下,加之印度長期以來自詡為“世界大國”,在南亞從不把巴基斯坦放在眼裏,處處設限,阻撓巴基斯坦發展,克什米爾地區成為極端組織與恐怖分子賴於生存的溫床;加上冷戰後期蘇聯侵略阿富汗以及美國在“911”事件後發動阿富汗戰爭,使巴基斯坦成為世界上恐怖活動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巴基斯坦深受恐怖活動之害。
盡管如此,巴基斯坦政府仍在艱難環境下,積極配合美國打擊境內恐怖分子。近年來,巴基斯坦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重要地區,“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正成為改善巴基斯坦落後麵貌的“助力器”,正發揮拉動和推進巴基斯坦社會全麵發展的作用。而到目前為止,出於對中國崛起的防範和敵意,印度以中巴經濟走廊途經克什米爾爭議地區為借口,沒有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並且,印度還極力拉攏南亞其他國家試圖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建設。
克什米爾地區由於印巴長期以來的主權之爭,陷入發展的滯後狀態,並成為各種極端勢力和恐怖主義活動的重災區。印、巴之間頻發恐怖活動,雙方理應冷靜下來,從源頭深入查找原由,挖出恐怖襲擊的真正元凶,鏟除恐怖襲擊的溫床,避免恐怖襲擊再發生。而不是一發生恐怖襲擊,在事實還沒有查清的情況下,就先指責對方;更不能動輒以戰爭相威脅,這樣隻能火上加油,根本無益於衝突地區的穩定。印、巴兩國應該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克什米爾主權爭端,建立對話協調機製,管控分歧,而不是在克什米爾地區訴諸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