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俄成巴黎恐襲“受益者”:烏克蘭入冷宮

(2015-12-01 07:41:16) 下一個


資料圖片:11月20日,俄裏海分艦隊向敘境內IS目標發射導彈。(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日本時報》網站11月24日刊登題為《有普京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一文,作者為俄裔美國作家康斯坦丁·普列沙諾夫。文章稱,如果說有人從巴黎襲擊中受益,那是克裏姆林宮。屠殺事件發生後,西方大國立即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粉碎“伊斯蘭國”組織,由於俄羅斯已經在轟炸敘利亞,西方民主國家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盟友。

      文章稱,俄羅斯原本因為悍然吞並克裏米亞和悄悄幹預烏克蘭東部局勢而受到製裁,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它從國際賤民變成了受人尊敬的世界秩序的支柱。

      法國已經開始與克裏姆林宮進行軍事合作,雖然美國表現出比較克製,但在土耳其的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期間,鏡頭捕捉到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滿麵笑容地交談。就外交政策而言,這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

      文章稱,這是15年裏第二次有西方土壤上的恐怖襲擊使俄羅斯擺脫受冷落境地。第一次是“9·11”以後,那時,在為“反恐戰爭”建立廣泛的聯盟之際,白宮承認普京在車臣的殘暴軍事行動合理合法。

      文章稱,如今曆史重演。從2014年4月到11月,共8000人在烏克蘭的戰爭中喪生,而這場戰爭正是民主世界的新朋友普京挑起的。難以理解為什麽這跟巴黎恐怖襲擊相比不值得一提。

      然而,時下流行話題是聯手打擊“伊斯蘭國”,甚至有可能將兩個聯盟合並,一個目前由俄羅斯領導,另一個由美國領導。這種聯合也許會、也許不會發生,但在烏克蘭境內衝突看樣子是要被打入外交冷宮了。

      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倉促和解隻是“伊斯蘭國”襲擊巴黎事件所造成的諸多令人困惑的後果之一。

      大體上,巴黎大屠殺並沒有告訴世界任何它還不知道的關於“伊斯蘭國”或“聖戰”恐怖主義的事情。那不是“伊斯蘭國”第一次重創歐洲,而且在“伊斯蘭國”之前還有“基地”組織。2005年的倫敦爆炸事件導致了52名平民喪生;2004年的馬德裏爆炸事件中有191人喪生,1800人受傷。然而那時沒有人覺得歐洲文明有可能就此消亡,更別說這種可能性迫在眉睫。美國境內當前的仇視伊斯蘭教狂熱比“9·11”恐怖襲擊後還要嚴重。一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主張登記美國境內的所有穆斯林居住地。另一位候選人稱敘利亞難民是“狗”。一個民主社會裏這種公然的偏狹情緒高漲已然構成了“伊斯蘭國”的勝利。

      文章稱,巴黎襲擊事件發生後,感覺好像有一半的“臉書”成員把個人資料圖片調成了法國國旗的顏色。那其中包括俄羅斯的“臉書”用戶,兩周前俄羅斯客機在西奈上空被擊落時他們都不曾如此憤怒。俄羅斯空軍機械師在準備投向敘利亞人的炸彈上塗寫“為了巴黎!”。俄羅斯警方送給巴黎同行一隻小狗來代替英勇的警犬“狄塞爾”。

      文章稱,人人都暗藏心機,但有些人追求自身目的的本事高得驚人。普京恰好屬於後一類。他在敘利亞想實現的目標恐怕未必與歐洲或美國一致。

      不久前,國際新聞媒體注意到中東難民開始采用一條新的路線前往歐洲——他們穿過俄羅斯進入挪威。

      文章稱,挪威是北約國家,也就是說,俄羅斯-挪威邊界不完全是形同虛設的。最重要的是,俄羅斯最強大的艦隊——北方艦隊在鄰近海岸有基地,因此那片區域除了流感病毒、可能的話一兩隻候鳥以外無人能闖入。普京統治下的俄羅斯不是極權主義國家,但這個國家對其戰略要地上發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文章稱,很難相信前往挪威的難民是從俄羅斯警戒線溜過去的。一定是最高層做出了鼓勵這種遷徙的決定。誰都明白,克裏姆林宮希望數十萬非西方人的到來最終會破壞歐洲的穩定進而削弱歐洲經濟。如果普京可以有辦法促進這種人口流動,他肯定會那樣做。有普京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呢,對吧?

      然而,促使敘利亞人民離開家園、或者說他們的家園曾經所在地方的最強烈因素是自天而降的炸彈和導彈,包括俄羅斯的、美國的、法國的、英國的和以色列的。

      關於對“伊斯蘭國”極端分子應采取的政策,當前共識似乎是“把他們炸回石器時代”。這大概是戰鬥人員所能做的事情,它將使敘利亞和伊拉克人民陷入更深的苦難。至於傳說中的打擊目標——“伊斯蘭國”小分隊,他們不需要醫療、電力或自來水,他們有匕首、衝鋒槍和炸彈。

      文章稱,根據法國正在進行的調查,區區九名步兵就在巴黎製造了一場浩劫,把西方送入普京的懷抱,把北約拖進戰爭狂潮。即便把法國和比利時的“伊斯蘭國”網絡算在內,參與巴黎襲擊事件策劃和執行的總人數也很可能不超過50個。“對‘伊斯蘭國’進行成功打擊”一天就能給該組織帶來比這更多的誌願者——在襲擊中失去了家人或朋友的人現在有賬要算。

      文章認為,隨著對“伊斯蘭國”的打擊為全世界的恐怖網絡培育出更多步兵,實在看不出地毯式轟炸讓給人感到更加安全。通過為巴黎報仇,俄羅斯和西方可以把敘利亞變成黑暗的曠野,但這種黑暗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