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中美領導人會晤將增強中美關係的韌性

(2017-04-05 22:13:28)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4月6日電(評論員 餘翔)近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啟程訪美,這對兩國政府來說都是一件大事,雙方政策團隊都在極為謹慎地為領導人會晤做各項準備。

      其實在習近平主席是否應該盡早訪美問題上,國內是存在分歧的。反對觀點認為對特朗普這樣“驕傲”、對中國說了很多狠話的人,應該冷淡對待,這麽早會麵是在示弱。但個人認為,實現領導人盡早會麵還是非常正確且必要的。

      目前階段,特朗普政府政策一個最明顯特征是不確定性。導致這種不確定性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特朗普對施政難度估計不足。由於缺少行政經驗,特朗普在競選中,在很多問題上“誇下海口”。入主白宮後,特才意識到此前他的很多說法是不準確,甚至是謬以千裏。如果堅持實施,由於政策本身就是錯誤的,其結果必然是失敗和給社會帶來混亂。如果不實施,將無法兌現對選民們的承諾。特朗普陷入了自我否定的尷尬境地,這延遲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出台。

      二是特朗普與其麾下技術官員和幕僚存在分歧,導致政令落實不暢。美國財長努欽2月23日在人民幣問題上表態,將采取更加技術性、客觀的方式、正常流程來評判人民幣匯率,不會倉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作國,但是幾個小時後,特朗普就對外發布推文,稱中國是“貨幣操縱冠軍”。特朗普一向認為與墨西哥的貿易關係是美國的一個大麻煩,但是努欽卻稱,他不擔心與墨西哥的貿易關係,認為對外貿易可以產生“雙贏”局麵。2月22日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表示,驅逐非法移民的行動就是“軍事行動”,美國將采取前所未有的手段來驅逐非法移民。隨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國土安全部長約翰·凱利訪問墨西哥期間,卻一再解釋,美國不會動用軍隊來執行打擊非法移民,不是“軍事行動”,美國也不會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作為表示對特朗普采取不人道做法打擊非法移民措施的不滿,部分地方政府明確表示將拒絕執行,甚至有議員提早將有關行動計劃曝光。麻州眾議員杜伯絲3月 28日在推特上發文警告麻州Brockton市的無證移民,移民局人員將有突襲抓捕行動。“如果你是無證移民,不要外出。若有人敲門,若不認識就不要開門。請小心。” 上述諸多表態前後矛盾,表明特朗普政府內部在很多問題上都存在較大分歧。

      三是府會矛盾。兩者矛盾在廢除奧巴馬醫改問題上再次爆發。自競選期間開始,特朗普就誓言要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並提出新的替代方案。由於國會民主黨議員一致反對該計劃,特朗普本希望能在共和黨內爭取足夠多的支持,在國會強行闖關。特朗普甚至對國會共和黨議員發出威脅,稱如果不支持,就走人,但相當數量的國會議員根本不買特朗普的帳。最終由於新醫改法案無法獲得通過所需票數,這一法案被撤回。特朗普本想在3月23日奧巴馬醫改法案簽署七周年這一天廢除這一方案來羞辱奧巴馬,沒想到胎死腹中,反被羞辱。美國媒體稱,特朗普遭受了執政以來一次嚴重的失敗。

      上述不確定性暴露出特朗普的政策主張受到多方力量的掣肘,但也讓我們看到特朗普政策存在可塑性。不確定性越強,可塑性越大。眾所周知,特朗普在競選中,對中國說了很多狠話,在當選後未入主白宮期間,還試圖挑戰“一個中國原則”,這一中美關係政策底線,咄咄逼人的態勢讓中國感受到自特朗普政府深深的“敵意”,中美貿易大戰似有一觸即發的態勢。但特朗普主政後,在雙方政策團隊的密切溝通下,以及由於特朗普政策聚焦被國內議程深深困擾,如其意欲推出的“禁穆令”兩度被叫停、特朗普團隊成員的“通俄門”、奧巴馬醫保、驅逐非法移民等問題讓特朗普無法在對外事務中投入更多精力,因此在華立場和態度上相對靜默,特朗普在競選中所提出的要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45%的進口關稅,在入主白宮第一天就將中國列為“貨幣操作國”等都沒有落地。

      但這並不是說,未來特朗普政策就會徹底遺忘其此前對華的主張。從特朗普自撰的幾本書中,如《跛腳美國》、《我們值得擁有的美國》、《該強硬起來了》、《讓美國再次強大》等書中,字裏行間我們都能看出特朗普本人那種將美國自身的問題主要歸咎於外部,試圖從外部找到美國問題根源的情結,應該說這種思想是深入特朗普骨髓的。因此,特朗普對中國的擔憂情緒是真實的,對中國說的狠話雖不乏有虛張聲勢的成分,但並不全是迎合選民的“花言巧語”,對華強硬是其政策必然的。

      在這種情況下,推動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會見,由習近平主席麵對麵地與特朗普在一些問題上交換意見,有助於塑造和影響未來一段時間中美關係的走向。考慮到年內有幾次見麵機會,目前特朗普入主白宮才不到3個月,因此,首次中美元首會晤在輕鬆的環境舉行將更加理想,有助於雙方將更多問題上談深談透。如果能在會後發表一份共同文件最好,不發表也無妨。中美作為世界兩個大國,增強政治上的互相,加強政策製定和實施過程中的溝通和協調,建立起領導人私人間的關係,意義更大。

      對於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後的中美關係走向,我們應該客觀冷靜看待。中美經濟上雖有巨大的互補性,但也存在著差異。兩隻大象同處一個屋子,自然比一個大象獨享一個屋子時的碰撞要多。隨著特朗普國內政策議程的推進,特朗普將會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對外關係,外部事務也有可能成為其來分散民眾對其國內政策不滿的手段。習特會後,中美間摩擦和碰撞可能更加明顯,尤其是在經貿領域,中美圍繞傾銷、反傾銷、補貼、反補貼的摩擦會明顯增多。同時也表明,中美關係韌性正在持續增強,雙方看待彼此的心態更加成熟。曆史向來是在曲折、反覆中前進,中美關係尤為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