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日本麵對人口下降的“靜悄悄海嘯”

(2018-01-01 23:58:19)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人口下降給日本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雲,日本的前景因此變得相當黯淡。

  以大學為例,如今日本許多大學的領導都在竭盡全力,為招到更多的學生而使出渾身解數。招不足學生,那就會導致學費收入下降,使大學經營麵臨沉重的壓力。截至2016年,日本全國已有44.5%的私立大學招不足學生。以至不少私立大學難以為繼,隻能將經營權轉讓給當地政府,使其轉為公立大學。從2009年高知理工大學開始,截至去年全國已先後有8所私立大學采取這一舉措擺脫困境,大學從私立改為公立後,學費當然會有所下降,但所減少的這塊收入是由地方政府來填補的,這不過是將負擔轉嫁給了地方政府而已。

  一旦一個地方的大學倒閉後,就更難留住年輕人,於是大量年輕人為就學而背井離鄉,從而導致當地的人口結構更趨老化,使當地的社會問題進一步加劇。於是不少地方政府明知這是一個“燙手山芋”,但也隻能忍痛接盤,每年出資數千萬日元來維持大學的經營。但人口預測數據使各大學的經營者都對未來感到不寒而栗。大學考生的年齡是18歲,1992年日本全國的18歲人口還有205萬之多,如今已急劇下降到120萬左右,預計2031 年後則將跌破100萬大關,這使各大學校長愁眉緊鎖。因為這一趨勢是根本無法改變的,因此日本各大學又想出了相同的招數:竭盡全力增收外國留學生,於是各大學紮堆前往外國介紹各自的辦學優勢,指望通過外國留學生來彌補缺口。

  大學麵臨嚴重的招生困境,這隻是日本人口下降的一個縮影而已,深陷這一困境的當然並非隻有大學,中小學也同樣如此。而各地中小學應對生源下降的招數之一就是合並。據文部科學省調查,在2002—2013年期間,日本全國因合並而消失的學校多達5801所,年均約500所。在學人數的減少,當然會帶來公交車以及火車乘客的明顯下降,這給各地的公交和鐵路公司又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據統計,在2006—2014年期間,日本各地年均減少公交線路合計達1600公裏之多。連公交車都取消了,生活的不便可想而知,於是進一步加劇人口外流,從而使各地的社會問題更加凸顯。

  綜上所述,一場因人口減少而產生的“靜悄悄的海嘯”正在日本洶湧而至,各地當家人都在為破解這一超級難題而絞盡腦汁,但這一努力是注定無法奏效的。

  人口下降給日本帶來的問題之嚴峻,是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的。據估計,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日本的人口減少數量為273萬,但20年代將增加到620萬,隨後的三個十年將分別銳減820萬、900萬和910萬。預計25年後日本人口將比現在銳減1740萬,這比目前九州和四國地區11個縣的人口還要多,這一前景使各地方領導背脊發涼,其最終的結局便是國將不國。這幾年日本經濟增長每年因此下降0.2%,今後則將擴大至0.7%,這足以抵消日本推動經濟增長的所有努力。

  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因國內高山林立,因此1億多人口都集中在約10%的沿海平原地帶,各地本來應該麵臨的問題是人滿為患。但恰恰相反,這些年來許多地方都不約而同地麵臨人口下降所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一些問題突出的農村地區因年輕人大量外出尋找就業機會,從而使當地的老年人超過了一半,以至當地的社會功能處於癱瘓狀態,連紅白喜事都辦不起來。目前這一趨勢正向一些城鎮發展,致使一些人口偏少的小城鎮麵臨著一些過去根本無法想象的問題。

  例如由於居民太少,一些地方的自來水公司收上來的水費根本無法抵消開支,公司經營難以為繼。而醫院由於病人減少、商店和超市因客流量下降,都麵臨著無法擺脫的困境。不少家庭就剩下空巢老人,他們顫顫巍巍,已無力前往商店購物,如今日本全國的這類“購物難民”已多達700萬,這一狀況進一步加劇了各地商店的經營困境,已有約12%的商業企業因此倒閉。剩下的商店和超市為此采取了各種應對措施,例如提供上門服務,但這些企業中的45%都是虧損累累。因為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很低,購物很有限,而上門服務是要付出成本的,例如人員和車輛。往往一圈走下來,連汽車的油費都賺不回來。由於無法盈利,這一服務項目往往連司機都招不到,這樣的服務顯然是難以持久的,於是上門服務的路線便相繼壓縮減少,這又增加了無力外出購物的老年人的生活不便。不僅在農村地區,即便在一些小城鎮也同樣出現了這一問題。

  比以上問題更突出的,是因人口下降而產生的勞動力明顯不足問題,這將進一步拖累本已疲軟無力的日本經濟。據厚生勞動省預測,到2025年日本的護理員缺口將擴大為37.7萬人,這將給這個超老齡化國家(目前65%以上老人已占27.7%,在全球處於遙遙領先地位)的老人護理行業麵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老人無法得到社會化服務照料,那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子女照料,於是子女隻能放棄工作回家照顧老人,這顯然會嚴重加劇勞動力匱乏的問題。這一現象目前已經出現,每年因此而離開工作崗位的人多達10萬。

  如今日本各行各業都麵臨嚴峻的招工難問題,而那些勞動密集型行業,例如商業、服務業、運輸業和建築業等。因為人手嚴重匱乏,明年日本的快遞收費將上漲10%以上,而一些商業企業隻能減少營業時間,對東京的一些鬧市來說,晚上8點正是營業的黃金時間段,但許多商店卻不得不關門謝客,因為夜晚營業雖然不愁客源,但開支卻會相應增加,於是隻能采取這一不得已的辦法,那些無法享受服務的消費者隻能悻悻然打道回府。

  人口下降還使日本不斷上演一些此前很少聽說的社會悲劇,例如由於沒有子女陪伴,一些老年人相繼悄然離世,日語稱之為“孤獨死”。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這一狀況正在不斷發生。預計到2040年這樣的案例將猛增為4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000人!一些地方正在悄然成為“鬼城”。過去日本一直號稱“宜居國家”,但這一狀況早已一去不複返了,如今許多日本年輕人對本國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紛紛移民其他國家。

  人口下降顯然是日本社會麵對的頭號難題,但安倍政府始終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難怪此前競選期間選民怒不可遏,高呼“安倍下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