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作者 劉明)2019年新春過後,台灣2020年大選序幕就逐漸拉開,並有多個看點。外界最關注的當然還是可能的選舉結果這一懸念。去年九合一選舉大勝的國民黨會不會繼續贏得明年大選?基本確定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蔡英文會不會成為台灣領導人民選後第一個連任失敗的領導人?“白色力量”柯文哲會不會參選或參選後會不會當選?
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大勝尤其是韓國瑜意外取得綠營大本營高雄市長選舉寶座後,藍營政治領袖對參選2020年大選熱情高漲,有意參選者紛紛行動,進行選舉布局,被外界點名者並被視為藍營太陽者包括朱立倫、吳敦義、王金平與馬英九等人。目前已明確表態參選者隻有朱立倫,有明確參選意向者包括吳敦義、王金平,未來可能還會有其他有意參選者,另有黨內人士大力鼓動韓國瑜參選。這次大選與上屆大選情勢完全不同,當時被視為黨內領袖者朱立倫、吳敦義、王金平等紛紛退縮,不願參選,意外殺出的洪秀柱通過黨內初選機製脫穎而出,最後卻在選情不利情況下被黨中央強勢“換柱”,導致大敗,時任黨主席的朱立倫負有重大政治責任。
黨內初選機製,對誰能代表國民黨參選影響重大。目前黨內對初選機製爭論激烈,各準候選人都希望對自己有最有利的初選機製,如朱立倫主張“全民調”方式,吳敦義則拋出全黨員投票,王金平則表示尊重黨中央的最後決定機製。依目前形勢觀察,初選機製很可能采取曾實行的民調占七成、黨員票占三成的方式。依此機製進行,若韓國瑜參選,則必勝出無疑,將會成為國民黨候選人,但韓參選的可能性不高。就其他黨內有意參選者實力而言,朱立倫初選勝出的可能性更大,吳、王等勝出機率不高,但也不能排除吳、王勝選的可能性(如果民進黨在國民黨初選中使壞,給吳或王灌票)。
國民黨參選還有一個風險在於會不會有人在初選機製選舉中失敗後脫黨參選,出現國民黨或藍營分裂選舉局麵,就像過去宋楚瑜多次與國民黨決裂或競爭。預計這次藍營分裂選舉的可能性雖不高,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島內政局多變。
民進黨的蔡英文爭取連任已成定局,日前她接受美國CNN專訪時已表明爭取連任的態度,應不會有意外發生。九合一選舉大敗後,民進黨在大選中處於不利地位,誰代表民進黨參選,對選舉結果仍有重要影響。就目前黨內社會聲望與民意支援情況看,賴清德是最具競爭實力的政治人物,其民調也高居民進黨內之首,較蔡英文高出不少。激進“台獨”勢力也傾向支持賴清德參選。不過,蔡英文雖辭去黨主席一職,但仍實際掌控著民進黨中央,參選意誌堅定,已表明參選意願,若沒有意外,仍會代表民進黨參選。在此形勢之下,賴清德不會直接與蔡競爭,而是將目標放在2024年大選上。若蔡果真參選,選情很不樂觀,除兩岸議題敏感及操作風險大之外,經濟民生問題與執政不力是致命傷,敗選機率頗高。
各界關注的另一焦點是柯文哲是否參選,對選舉結果有著重要影響。依目前形勢觀察,從柯文柯近來政治活動及即將訪美的動向看,柯文哲參選的可能性甚高。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合作與互補的副手合作,勝選機率不小。可選擇的副手人選不少,其中宋楚瑜是選項之一,宋可吸引部分藍營人士的支持。
當然,在台灣這種政治生態之下,加上過去的經驗,這次選舉可能還會有其他人士表態參選,甚至有人希望複製韓國瑜模式,創造政治奇跡,但可能性不高,對選舉結果影響不大。
如此以來,2020年台灣大選很可能在蔡、朱、柯三者之間產生。距離選舉雖然還有一年多時間,候選人也還沒有確定,不易準確判斷選舉結果,但仍可依據島內政治生態與格局,對島內選情進行初步預判。總體選情對民進黨不利,對國民黨相對有利,柯文哲則是不確定的最大變數。在政黨或政治背景之外,參選者的政治實力與民意動向是影響大選結果的兩大關鍵性因素。候選人不同,選舉結果就大不一樣。如果國民黨是由吳敦義或王金平出麵參選,與蔡英文或柯文哲對決,國民黨勝選機率不高;如果是國民黨的朱立倫與民進黨的蔡英文對決,朱雖然沒有必勝把握,但勝選可能性較大;如果柯參選,並形成柯、朱、蔡三人參選格局,形勢比較複雜。目前柯文哲的各種民調支持率始終高居第一,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勝選機率比較高。但隨著選舉活動的展開,政黨動員能力會逐步顯現,柯文哲的選情會相對弱化,特別是柯與蔡的選票存在較大重迭性,選情依然對國民黨有利。特別是目前國民黨有韓國瑜這樣的政治明星,如果國民黨實現整合與團結,韓國瑜大力輔選,則朱立倫勝選的可能性比較高。不過,柯文哲仍是最強的競爭者,若民進黨在選舉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操作棄保效應,很可能出現類似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結果的情況。
民進黨的蔡英文選情不利,隻有在柯不參選、吳敦義或王金平參選等特殊情況下才有勝選的可能性。當然,蔡英文不會就此放棄,還是會采取各種手段爭取勝選,包括民進黨出台更具敏感性的新決議文、民進黨推動或通過激進“台獨”勢力發動激進性“公投案”,挑動兩岸事端,製造島內不安,增強民眾危機意識,以便險中求勝。因此在關注2020年台灣大選的同時,需要更關注可能引發的台海風險。當然,美國介入台灣大選的態勢愈益明顯,美台互動動向也是需要高度關注的。
(作者劉明 資深台灣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