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3月1日,美國迎來“超級星期二”,包括得克薩斯、佛羅裏達等13個州和海外領地同時進行大選初選投票。由於共和黨候選人、億萬富翁特朗普先前已在南卡、內華達等州連下三城,如果再讓他“攻取七郡”,黨內提名非他莫屬。這無疑讓其他競爭者們著了慌。歐美媒體紛紛支招,思忖如何能讓特朗普“刹住車”。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英國廣播公司(BBC)出招說,共和黨其他候選人隻有通過幾種辦法來阻止特朗普。但作者自己也加了個“定語”——這是“不太可能”的辦法:比如佛州參議員魯比奧獲得黨內絕對支持,將特朗普的支持率壓製在30%—40%以內; 又如得州參議員克魯茲憑借在得州大本營和南部各州的人氣,再續艾奧瓦州預選勝利的輝煌;再如殺出幾匹獨立候選人“黑馬”,在馬薩諸塞等州為“反特鬥士”站台,削弱特朗普的領先優勢……
這些主意看似像模像樣,但BBC也自忖未必靠譜。更要命的是,共和黨“三強”中的另兩位——魯比奧和克魯茲還在“窩裏鬥”,完全沒有聯手對抗“最大威脅”特朗普的意思。
“美國信條”的淪喪
除了富翁,特朗普身上另一個標簽就是“口無遮攔”。《華盛頓郵報》 援引民調統計,排外、偏狹、誇大其辭……這些都成為特朗普留給民眾的負麵印象。隻是,各種“詬病”並未撼動特朗普黨內領跑者的地位。“討嫌卻不倒”,這究竟是何原因?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主義作為一種現象,其核心事實是整個美國工人階層有正當理由對統治階層表示不滿。工人階級家庭實際收入自上世紀60年代末以來從未增長過。同一時期,美國企業將數百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轉移至海外,還有數以千萬的移民擁入美國,給工人階層的就業帶來競爭。更糟糕的是,被稱作“美國信條”的平均主義、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如今已不再令人信服,其實質也不複存在。
對現實的敵意,也讓民粹主義和政治極端化傾向暗暗發酵。在這樣的環境下,特朗普充當了那個揮出拳頭的人。他發泄了民眾對現實政治的不滿,迎合了選民反全球化、反非法移民的心理。
逃避判罰的“棒球手”
政治分析人士的戰略性誤判,也為特朗普的一路狂奔製造了機會。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丹尼埃爾·德瑞茲納認為,這位身兼地產大亨、真人秀主持、“美國小姐”選美主席等多重身份的美國億萬富豪去年夏天宣布競選時,他既缺乏共和黨當權派的支持,又看似極易被更聰明的對手擊垮,這讓政治分析人士斷言,特朗普這樣缺乏政治經驗的“非主流選手”沒有機會獲得黨內提名。這就好似查閱了量化分析報告的裁判們忽略了對一般棒球手的盯防一樣。《紐約時報》 統計數據顯示,即便在特朗普勢頭最盛之時,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中也僅有920萬美元即4%的花費,是用於攻擊特朗普的。
西班牙媒體認為,相比華盛頓能言善辯、帶有明顯政治利益和傾向的政客和所謂精英,一些美國民眾更樂於相信一個不會為了金錢而張口、說話直截了當的特朗普。他的言論越“政治上不正確”,越有民眾支持,因為這種言論起碼是美國麵臨各種困境的另一種解決方案。
“攪局者”檢驗美式民主
那麽特朗普還能走多遠?
一種分析認為,在競選初始階段,特朗普離譜言論使他的媒體曝光度頗高,公眾對他保持了新鮮感。但進入選戰關鍵階段後,輿論關注焦點會轉移到政策闡釋方麵。這樣一來,相比其他議員或州長出身的候選人,特朗普便會遜色很多。
另一種分析認為,雖然特朗普在共和黨內“蹦躂得歡”,但真正到了大選階段,情況則不一樣,因為需要接受所有選民檢驗,而非隻迎合一部分對象。少數族裔和女性選民的支持是特朗普的軟肋。不過,善變、沒有固定的政治立場,可以說是特朗普的製勝法寶之一。未來就要看他能否耍寶自如,出奇製勝。
總之,特朗普是否會淪為一個笑話,還是說,他將讓美式民主選舉成為一個笑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