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誰是國務院的最大智囊團?

(2015-11-30 07:13:12)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在最近召開的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上,《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審議通過,這是國家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係的新動向。 從2015年1月起,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提出將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係,幷重點建設50至100個專業化高端智庫;到7月,《國家高端智庫管理辦法》和《國家高端智庫經費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下發,基本確認首批10家左右“國家高端智庫”,幷將擇期公布和授牌;再到今天的《工作方案》,誠如媒體所言,中國智庫的春天是要來了。

      中青在線報道,官方為何如此重視智庫?試想一下,如果某政策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羅姆尼將會贏得2012年美國總統的競選,而最終奧巴馬卻獲勝了,這種突如其來的逆轉,會不會讓人焦頭爛額?

      以上所說,隻是為了說明智庫對政策製定的重要性。實際上,中國的國家智庫不乏實力,比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簡稱國研中心)便曾入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智庫報告2014》中的“全球頂級智庫前150位”,而對決策層頗有影響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位列全球第27位。

      1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在京發布了全球智庫百強排行榜《全球智庫評價報告》,中國九家機構進入前100名,其中國研中心位列全球第9。

      國務院最大的智囊團國研中心和社科院都是老牌官方智庫,它們都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擁有38個研究院所的社科院堪稱國務院最大的智囊團。

      社科院擔任政府智庫的角色由來已久。1977年,社科院從中科院脫離出來時,第一任院長為胡喬木。在此之前,胡喬木擔任的職務是國務院政治研究室負責人,他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毛澤東的政治秘書;第二任院長為馬洪,後來擔任國研中心主任,他也一度兼任國務院副秘書長的職務。

      社科院一直在向政府傳送各種報告,幷且承辦來自中央和國務院的課題。2013年《鳳凰周刊》的一篇文章介紹了“中國夢”課題研究始末,主角便是社科院。據稱,交辦此項課題的是時任中組部部長李源潮。除此之外,江澤民也曾親自交辦課題,其中最大的一項為“論民主”。

      1991年,江澤民曾提出將社科院建成“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因而社科院一直是理論重地。同時承擔此項任務的還有中央黨校,除了參與起草黨代會報告,中央黨校也一直是中央理論政策的重要闡釋者。最活躍的智庫類型國研中心是國務院下屬的政策研究機構,擅長領域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中的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等。這裏每天都有文件呈送到國務院各部委主要負責人的手中,國研中心的主要負責人還會參與中央全會文件的起草工作、五年規劃等長期規劃項目。比如,2013年國研中心向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正是當年的熱點事件之一。

      《南都周刊》曾報道國研中心“做課題”的方式:一般將課題分為若幹類,有交辦課題、社會(部委或地方政府委托)課題、基金課題、中心重大課題等,交辦課題最為重要,一般為中心負責人牽頭,全中心集體投入研究,其他課題也要盡量支持此類課題的研究。完成的報告幷不直接上傳,而是完成6000字以內的調研報告或2000字以內的擇要,逐級審批,以機密文件形式上傳。當然,文章結構、風格等也有要求;除此之外,呈送的報告和建議語氣也要平和,觀點要超脫,不能刺激人。

      國研中心的負責人們也常常是國家領導人的“左膀右臂”。比如,現任國研中心主任李偉,曾是原國務院總理朱熔基的秘書;而現在被媒體稱為習近平首席經濟智囊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也曾在國研中心擔任黨組書記一職。

      按照上海社科院的《2014中國智庫報告》的分類,國研中心屬於黨政軍智庫係統,中國社科院及地方社科院則稱為社科院係統,而黨政軍係統內的智庫被認為是國內最為活躍的智庫類型。隸屬於外交部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也屬於這一係統,幷於2014年改稱“研究院”,顯示出黨政軍係統內的智庫加強獨立性的趨向。

      高校智庫和民間智庫在黨政軍和社科院智庫係統之外,則是高校智庫和質量參差不齊的民間智庫。前者偏重學術而不能及時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體政策,後者則有相當部分魚龍混珠,因此有“高校智庫曲高和寡、民間智庫弱而無力”的說法。

      但民間智庫中也有頗受矚目、且能參與到國家高層決策中的機構,比如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今年7月份,中改院便曾作為第三方接受國務院委托,與國家行政學院(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一同,就“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評估。

      如果翻看一下中改院的學術委員會,你就會發現這是不容小覷的民間智庫。現任委員會主任為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王夢奎(國研中心原主任),三位副主任分別為張卓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世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遲福林(中改院院長)。近30名委員大多正在或者曾在國務院部委及其下屬研究所、中國社科院、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編譯局等中央機構,以及各大高校任職。

      事實上,中改院也曾是“官家”出身,而後來卻“淨身出戶”了。中改院在1991年建立之初被定為正廳級事業單位,但半年後,中改院提出“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吸收政府機構、國內大企業為股東,轉型為中國第一家非盈利性股份製研究機構;2009年,中改院又獲得中編辦批準,成為公益性非營利事業法人。

      中改院的起步是一般民間智庫難以企及的。在上世紀90年代,中改院舉辦的多次農業改革論談會上,經常出現的一個身影是曾擔任中改院顧問的杜潤生。到現在,它的發展依然受到好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便曾說過,中改院有兩個特點,一是報告選題抓得好;二是研究報告可操作性強。

      高校智庫也越來越活躍,政府早已開展與高校智庫的合作,比如“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的委托方之一,便是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而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等也是出色的高校智庫。這些高校智庫將進一步參與“資政”,成為政府“智囊團”擴大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io 回複 悄悄話 誰是…團? 語法不通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