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國足球生態毀於“無問責”官場潛規則

(2015-11-20 19:58:48) 下一個


11月17日,在2018年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C組比賽中,中國隊客場戰平中國香港隊。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旺角大球場0∶0的終場比分結果,讓國足晉級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的希望幾乎化為泡影——今天上午短暫的總結會後,國足宣布就地解散,廣州恒大球員返回廣州備戰本周末亞冠決賽,其餘球員則各自回家享受難得的假期。

      盡管在理論上國足仍存在進入12強賽的可能性,但一家門戶網站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的球迷認為國足世界杯亞預賽之旅就此結束,餘下的兩場小組賽隻是“為榮譽而戰”,事實上,兩戰中國香港隊不能取勝,國足所謂的“榮譽”已經很難讓球迷認同。 

      “我們希望渺茫,隻能在紙麵上計算能否晉級,但我個人不會放棄,因為比賽還沒有全部結束,我們還要繼續全力以赴。”麵對記者直言不諱“是否應該主動下課”的攻擊性提問,國足主教練佩蘭顯然有些想法,“我們的進攻效率出了問題,實際上我們整個小組賽期間隻是對卡塔爾隊才有1個失球,所以我認為球隊的問題出在進攻方麵”。

      佩蘭的反應似乎有些遲鈍——在進攻方麵作用顯著的蒿俊閔、黃博文、張稀哲一直不入佩蘭法眼,直到本場比賽之前,佩蘭才在中方教練的“勸說”下召入黃博文和張稀哲,但本土射手郜林仍被排除在國家隊之外,這樣的陣容自然無法發揮出球員的最強攻擊力。

      本報曾在年初亞洲杯國足高歌猛進時發表文章,提醒國足教練組正視球隊取得佳績原因幷非實力提升,而是備戰工作細致周到、球員心理和生理狀態正佳(聯賽尚未開幕),但中國足協領導以及佩蘭仍然沉浸在“中國足球取得重大進步”的假象當中。(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屆世預賽40強賽國足比賽場麵之混亂令眾多球迷痛心疾首,6場小組賽佩蘭遣兵布陣以及臨場指揮多有重大失誤,法國人難逃其咎,這也是“佩蘭下課”呼聲再度高漲的決定性因素——但在中國足球20餘年畸形發展過程當中,卻從未有過因更換主教練便可以使整支國家隊步入正軌的先例。

      國字號球隊主教練“競聘上崗”始於1990年,據業內專家回憶,當年國奧隊主教練徐根寶參加國足主教練競聘幷成功當選,但1992年奧運預選賽的失利(兵敗吉隆坡)讓徐根寶隨後失去執教國家隊的信心;接替徐根寶的是德國人施拉普納——這是國足曆史上第一任外籍主帥,1993年施拉普納帶隊折戟美國世界杯預選賽(小組賽階段);戚務生在1994年接過國足教鞭,戚務生帶了國足三年,1997年法國世界杯預選賽十強賽階段國足被淘汰,戚務生下課;1998年英國人霍頓上台,同年曼穀亞運會國足勇奪第三,中國足協領導大喜過望將國奧也塞給霍頓,這份兼職工作沒有給霍頓帶來好運,悉尼奧運會預選賽的失敗讓霍頓在1999年離開中國足球。

      2000年米盧接手國家隊,2001年韓日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十強賽,米盧頂住一切壓力帶隊晉級,成為中國足球史上最成功外教。不過2002年世界杯3戰皆負沒有進球淨失9球的成績證明國足“投機”屬性,加之中國足協不願米盧繼續執教,於是荷蘭人阿裏•漢2002年年底上任,2004年一場“愚蠢的勝利”(7∶0戰勝香港但仍缺1個進球)讓國足無緣2006年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八強賽,中國足協再次張羅換帥。朱廣滬2005年開始執教國足,因2007年亞洲杯小組賽未能出線,中國足協找來塞爾維亞人福拉多換下朱廣滬——福拉多是國足帥位上最為“窩囊”的外籍主帥,他甚至要按照中國足協要求服從國奧主教練杜伊指揮,短短一年,“豪賭08奧運”戰略失敗,福拉多走人,國產“代理主教練”殷鐵生短暫過渡,高洪波2009年迎來自己國足主帥首秀。

      國足的曆史劇本驚人相似——又是兩年時間,亞洲杯小組賽,拋出“練兵說”的高洪波惹得中國足協不滿,西班牙名帥卡馬喬2011年走馬上任,因國內足球“大煉鋼鐵”導致的局勢波動,2013年被逼下課的卡馬喬至今還在討要自己600萬歐元違約金(中國足協還應為此支付2500萬元人民幣稅費)。此後,傅博“救火”一年,中國足協選帥組千挑萬選相中佩蘭,2014年年初,佩蘭“空降”國足,其執教時間至昨晚“兵敗”香港接近兩年,正符合中國足協“換帥周期”——更何況距離明年3月餘下兩場40強賽小組賽還有4個月時間休養生息,“選帥組”再次集結出國考察也非難事。

      但麵對國字號球隊接二連三的屈辱性失利,中國足協除了換帥便無計可施?主教練擔責之外,為何沒有行政管理人員因此“降級使用”?“問責製”隻把賬算到主教練層麵,行政管理人員卻屢屢“化險為夷”,當年戚務生一句“我隻負我該負的責任”雖然引起諸多輿論討伐,但這句實話卻是中國足球罕見箴言。

      25年間先後12任主帥,國產主帥從上海人到山東人到北京人到遼寧人,外籍主帥從德國人到英國人到墨西哥人到塞爾維亞人到西班牙人到法國人,國足的表現充分證明其成績不佳幷非主帥之過,“換教練是官員的政績,官員們沒有長期規劃,聽說明年‘脫鉤’很多不適合足球工作的幹部要被調離,我的感覺是他們走得太晚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今天提及國足仍然憤憤不平,“中國足球對於足管中心的幹部來說就是工作需要,指手畫腳可以,受累幹活不去,典型的不作為,胡作為,足球就應該交給真正熱愛這項事業的人管理,希望‘脫鉤’以後中國足協能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至少在國家隊問題上能夠尊重專家和俱樂部的意見,至少選帥時候不再帶有長官意誌”。

      按照專家的看法,隻有以中國足協“新生”為代價的中國足球改革,才能顯現出積極效果,而積極效果的出現,至少要在一個世界杯周期之後,“大家覺得憤怒和難過,都是因為國足水平差到難以接受了,如果是12強賽輸給日本、韓國、伊朗、澳大利亞,大家都能接受,打不了世界杯很正常,我們沒有那個實力和水平,但現在主客場打香港才拿兩分,這就純屬人禍了。”專家說,“其實還有更麻煩的事,這屆國奧和國青的比賽大家也都看到了,同年齡段的競爭基本上和國足的地位沒什麽區別,這麽看5年之後,我們還是打不了世界大賽,2022年世界杯還是進不去,現在我們要幹的,就是趕緊把不合格的官員趕走,讓足球按照自身的規律慢慢發展,這樣的話再過10年,中國足球才會真正有些起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