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2025 (9)
拉塞爾強調,美中關係不是戰略競爭或零和大博弈 中評社記者 餘東暉攝
中評社華盛頓11月4日電(記者 餘東暉)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對中評社指出,所謂美中在亞太進行戰略競爭或大博弈的說法是錯誤的。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世界大賽是競爭性運動,但美中關係不是。這不是一場零和遊戲。
剛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訪問歸來,馬上又要去新加坡和緬甸訪問的拉塞爾3日下午在華府外國記者中心舉行記者會。到了奧巴馬政府執政的末期,這位主管東亞事務的高官似乎有很多話要說。當中評社記者問起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日前訪美與克裏國務卿和賴斯國安顧問如何談台灣問題時,拉塞爾主動就美中關係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擔任助理國務卿之前,被認為是“日本通”的拉塞爾曾接替著名中國問題專家貝德,擔任白宮國安會東亞事務高級主任,是奧巴馬的亞洲事務高參。
拉塞爾指出,美國大選臨近,明年底中共十九大舉行,兩國都有政治,但兩國都有確保關係穩定的持久利益,要在利益交匯處持續合作,建設過去8年已經產生的強勁基礎,並傳承給下一個政府一個穩定、富有成效、建設性處理分歧與不同的美中關係。
“所謂美中在亞太進行某種戰略敵對或大博弈,這在華盛頓圈內是很流行的說法,但是錯的。職棒世界大賽是競爭性運動,但美中關係不是。這不是零和遊戲。”拉塞爾說道。他指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前提一直是美中有力接觸,手牽手共同努力加強區域機製;再平衡也是以強勁同盟、對新興國家支持、包容性持久經濟成長、推進法治和普世權利,實現亞太各國聯手。再平衡戰略的關鍵原則一直是避免區域國家陷入不得不在美中之間進行選擇的情形,而是保證他們可以不受脅迫,基於自身利益評估而做出自由選擇。
在記者會上,提到最近美國外交學界擔憂的菲律賓、馬來西亞紛紛靠攏中國時,拉塞爾表示,馬來西亞從中國軍購,並非倒向中國,那是一種生意,大家都在做。那種第三國與中國合作就是壞事,與美國利益相違的看法是荒謬的。美國想要的是融合,奧巴馬總統說過想看見崛起的中國融入基於規則和法律的亞太體係。他反問:強勁、建設性、有成效的對華雙邊關係是美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何就不能成為中國鄰國的戰略呢?
拉塞爾強調,再平衡戰略是植根於對美國國家利益的清楚評估,不管誰當下任美國總統,美國在支持和積極參與一個穩定繁榮的亞洲方麵有巨大利益。
拒絕確認白宮最近要求五角大樓慎談美中競爭關係傳聞的拉塞爾表示,美國像對待冷戰對手那樣對待中國,不是美國的政策或者奧巴馬總統的信念。他承認華府與北京之間在戰略目標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上是有廣泛的分歧與不同,但奧巴馬政府的戰略中心是追求決定性的努力,與中國進行直接、開放、坦率、誠實的對話。對於這些分歧,能解決的解決,不能解決的縮小差距,縮小不了的要管控。這種持續努力使得美中關係產生了可以吸納大量緊張的強勁基礎。
曾任美國朝鮮問題特使的韓裔美國外交官金成3日宣誓就任美國駐菲律賓新大使。剛從馬尼拉尋求菲政府解釋澄清政策歸來的拉塞爾在記者會上,承認美菲關係正經曆困難期和痛苦期,但他一再強調美菲之間的友誼不變,美國對美菲同盟的承諾不變。他還說了美菲“我們是一家人”,“感受到兩國相互的愛”,“美國仍是可靠的盟友和可信賴的夥伴”等一大堆熱情話。
對於菲律賓漁船重返黃岩島,拉塞爾表示,知道中國的海監、海警和海軍船隻還在附近,希望菲漁船回去是朝尊重南海仲裁方向邁出的一步,但他覺得還有長路要走。而對於菲律賓會否廢棄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拉塞爾稱,迄今不知道菲律賓有任何在杜特爾特指導下采取任何影響美軍行動能力的行為。他說:“我不是說一定不會發生,但我希望不發生,因為雙方都認識到安全合作的價值是如此巨大。”
至於韓國政局變化對於薩德體係部署的影響,拉塞爾表示,至今不知道韓國國安團隊有任何變化,也未見美韓同盟優先有任何變化,包括在薩德部署的時間表上。他重申,薩德部署不是政治姿態或政治棋子,不是要向中國釋放信號,而是防範朝鮮導彈項目威脅的直接防禦體係。不管韓國政治如何發展,美國有信心美韓同盟仍會有效運行,會繼續絕對遏製和進一步發展防禦朝鮮威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