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評現場:十國專家聚北京探中美關係現狀

(2018-10-21 22:28:15) 下一個


亞歐地緣戰略競爭與中美關係的公開論壇在北大舉行(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主持人——北大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 郭至君)中美關係的在今年內發生了不少波折,10月21日,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在秋林報告廳舉辦了公開的北閣論壇,邀請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十個國家的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現在的亞歐地緣戰略競爭與中美關係。中評社記者在現場聽會發現,大部分專家強調了我們需要樂觀看待中美關係,也強調了盡管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但我們審視其的時候需要放在全球國際大格局之下來考慮。

  美國原常務副國務卿約翰內格羅蓬特表示,四十年前,中國當時還是很貧困的狀態,而現在中國已經丟掉了這些包袱,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很快也許中國會成為第一大經濟體,這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中美的雙邊關係在這個世紀可能就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了。對我來說,我們雙方都有責任來管理這個關係,運用我們穩健的態度,同時也要認識到有巨大的機會,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繁榮在四十年前是無法想象的,當然我們有一些短期的問題和挑戰是需要處理的,無可避免的。兩個大國都在發展,中國現在在崛起,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可以管理的,兩國之間會出現矛盾,例如在南海的不同意見,在貿易商務方麵的摩擦,甚至是貿易戰。盡管我們在貿易方麵有不同的觀點,但經濟關係必須是穩定的,這對中美關係和世界穩定都非常重要,當我們進入到了嚴肅談判的時候,我們會找到兩國之間經濟穩定的方案,在這達成了之後,我們兩國在其他方麵的衝突會更好的解決,以維護我們兩國的友好關係。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主任托馬斯戈馬特說,我們現在都希望有一個自由國際的秩序,但因為美國的新形勢,現在我們麵臨著一個全新的情況。這裏麵有風險,我們必須保護自由的國際秩序,這樣其他的國家才不需要在中美關係之間扮演一個角色。作為歐洲國家,我們其實也在探索和中國的合作,希望能在WTO和氣候變化等深度話題上有更深層次的交流。歐洲不會做出戰略性的調整去反對美國,歐洲會“自立”開展工作。我們麵臨的情況存在風險,我們展望未來,中美關係還是有很強的動力的,最好兩國還是相向而行。

  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長金星煥坦言,他在來中國之前,曾非常擔心中美關係,這兩天的會議談下來,他鬆了一口氣,兩國之間雖有衝突,但是這和冷戰時期是不一樣的。但他還是有一些擔憂,這樣的衝突短時間會持續存在,中美關係會影響到韓國,貿易戰就是例子。沒有中美的合作,也無法落實朝鮮無核化的進程。中國和美國的朋友都說要尋找解決方案。我們韓國人說,“笑臉不出惡語”,希望中美兩國能保持笑臉。


美國著名學者約瑟夫奈出席並發言(中評社 郭至君攝)

  美國原助理國防部長約瑟夫奈表示,從長遠關係看,中美關係好,從短期來看,中美關係不好。中美關係不是你死我活的狀態,這不是冷戰期間。中美之間發生新冷戰的概念是錯誤的,當時美蘇之間在貿易、社會、人文之間沒有任何交流,但中美之間現在幷不是冷戰,因此不要輕而易舉的說現在是新冷戰,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和中美必有一戰的概念也不適當。從長遠來看他還是保持樂觀,我們的利益還是趨同的。短期關係不好,有兩個原因,一、美國很多人在抱怨中美關係,他們在華盛頓有這樣的感受,經濟領域美國認為中國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整個環境是有利於中國的。還擔憂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國應該實現市場化和自由化進程,但中國的開放程度在下降。南海局勢也是讓很多美國人感覺南海島嶼在軍事化,說到沒有做到,中國違背了遊戲規則,這些不管是不是特朗普當總統,都會有這些。而特朗普則是火上澆油的作用,他是重商主義和單邊主義的人,他認為必須基於對等來開展貿易。現在客觀存在的情況加上特朗普的火上澆油,所以形成了大火。我們不要妖魔化雙方,在語言的使用上要謹慎,要用“競合”這個詞來形容中美關係,我們要在氣候變化、朝鮮問題、阿富汗問題上開展合作,中美之間有很多的合作機會,短期的不利因素會轉化成長期的有利因素。


日本原外務大臣川口順子女士發言(中評社 郭至君攝)

  日本原外務大臣川口順子說,中國的發展讓我感到十分的欣慰。中美關係是一個重要的關係,我們當然感到非常擔憂,中美關係的發展中不會隻有一個總統,所以不要太糾結在特朗普身上,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東亞地區在過去已經從自由主義的國際秩序中獲益,其他國家也是如此,這個國際秩序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這也是我們東亞國家的身份認同,所有WTO成員國都要自問一下,自身收益多少?貢獻多少?日中關係也會從中收益,在座各位都是年輕人,我們很重要的一點就年輕人之間要進行交流,我們必須要互相理解,互相了解,我發現如果我們溝通的話會更好地了解,這就會進一步推進我們之間的關係,不管是高層交流還是民間交流都是如此。

  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執行主席、所長沃克爾佩爾特斯說,今天不管我們喜不喜歡特朗普總統的處理方式,事情都在發生。兩國之間的貿易戰其實是全球的貿易危機,中美的關係會走向何方?我自己猜測,基於曆史關係上的變化,中美關係會先惡化,再變好。現在美國總統頻繁“退群”,但這些是目前國際秩序的表現,但我樂觀得覺得這還是臨時的缺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其他國家就應該更加投入到這些國際機構上。

  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希夫尚卡爾梅農指出,國際秩序在快速的發展變化,中美關係會影響到印度,印度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可以發展轉型,需要開放的全球經濟,不用去選邊站。直接的衝突是不會出現的,中印關係其實也很複雜,我們有邊境衝突,但我們也很好地管理了分歧,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印留學生交流也很頻繁。盡管我不知道未來會走向何方,但應該是更多的交流,更多的合作,找到適當的方式,聯起手來建立一個新的秩序。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表示,如果說中美目前關係可以比喻成“感冒”,那麽美俄關係可以說成是“癱瘓”,現在俄羅斯很多人想,就別和美國打交道了吧,不管你多麽善良,美國都會窮追猛打。但我認為盡管美國是個不容易合作的夥伴,但中美關係絕對不是一個冷戰的關係,必須有共同的利益讓大家能夠更好的合作。

  埃及前外交部長納比爾法赫來指出,目前的中美關係比起中東狀況來講,還沒有那麽糟糕。但在中東地區,中美之間的競爭也會影響到當地國家的發展。中東國家和中國、美國都有不同的合作,包括打擊恐怖主義等。中美關係很重要,但不代表世界的全部,中美都是地球村的成員,我們要把這個關係放到全球的視角下來分析。埃及對華、對美都希望保持良好關係,此外,我們也需要其他的國際朋友來平衡。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和大多數樂觀的專家有些許不同的觀點,他對短期中美關係有一定信心,但對中長期的中美關係有一定擔憂。他說,我們現在的地緣政治環境尚可,例如半島形式發生了讓人高興的變化,中日關係繼續改進的勢頭,中俄關係處在最好的時期,南海諸國的關係和中國也尚可。但是他認為這是短期的“避險”心理,很多國家在特朗普政府的亂象麵前,寧可做一些調整。我們也聽到了越來越多的新冷戰的聲音,我沒有那麽樂觀。如果兩方有矛盾,但始終朝著合作的方向去建構,長期來看就真的變成可持續合作,哪怕雙方關係現在看著不錯,但是如果把對方看作是假想敵,看作是競爭者,看成是實施冷戰的目標,那麽從中長期看,這個建構的過程就導致兩個本可以避免對抗的大國最後走向一條不歸路,坦率的說,就中長期來看中美關係不那麽確定,沒有那麽樂觀,這是我最近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其實對中國也好,對美國也好,都期待朝著良性變化,都期待不要出現大的對碰、倒退或者對抗。

  美國國家利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保羅桑德斯說,目前美俄的競爭關係已經遠遠掩蓋了合作關係,那麽我們要如何處理這樣的大國競爭?對政治方麵有什麽影響?現在我們麵臨美俄之間的信任危機,這使得美俄關係舉步維艱,導致兩國政府沒辦法進一步加強合作。美俄關係在曆史上經曆了很多波折,領導人的更替會影響到兩國關係。處理中美關係也一樣,要保持積極向上的信心,太糾結與兩國之間的差異和衝突,那它就會自我實現的。

  印度尼西亞前外長馬爾迪納塔勒加瓦表示,我們要以更廣泛的視角來看待中美關係,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不容忽視,他們同樣可以影響到其他國家和世界。我們要看到權力的轉移和實力的變化,這得益於技術的發展,這用傳統的方式是很難達到的。國際秩序不是一家獨大,應該是基於公共產品的動態平衡。

  國際救援委員會主席大衛米利班德最後表示,我們經常談到修昔底德陷阱,作為一個多極的世界,我們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會影響到全球。在一些政府不作為時,非政府阻止也可以往前邁一步。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為這場北閣公開論壇的主持人。多國外交官、多家中外在京媒體、北京大學的學生等數百名聽眾參加了此次活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