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評觀察:誰用放大鏡在習馬會挑芝麻?

(2015-11-09 05:33:32) 下一個

中評社台北11月9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兩岸1949年分治後的首度兩岸領導人會麵圓滿落幕,馬英九7日晚上人還在新加坡,綠營就已全麵開打。當國際社會高度正麵評價習馬之握將為台海、亞太帶來和平與繁榮,是誰拿著放大鏡在習馬會裏挑芝麻?

習馬會搶占7、8兩天全球主流媒體的頭條新聞。在此之前另一個轟動全球的破冰事件是今年7月20日,美國與古巴在斷交54年後,正式恢複邦交,兩國代表處升級為大使館,結束冷戰交惡下的對峙。從美國與古巴恢複邦交,到兩岸領導人見麵握手,在中東和平難見曙光,敘利亞難民問題成為歐洲各國之痛,兩岸領導人終能見上一麵,還能在餐桌上小酌幾杯,這是何其令人感動的事。

7日的新加坡習馬會湧入了全球主要媒體,習馬一握不止是兩岸自家人的事,更關係到亞太情勢與全球和平。從馬習會訊息發布後沒有一家主流媒體說不好,美國、日本、歐盟等政府也同表肯定。中東戰亂已經打太久了,顏色革命挑起的動蕩毀了埃及、敘利亞等國一整代人,當下還看不到和解的跡象。和平比鑽石還珍貴,需要細細嗬護,灌溉成長。國際社會在看習馬會有其大格局的視野。

這些天,有些政治分析家揣測,習近平為何要在此時見馬英九,馬為何要同意習馬會,是因為南海爭端大陸要結合兩岸力量?是因為台灣要選舉了?還是因為馬英九卸任前要創造曆史定位?我們認為這都是比芝麻大一點而己的小節,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唯有和平才是習馬會重中之重。兩岸分治66年了,縱使暫時還沒有終局方案,習馬會至少起了一個頭,建立了雙方和解的共識,願意一起走下去。

相較於國際社會對習馬會的高度肯定,台灣對習馬會還陷於意識形態的對立之爭,光是“各表”兩字就爭執不休,這其實可從以下觀點來看:

第一,習馬會本身就是“一中各表”的完整體現。在“一個中國” 之下兩岸各自表述,大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華民國”。如果沒有“各表”就不可能有互稱兩岸領導人的習馬會。馬英九7日在新加坡國際記者會答覆新加坡媒體“亞洲新聞台”(Channel News Asia)提問時說,在赴新加坡前有記者問他,會不會在馬習會上提“中華民國”?馬答覆時說,他今天就講了,為什麽不能表述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這是因為“中華民國憲法”不容許,他一個字一個字都講了,他一點都沒有忽略這些立場上要站穩一個“中華民國總統”該有的立場。

馬英九為了這次習馬會籌組了重量級“顧問團”,眾多兩岸專家還隨行到新加坡,馬上述答覆顯見是一種兼顧麵對兩岸關係與台灣內部雙重需求的策略操作。但這不影響習馬會的核心意義在於,若非雙方共同認知兩岸同屬“一中”,就不可能和平穩定;若非雙方接受“各表”,就不可能有習馬以兩岸領導人的頭銜在新加坡握手會見的事發生。特別是民進黨人長期質疑馬英九的“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是一廂情願,習馬會就是“一中各表”端上了台麵。

第二,習馬會是兩岸相隔66年破冰的開始。不可否認的,雙方都在觀察對方的誠意,難免是防來防去。誠如馬英九兩岸智囊趙春山在回程的專機上向媒體坦率的說,“陸方照表操課,沒有食言”。也傳出馬英九還備妥了因應習近平出牌的不同劇本。

第三,台灣大選在即,兩岸關係存在變數。不可否認的,由於民進黨勝選機會不小,蔡英文迄今仍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大陸不會把牌一次打出來,後續要看馬英九的繼任者是走哪一條路,才會確認有沒有下一次兩岸領導人會麵。

總之,這次習馬握手創造了兩岸和解的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何人都不應該去破壞這珍貴的和平幼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