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台北11月18日電(評論員 王昆義)從冷戰以來,最被恐怖份子列為首要攻擊目標者,美國排名第一,法國排名第二。冷戰結束以後,由於第二次車臣戰爭,在普京的指揮之下,曾經斬殺了10萬名車臣戰士,導致有10萬個“黑寡婦”出現,俄國也開始被列為特定恐怖份子攻擊的對象。
先來看為何美、法會被國際恐怖份子列為首要的攻擊的對象呢?主要是1983年10月23日,一位自殺性的卡車司機在未經同意之下,滿載一卡車的炸藥闖入貝魯特機場邊的一棟建築物,經引爆之後殺害240位駐在貝魯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稍後,另一名卡車司機也滿載一卡車的炸藥,撞上法國和平部隊臨時駐紮的公寓引爆,結果導致58名法國士兵喪生。
這兩件惡意的恐怖爆炸,改變了美國對恐怖主義的認知,當時的美國雷根總統開始把恐怖攻擊提升為戰爭行為,並采取“擒賊先擒王”的戰略,隻要一查到有支助恐怖主義的國家,一定會派兵攻擊該國。
1986年4月14日華府的晚上7點,美國派遣了32架噴射轟炸機遠赴北非突襲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經過一夜的轟炸,的黎波裏的民眾竟然不知道他們的國土已經遭到美國戰機的轟炸,因為美軍隻轟炸的黎波裏的軍事基地,而不爛戰無辜的百姓。
利比亞遭到美軍的轟炸以後,許多原先跟恐怖份子維持良好關係的國家,很快就切斷跟恐怖團體的關係。這才有賓拉登後來集結原有的“獨狼恐怖份子”到“基地”受訓的源由。
由於“基地”有賓拉登的支助,以致於恐怖份子在2001年有能力發動“911事件”震驚全球,當時美國總統小布什就宣示“這是21世紀的第一場戰爭”,也就是小布什接受雷根政府視恐怖攻擊為戰爭行為的認知。
而2015年11月13發生在巴黎的分散式恐怖攻擊,如果我們來算恐怖份子製造大型恐怖攻擊的周期,從1986年雷根發動對利比亞的轟炸,到“911事件”的發生,大致是15年,而從2001年911事件再到2015年的法國遭到恐怖襲擊,也大致是15年。
而法國首都巴黎遭到恐怖份子的連番襲擊,這是頭一次,但是這一次既不能說是“法國版的911事件”,也不能說是法國倒楣,法國人也許因為太浪漫了,所以無從想像巴黎也會有遭到恐怖暴力襲擊的一天,如果他們能回顧1983年在貝魯特和平部隊遭到襲擊的經驗,應該不會相信法國是個安全的國家。
為了顏麵,也為了報複,法國總統歐蘭德在恐怖事件發生後兩天,也就是11月15日派出10架戰鬥機“大規模轟炸”聖戰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地盤。但是轟炸有效嗎?肯定沒有的。因此,歐蘭德特別在土耳其舉辦的G20高峰會中,提出全球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在接連的APEC馬尼拉高峰會中也提出同樣的訴求。
問題是各國會願意協同法國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嗎?可能性也不大,2003年美國要攻打伊拉克之前,法國是站在反對的立場,而今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外交興趣,似乎已經轉移到東亞的南海主權爭議方麵,如果要美國再派兵進入伊拉克攻擊伊斯蘭國(IS),必然又會變成一場持久戰,奧巴馬的任期僅剩下一年,他把美軍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出,已經是功勞一件,如果再派遣特種部隊進入伊拉克或是敘利亞戰場,那他撤軍的意義,不就毀於一旦嗎?
當然,這也並非是每個國家自掃門前雪,就可以維護自己的國家安全,在資本主義國家裏,隻要發生一件大型的恐怖攻擊,對這些由人民選出來的總統和首相,他們還是要顧及百姓的觀感,做得好,不見的有掌聲,做不好可能會有下台的危機,所以誰願意去下賭注呢?
這也是幾十年來,各國反恐未見成效之因。而美國總統小布什卻越反越恐。例如,小布什追殺了伊拉克總統海珊,卻又出現一個比海珊更凶殘的伊斯蘭國領袖“巴格達迪”,所以,巴黎的恐怖攻擊雖然造成129名無辜的民眾喪命,但在鬆散的國際架構中,這些死者恐怕是無處申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