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日電(記者 王平)“一帶一路”作為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主導、追求互惠互利的宏大戰略構想,已經受到沿線各國或地區的廣泛重視。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青島在先進軌道交通和深遠海大型海工裝備等高端裝備製造業方麵,已經具備相當的技術、設計和生產優勢。青島作為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鎮,應該“遵循強國戰略,牢記國家責任”,發揮青島製造優勢,緊隨“一帶一路”戰略。他認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是青島高端裝備製造業縱橫世界的良機。
“一帶一路”戰略牽涉亞、歐、非三大洲,覆蓋六十五個國家和地區。沿線涉及約四十四億人口,約占全球的63%;而經濟規模則為二十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29%。從人口數量和經濟規模各占全球比例可以看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屬於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的經濟體。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對這些沿線國家兼具經濟支撐、資金支援、技術引領的明顯特征。李群認為,“一帶一路”戰略無疑將對中國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而該戰略的實施不僅需要以中國經濟與資金為重要基礎,同樣也需要先進技術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堅實支撐。他強調,青島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在服務於“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也應該盡力捕捉此一戰略給“青島製造”提供的巨大發展機遇。
“一帶”高鐵可馳騁 “一路”母船能潛深
中評社記者:“一帶一路”是目前世界矚目的宏觀戰略構想,就青島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特點來說,如何進行重點介入?
李群書記認為:“一帶一路”實施過程中,中國與沿線國家合作發展能夠強化中國與涉及區域內各國或地區的合作夥伴關係。“一帶一路”戰略追求的是互惠互利。
他表示,顯然,“一帶”側重陸上,“一路”側重海洋,青島恰恰因為在先進高速軌道交通、先進深遠海大型海工裝備方麵已經擁有比較雄厚的技術儲備、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形象地說是:“一帶”高鐵可馳騁, “一路”母船能潛深;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個沿線,都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先進軌道交通和深遠海大型海工裝備,都是高端裝備製造,屬“大國重器”的範疇;青島依托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可以更為有效地發揮技術優勢,不斷強化自己的競爭能力。不僅可以為實施這個國家戰略承擔地方具體任務,更可以在緊隨“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中進一步發展壯大“青島製造”。
因此,青島的高端裝備製造業不能錯過這個良機,必須緊緊相隨。
先進軌道交通 技術、設計、產能皆有優勢
中評社記者: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有一句名言,就是“要致富,先修路”,可能對重點在陸地的“一帶”沿線國家來說,高速鐵路是十分現實、值得高度關注的選擇,青島在這個方麵的優勢是什麽?
李群說,高鐵確實把中國“變小”了,上大學時從濟南坐火車到北京至少需要8小時,現在隻須要一個半小時多一點,這也就意味著客流、物流效率的巨大提升。同樣,如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用中國高鐵這個水平的先進軌道交通,也一定可以把距離大大“縮短”,把客流、物流效率大幅提升。很值得自豪的是,青島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先進軌道交通方麵,成績不俗,其中高速動車組整車生產量約占全國66%的份額。從規模上看,也算得上高速動車組整車的世界第一了。
如果細分一下,這裏有一份資料:在技術水準方麵,青島目前已擁有國家認定技術中心2家,有高速列車係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有國家高速列車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還有國家級軌道車輛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車輛檢驗站1個,以及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國家級研發平台,擁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和行業領軍人物。今年9月5日,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已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批覆,目前已正式啟動建設。這可是全國第一家!可以說,青島已經在先進軌道交通領域初步建立起了國內領先的技術創新體係。這種技術水準,已經是這個領域的世界先進水平。
同時,在設計能力方麵,青島初步掌握了高速動車組、城際動車組、城軌車輛、大型養路機械、高檔鐵路客車等產品製造技術。製造了中國國首列智慧化高速列車,CRH2E型長編臥鋪動車組、CRH380A型動車組和更高速試驗列車等係列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記者注:CRH380A型電力動車組,全稱“和諧號CRH380A型電力動車組”,又名“CRH2-380型”是由中車旗下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團隊自主研發的CRH係列高速動車組。CRH380A係列為動力分散式、交流傳動的電力動車組,采用了鋁合金空心型材車體。它是世界上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係統匹配最優的動車組,持續運營時速可達380公裏。)高速列車技術(整車係統集成、車體及轉向架技術)、直線電機地鐵車輛技術、高原鐵路客車技術和不鏽鋼車體鐳射焊接技術居於世界領先水準,CINOVA城際動車組技術平台取得技術領先優勢並率先推出了CRH6型城際動車組。其中,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時速250公裏高速動車組轉向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的“青藏鐵路工程”專案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獲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至尊金獎。
從生產製造能力的角度看,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研發、製造和服務體係,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研發能力顯著提升、技術創新體係初步形成,為中國國軌道交通運輸業提供了重要的裝備支撐與保障。據統計,2015年,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家,完成產值703.5億元,同比增長16.4%;產品涵蓋整車及電器控製係統、牽引、製動係統、減震係統、風擋、車門、車窗等關鍵配套產品。產能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高速動車組整車約占全國66%的份額、城軌地鐵車輛占全國25%的份額,擁有動車組及城軌地鐵車輛各類零配件合格供應商百餘家。中車四方股份生產的動車組、城軌車輛等軌道交通裝備產品已出口到泰國、阿根廷、新加坡、伊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生產機車出口緬甸。
李群表示,中國高鐵目前無疑是全世界最為成功的先進軌道交通,不僅在設計、製造方麵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在營運方麵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簡單地說,中國高鐵的通車裏程世界第一,大範圍實際應用的商業運行速度也是世界第一,日常承載的客運量毫無疑問也是世界第一。這些顯而易見的多種“第一”,其實背後都有著堅實的技術支撐,同時也給“一帶一路”沿線的潛在用戶。不久前一個外國人將硬幣立在時速300公裏的高鐵車窗邊9分鍾不倒,也從一個細節上證明了中國高鐵技術的全麵優化。在中國高鐵的發展過程中,青島製造的實力是得到充分肯定的。因此,大力發展先進的軌道交通,讓“青島高鐵”奔馳於全球,包括努力拓展“一帶一路”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高速鐵路商機,是青島應該努力的方向。
深遠海大型海洋工程裝備大有可為
中評社記者:南海問題這兩年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其中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焦點,就是981深海鑽井平台。這個平台及其配套裝備無疑屬於典型的“大國重器”,青島在這個方麵的建樹是什麽?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麽?
李群書記說,海權論的鼻祖馬漢認為,誰能有效控製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海洋在某種程度上承載著人類的未來。隨著陸地資源的日益短缺甚至枯竭,開發海洋資源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
給981深海鑽井平台配套的4.2萬噸級深海鋪管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981深海鑽井平台出現在南海中國傳統海域並實施正常作業,可以說是通過“大國重器”揚我國威的典範,也是綜合國力的經典展示。這裏麵也有青島的貢獻。 由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生產的4.2萬噸級深海鋪管船,是981深海鑽井平台的重要配套設備,具有國際先進水準。
另外,2013年4月南海深水天然氣工程“荔灣3-1”氣田中心平台組塊陸地建造在海洋工程(青島)公司完工。“荔灣3-1”中心平台是南海深水天然氣開發項目的核心設施,當時是亞洲目前最大的海上油氣綜合處理平台,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南海開敞海域整體浮托安裝的油氣平台。它標誌著我國海油工程在深水超大型油氣平台設計、建造能力上取得了標誌性突破,對於帶動國內海洋工程高端產業與相關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都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深潛號飽和潛水母船是中國國內唯一一艘支援300米飽和潛水作業係統的深潛水打撈船舶
還有,2012年,青島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成功研製中國首艘300米飽和潛水母船建造竣工交付使用,並命名為“深潛號”。(記者注:深潛號飽和潛水母船是中國國內唯一一艘支援300米飽和潛水作業係統的深潛水打撈船舶,擁有一套300米飽和潛水係統,是由能載著潛水員深入水下300米的潛水鍾以及休息艙、過渡艙等組成的。該船的建造竣工並交付使用,標誌著中國海上大深度潛水、搶險救援打撈能力得以顯著提升。)也是2013年上半年,青島武船重工公司建成世界上最大型水下立管支撐浮體係統,產品的尺度和設計理念都達到世界最頂級水準。
李群書記表示,2016年青島深遠海大型海工裝備成績不俗。其中到8月為止,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HXLB3003自升式海工平台,從青島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起運阿聯酋。這是海西重機今年交付的第4座海工服務平台,據信已經刷新了此類平台交付的新紀錄。近年來,青島海西重機充分發揮技術研發、結構製作及涉外碼頭優勢,相繼攻克了海工平台核心設備技術難關,實現了該類平台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製造,已成功跨入被國外供應商壟斷的高端海工平台設備供應市場。)。
據瞭解,2015年5月,中海油青島海工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浮式生產儲卸油船專案合同。該項目共涉及兩艘30萬噸級浮式生產儲卸油船的部分詳細設計、部分采辦、部分上部模組的建造、所有的集成與調試、運輸及交付等工作。目前第一艘船體已經停靠海西灣中海油青島海工公司碼頭,在完成上層模組建造後,計劃於2017年2月份離港交付巴西國家石油公司。
2016年,由中海油青島海工承建的俄羅斯亞瑪律(YAMAL)LNG建造專案的三個核心工藝模組順利裝船並將運往北極。這是中國首個自主設計建造的液化天然氣核心裝備,也是中國首次對外輸出LNG核心工藝模組,標誌著中海油青島海工已成功掌握LNG核心工藝模組建造技術,“青島製造”順利打入國際高端油氣裝備市場。
李群書記表示,根據青島在深遠海大型海工裝備方麵的特點,未來將會重點開發深水浮式平台、浮式生產儲卸裝置、陸地模組化工廠核心處理模組等海洋油氣開采裝備;載人深潛器、無人潛水器等深海勘查裝備;港口起重機、橋式卸船機等海港裝卸裝備,做大海洋工程裝備的產業規模。
實業乃巨型經濟體的穩壓器 青島重工業有曆史底蘊
中評社記者:青島曾經被評為全國十大宜居城市之首,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個藍天碧海、紅瓦綠樹的海濱城市,是一個度假勝地。但是今天的青島卻在高端裝備製造業擁有突出的成就,確實有點令人意外。您認為其中的緣由是什麽?
李群書記表示:實業始終是巨型經濟體的穩壓器,經濟發展還是需要強大的實業做基礎。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中國經濟也需要提振的大環境下,如何強化實業、維護經濟穩定運營,就顯得尤為重要。
青島確實是一個風景如畫的海濱城市,但是青島在中國的製造業發展中也確實具有比較特殊的曆史,早在一百年前就注入了現代工業基因。當年隨著青島港的建成,以及著名的膠濟鐵路建成通車,青島就逐步擁有了機車、船舶維修、製造業,這種屬於重工業的產業基礎,在當時的中國還是比較罕見的。
青島在製造業方麵家底比較厚,現在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800多家,去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則達到1.7萬億元,在同類城市中排在前三位。特別是“十二五”期間,聚焦於電子資訊、軌道交通、家電、汽車、船舶海工、機械裝備、石化、橡膠、服裝、食品等產業,打造了十條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鏈,現在這十條產業鏈產值已占青島工業的75%,有6條產業鏈產值過千億元。很多人喝過青島啤酒,很多人用過海爾、海信的冰箱、彩電、空調,但是較人知道青島在高端裝備製造業領域的成就,比如和諧號CRH380A型電力動車組、給981深海鑽井平台配套的鋪管船、中國首艘300米飽和潛水母船。
應該強調的是,注重品質是青島長年的堅持。從改革開放前的輕工產品,到改革開放初期張瑞敏怒砸電冰箱,“青島製造”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注重品牌,長期實施品牌戰略。青島GDP在同類城市中排第7位,但青島的中國知名品牌、品牌企業數量,在同類城市中排名第一。
全球經濟不景,中國宏觀經濟處於下調周期,都對製造業造成了普遍性的壓力。如何在需求不足的環境中發展,對製造業來說確實是一種考驗。
李群書記認為,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必然趨勢,青島必須把這個題目做好,為全國全省多做貢獻,體現青島應有的擔當和責任。海洋經濟則是青島的優勢,已經提出“海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供給側路徑,這幾年青島海洋生產總值都達到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總量已經占到全市經濟總量的23.1%。製造業的的關鍵甚至說生命都在於標準,因此青島把“標準化+”作為城市戰略來抓,推動青島製造業在新一輪競爭中持續提升品質,也希望將來可以在越來越多的製造領域能夠製定標準。
未來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平台經濟,所以青島著力營造了“一穀兩區”三大平台。其中藍穀是圍繞國家戰略特別是海洋戰略來進行布局,未來藍穀將聚集最高端的海洋科技研發資源。西海岸新區是國家級新區,要突出海洋經濟特色,形成大而強的製造業新平台。紅島高新區則在做高做新上下功夫,形成軟體資訊、生物醫藥、新材料、智慧製造的新聚集。
人才是支撐大國製造的關鍵
中評社記者:高端裝備製造業對人才的需求巨大,近來看到的消息是山東大學青島分校已經啟用,實現了幾代山大人“重返青島”的夢想。但是,僅僅靠本地培養,似乎還難以滿足製造“大國重器”的人才需求,青島是如何吸引人才的?
李群書記表示,“大國重器”的製造,不僅要有戰略目標,還需要大量的人才實施創新與發展。青島自改革開放以來之所以能夠不斷強化製造業的競爭力,關鍵就是培育了一批優秀企業家,還有一大批高端研發人才,其中也包括了很多技藝精湛的“大國工匠”。
長期以來,青島的主政者都是力求營造適合企業家成長的人文環境,讓企業家能夠在青島安心地創新、創業。同時尊重各種專業人才,通過引進、培養等多種方式,聚集高端研發人才和能工巧匠,產生極化效應,帶動整體經濟的正向發展。
青島高端裝備製造業在近年迅速發展,對各種人才的需求也就迅速加大。自身培養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包括構建完備的教育體係,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已經投入使用。但是,培養人才需要較長的時間,很明顯滿足不了迅速擴大的人才需求,因此青島實施“英才211計劃”,引進了2000名高端人才和1萬名緊缺重點人才,還有100萬名支撐人才。青島“十二五”初期人才總量位120萬人,到“十二五”末已達到160萬人。當然,僅僅有人還不夠,還必須人盡其“用”,青島注重發揮政策等優勢,借鑒國內外人才激勵的政策與方法,盡最大可能給人才提供良好發展空間。
牢記國家責任 履行國家使命
中評社記者:您如何期待青島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
李群書記表示,國家將青島市定位為“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重要支點”。因此,青島的規劃與發展也始終圍繞國家賦予的這兩個定位開展。比如圍繞“國家海洋權益”,青島大力發展深遠海大型海工裝備,使中國的海洋平台屹立於南海海域,業內也公認青島在深遠海大型海工裝備方麵具有重要地位;青島應該利用這種優勢,通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青島這幾年在發展高端製造業過程中,牢記國家責任,以研發、製造“大國重器”為己任,以精益求精要求自己。因為我們深知,沒有堅實的基礎、領先的技術,談不上“大國重器”;同時僅僅有技術還不夠,還要有市場的認同;而沒有“大國重器”,也難以長期、穩固地雄霸市場。
或者可以這麽說,曆史給青島夯實了基礎,時代給青島提供了機遇。幾代青島人都努力在國民經濟布局與全球產業分工中尋找青島製造的城市定位和產業定位,力求在“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的前提下,讓“國家定位”與“本土優勢”有機結合。而“一帶一路”戰略恰恰讓青島的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戰略,既有“不謀而合”的默契,也有“水到渠成”的愜意,更希望有“乘風破浪”的酣暢。
李群書記強調,建國以來經過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使中國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在很多領域具備了製造“大國重器”的能力,而“一帶一路”戰略構建為推展“大國重器”創造了重大機遇, “大國重器”能夠、也應該為 “一帶一路”戰略的具體落實提供支撐。具體到青島的製造業,既有對應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青島高鐵”,也有對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深遠海大型海工裝備。就是說,“一帶一路”戰略為青島的高端裝備製造業, 或者直接說青島製造的“大國重器”,提供了絕佳的時機,端看青島的高端裝備製造業能否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