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賈慶國強調,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為了競選,候選人可能會說一些對中國不利的話。中國在這時候需要淡定,畢竟台下的人說了不算。(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 臧涵 徐夢溪)2015年,中美關係波瀾起伏的一年。這年,中美關係進一步顯示出“國際秩序”之爭。中國推“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建亞投行(AIIB),美國則阻撓中國設亞投行,並繼續推進其“亞太再平衡”戰略,推動不包括中國在內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南海風波、網絡安全問題、對台軍售給中美關係帶來波折。同時,9月的“習奧會”則穩定了中美關係,“再次確認”了彼此的戰略意圖。中美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成新亮點;在經貿領域,中國已成美最大貿易夥伴。
2016,中美關係又將如何發展?對此,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賈慶國近日接受中評社記者采訪時說:“2016年的中美關係穩定為上。南海問題、台灣問題需要小心處理。美國不希望台海問題太緊張,美國不希望台灣搞‘台獨’,從而把美國拉入到一場與大陸的軍事對抗之中去。”
2016年南海問題小心處理
“2016年的中美關係穩定為上。南海問題、台灣問題需要小心處理。”賈慶國說。
賈慶國認為,現在中美之間的氣氛不是很好,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美國認為中國挑戰了國際海洋秩序,中國認為美國挑戰了中國的國家利益。雙方對問題的認識不一樣,都把對方的行為看成是判斷對方戰略意圖重要的試金石。
對此,賈慶國表示,中美都需要反思,中國在南海的做法,不代表中國戰略意圖的改變。中國沒有意圖擴張,隻是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於中國來說,不能認為美國在南海的做法是為了遏製中國的崛起。美國隻是擔心,不知道中國要做什麽,而不是不允許中國崛起。
為消除中美之間的分歧,賈慶國建議,中美雙方要多對話、溝通、商量和解釋。例如,中美要商量對於南海問題雙方應怎麽管控,不要讓它變成中美衝突的源頭,成為中美之間相互不信任的一個持續不斷的誘發因素。其次,中美要加強在其他方麵的合作,包括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戰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建立和發展。
“當初美國反對AIIB,是判斷錯誤造成的。當時美國不少人認為中國要建立由中國主導的代替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金融機構。事實不是這樣的,中國建AIIB,實際上更像一個現有的國際金融機構,隻不過中國占有的份額多一點。”賈慶國分析說,AIIB的議事規則、決策方式都跟現行的國際金融機構沒有本質區別,它是對現行國際金融機製的一個有利補充。
中方需繼續積極推動經濟改革
從中國角度上來說,賈慶國表示,政府一直在積極推動經濟上的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得作用。通過推動簡政放權、負麵清單等方式來管理經濟。中國可以通過自身的改革,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賈慶國建議,沒有必要用傳統的對抗性思維去看待TPP,美國並不是要利用它把中國排擠出去。實際上,美國從來沒有說過不讓中國加入。中國在對待類似問題上,不應該用零和思維去思考問題,而是應該加強自身的改革,來完善自己,讓自己早日滿足加入TPP的相關條件。
“如果TPP沒有中國,美國也不算成功。TPP建立是因為美國對現行的國際貿易體製很不滿意,其背景之一就是WTO多哈回合貿易談判一直沒有進展。美國認為現在的國際貿易體製,有很多問題和漏洞,這對於發展一個更加開放自由的國際貿易體製是不利的。”賈慶國說,同時,中國也希望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體製。這方麵,中美利益不是截然矛盾的,隻不過中國開放水平略低。因此,中國要通過改革來提升自己。
賈慶國進一步指出,中國自身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讓中美之間的互動變成良性的,這不僅對中美兩國,而且對於整個世界都是有利的。通過改革,政府在管理經濟方麵,減少直接幹預,給予市場更大地空間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中國市場經濟更成熟,中美貿易上的矛盾就會減少,中美雙邊投資協議(BIT)會早點落實。這有利於夯實中美兩國關係的經濟基礎。
大選年需淡定 續推中美合作
賈慶國強調,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為了競選,候選人可能會說一些對中國不利的話。中國在這時候需要淡定,畢竟台下的人說了不算。同時,中國要積極穩妥地推動中美合作,如加強BIT的談判,雙方要共同協商來解決朝核問題。朝核問題已經威脅到了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中國需要更主動地維護自身利益。關於網絡安全的對話,中國需要認真去做,如果這處理不好,會傷及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中美在網絡安全方麵的合作,也關係到國際社會能否有效建立網絡空間秩序。
展望2016,“要把‘一帶一路’落到實處,怎麽讓其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給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怎樣加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利益的要求,也是其他國家利益所在。中國要把這件事做成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願意參與進來的事情,這樣對中國和世界都有利。”賈慶國說。
美不希望台灣搞“台獨”
對於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因素,賈慶國表示,如今,除了兩岸經濟高度整合外,兩岸軍事實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賈慶國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搞“台獨”對台灣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美國不希望台海問題太緊張,美國不希望台灣搞“台獨”,從而把美國拉入到一場與大陸的軍事對抗之中去。
“蔡英文當選後,在兩岸關係上可能會采取比較溫和和務實的做法。經過前8年兩岸關係的互動,兩岸經貿關係已發展到了一定水平。台灣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受兩岸關係影響。蔡英文當政後,她會發現,如推行‘台獨’政策,兩岸經貿關係就會發生逆轉,就會影響老百姓的生計,這就意味著台灣民眾不會支持她。這是傷及民本的事情,不利於她繼續執政。”賈慶國說,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權力和台灣的經濟發展,蔡英文需要采取務實的態度。在兩岸人員交流方麵,蔡英文也很難阻擋,這會影響到兩岸間的經貿關係。
搞“台獨”很危險,美國不會讚成。賈慶國分析說,美國的利益是通過維護好國際秩序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它不希望國際上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大問題。一旦出現問題,美國要去介入的話,就要付出很大代價,這都會消耗美國的資源。美國最希望的是讓別的國家和它一起,共同來維護現有的國際秩序,這樣可以少承擔一點責任。現在不管誰在美國執政,都不會支持“台獨”,中美之間發生對抗時除外。
賈慶國強調,南海問題,如果中美處理不好的話,美國可能會在“台獨”問題上“做點文章”。大陸方麵需要認真考慮權衡。
中東或成中美合作新亮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9日至23日對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外交2016年開篇之作,也是西亞北非動蕩後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到訪這一地區。對此,賈慶國表示,中國應與美國、歐洲等國家加強在中東地區的合作。這些國家在這個地區經營多年,有很多經驗和教訓,中國應當向這些國家多學習,多了解情況。在中東事務中要共同商量,承擔相應的責任,風險應當共擔。隻由一個國家來處理中東的事務,是不現實的。
賈慶國提到,中東可以作為推動中美合作的一個方麵,但是,中美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協調、協商水平還很低,還沒有形成基本的共識,在某些方麵還是處在磨合過程中。
“在中東,中美之間有共同利益,其中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中東地區需要穩定。這個地方穩定了,我們的能源安全就有了多一份的保障。中東地區的穩定,也符合當地老百姓的利益,他們都希望過上和平安定的日子。”賈慶國說。
2016首訪中東意義重大
今年首訪,習主席前往中東,同沙特、埃及、伊朗進一步對接發展戰略,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便利化以及航天等高新領域合作;雙方就加強教育、科技、文化等人文領域合作達成新的共識,就開展文明對話進一步交換意見。
賈慶國表示,中國與中東加強經貿方麵的合作,加強和中東國家的關係,是維持中國能源來源穩定的一種辦法。每年,中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占中國石油進口的很大份額。這個訪問是非常有意義的。
根據中國商務部信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從2004年的367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2512億美元,十年間增長了近9倍。同時,中國與中東地區的非阿拉伯國家的貿易也保持了良好的勢頭: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中國與以色列雙邊貿易額為108.8億美元,占以色列對外貿易總額的8.5%。中國是以色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在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和中東局勢動蕩的情況下,中國與中東國家仍能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十分難得。賈慶國提到,中國與中東各國貿易的迅速增長,取決於中國靈活務實、平衡、政治上相對超脫的貿易方式。
為建設性參與中東事務創條件
對於中國在中東問題中扮演的角色,賈慶國認為,中國在中東主要的任務還是以經貿關係的發展為主,主要是加強與中東各個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對於調停中東地區的衝突,中國應該量力而行、適可而止。首先,中國缺乏這方麵特別專業的人才;第二中國缺乏在國外調停的經驗和經曆;第三中東地區本身情況比較複雜,很容易惹禍上身。美國在這方麵可以說是最有經驗的,但是美國在中東經營了那麽多年,最後還是不想陷得太深。因此,賈慶國強調,中國應當注意不要過分卷入中東事務。
最後,賈慶國提到,習近平訪問中東,發展與中東國家間的經貿、政治關係,加強與中東各國的友好交往,增加人員的交流,這為未來能夠更有效、更具建設性地參與中東事務創造了條件,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