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評觀察:中美峰會猜想,北京需要格外謹慎

(2017-04-05 22:10:48) 下一個


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作者 周舟)近日來,新加坡幾乎所有的政治論壇都被一個主題吸引:中國習近平主席即將訪美,兩國首腦即將進行第一次會談。海湖莊園將吹動怎樣的四月之風。

      習近平和特朗普將談些什麽?

      中美首腦的第一次會談,應當是兩國表現禮貌、表達善意的良好機會,兩國領導人都有將國內、國際的壓力轉化為動力,以確保會談順利進行的強烈願望。雙方將會涉及朝鮮、貿易問題、南海問題。但是,特朗普會在南海問題上真的對中國施壓嗎?這顯然值得懷疑。隨著朝鮮問題的不斷升級,美國外交的重點已經從奧巴馬時期的東南亞轉移到了東亞。

      中方會將工作重點放在穩定兩國關係、避免貿易戰方麵。希望特朗普公開確認“一個中國原則”,還可能提出希望美國在國際貿易、氣候變化問題上成為“負責任的大國”(stake holder)。作為交換,中方可能會在貿易問題上做出一些讓步。上周,中國銀行行長周小川的相關發言被外界認為是為習主席訪美鋪路。周小川提出在美方做出某些相應讓步的情況下,中國可以與美國商討在金融、保險等行業進一步開放的問題。作為“安撫外交”的一部分,中國方麵很可能借此機會與美國大型製造業公司簽署一係列可能涉及數額相當驚人的合同,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參與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國內大型基礎建設項目的願望。

      至於美國方麵,雙邊貿易包括貿易赤字、人民幣匯率問題,和朝鮮半島核問題將會是特朗普對中國施壓的焦點。根據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以及執政後所發的推特,可以知道他想要中國做出讓步的事項名單很長;相反,他能夠給予中國做出交換的禮物名單卻相當有限。

      首先,特朗普可能會再確認“一個中國原則”。雖然預計新政府會在近期宣布對台軍售的新項目,但基於其在台灣問題上的反覆態度,特朗普口頭上再次確認“一個中國原則”是完全可能的。

      其次,隨著朝鮮核問題的惡化,很多美國智庫、專家紛紛提出各種版本的解決方案。雖然這些對策的內容不盡相同:從容忍金政權的存在;到幫助朝鮮內部溫和派上台;或者是美國保證朝鮮(全部或一部分)會繼續充當中美軍事緩衝區,但其核心都直指同一個關鍵——“美國可以向中國做出某種保證,以此減少中國在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上的焦慮,最終換取中國的合作”。中美元首的首次見麵難以深入磋商朝鮮問題,但存在美方可能會做出這方麵暗示或者提出相關思路的可能。若果真如此,這無疑將會給中美雙方在朝鮮問題的合作營造更大的空間。特朗普4月2號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也給出了一定的暗示:“中國對朝鮮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中國要麽會幫助我們對付朝鮮,要麽不會。如果中國和美國合作,對中國絕對有好處。如果中國選擇不合作,則對各方皆不利。”而最出乎意料的是,美國國務院前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陸士達(Stranley Roth)近期在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的一次演講中還提到了對華軍售問題。他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放寬對華軍售,可能會成為特朗普政府安撫中國的手段。一方麵,美國可以繼續實施其東北亞政策,例如,“薩德反導彈係統的布置,進一步加大對台軍售,同時也不至於過度激怒中國;除此之外,多賣軍火,這對增加軍費預算有利”。這種提法雖然有點不太尋常,似乎也符合特朗普的邏輯。

      整體判斷:這次習特會談,不太可能提出新的口號來描述和指導中美關係的現狀和發展。除了因為美國新總統本身缺乏戰略思維外,但更重要的是由中美兩國內部戰略界、外交界相互認知陷入低穀的現實所決定。現在華盛頓整體對華態度消極,大部分專家認為中美兩國出現戰略和解,或者是重大戰略政策合作的可能性渺茫。

      習特會麵的風險評估

      兩國兩領導人的首次會麵,選在佛羅裏達的海湖莊園(Mar-a-Lago)而不是白宮,既是中國的明智之舉,也帶有一定的風險。

      好處在於:在中美兩國之間尚未清晰了解相互的戰略意圖和政治規劃時,帶有一點私人性質的訪問,作為開局無疑是合適的。這種風格符合中國的文化和習慣,也與特朗普個人的作風匹配。現在的華盛頓圈子內居然沒有多少關於官員任命的傳聞,這和以前一有新總統上任,相關重要職位候選人的流言滿天飛的狀況完全不同。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的核心圈子是相當封閉的,特朗普與情報機關、國務院、國會、軍隊的關係十分疏遠,就更別提與智庫或研究機構的關係了。因此,這種帶有私人性質的會談能有效幫助中國直接與特朗普的核心班底建立起聯係,特別是與特朗普的女兒、女婿、總統顧問班農以及總統的經濟顧問們,在這些特朗普最信任的人之間建立起互動關係。

      然而峰會也存在兩類風險:

      1)如若雙方談的不好,開局不順,會使得中美關係的發展更為困難。可能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特朗普在貿易或者南海問題上的態度過於強硬,導致中國領導人難以下台。如果特朗普堅持中美貿易不公平,要求中國立即做出妥協,否則美國就會提升對華進口關稅。這樣的開局可能會使得中國難以招架。就像他之前在和德國首相默克爾的會談中以及記者會上,公開談及德國欠北約軍費的問題一樣。其次,不少專家提及,難以想象習近平與特朗普之間會出現什麽化學反應。特別是習近平主席之前在達沃斯極為成功的發言,充分顯示出中國在國際領域要更有作為的意願和決心。相信特朗普不會對中國維護國際體係的相關言論感興趣。因此,雙方領導人接觸後交流平淡,相互反應冷漠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雙方談得太好,甚至特朗普對華態度突然友善,這也會引發外界的猜疑。

      現在特朗普尚未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外交團隊,大量的政府高級職位空缺;缺乏明確的外交政策框架;且國內樹敵無數;民意低迷。如果此時中國與特朗普的關係過於緊密,可能引發美國國內政治的反彈。現在華盛頓內部對外政策、對華政策都存在嚴重的分裂,各方就美國對華戰略遠沒有達成共識。近期,華盛頓內部就存在很多對美國國務卿泰勒森之前訪華的批評,認為泰勒森完全被中國牽著鼻子走。麵對特朗普這樣一位情緒起伏的人物需要格外謹慎。應該盡可能的保持這次訪談的官方性質,避免是私下和特朗普達成某種“秘密聯係”的印象。要警惕特朗普與普京關係的教訓。特別是現在華盛頓還有人質疑特朗普的女婿家族與中國的所謂生意關係是否會涉及利益衝突。4月3日美國紐約時報頭條新聞就是賈裏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與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觸密切,兩人秘密的安排了整個會談。

      基本判斷:這次中美首腦的首次會麵,最有可能會在相對溫和的情況下進行,以雙方就兩國關係的重要性和合作性再次做出確認的前提下結束。特朗普雖然對華態度強硬,但他主要想和中國討價還價,在和中國做生意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優勢,盡量占有更多好處。他所關注的雙邊糾紛更傾向於議題導向性質,目前看來並不重在對華實施戰略圍堵。同時,特朗普的政府表現出不太在意地緣政治的傾向。這與奧巴馬的亞洲再平衡政策存在本質上的區別。例如,奧巴馬的TPP意在限製中國在國際經貿體係上的話語權,邊緣化中國;而特朗普對要成為“太平洋總統”並沒有顯示出特別的興趣,這也意味著未來4—8年內,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競爭態勢具有更多可以討價還價的空間。

      (本文作者周舟為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